• 71阅读
  • 0回复

妥善安排时间 配备足够师资 选择适当教材 柳州电厂职工学习三年如一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14
第6版()
专栏:

妥善安排时间 配备足够师资 选择适当教材
柳州电厂职工学习三年如一日
新华社南宁13日电 广西僮族自治区柳州电厂党委加强对职工业余教育的领导,切实解决了上课时间、师资和教材三个关键问题,使职工业余学习三年来坚持不懈。
柳州电厂职工业余文化学校,是在1955年下半年全厂扫除文盲以后开办的,目前从小学到高中共有六个班级。全厂除了几个领导干部以外,二百多职工全部入学。
这个厂的党委会认为,不断提高职工们的科学文化水平,是办好工厂、提高生产的重要一环。因此党委一贯重视职工业余教育,多方面地加强领导。首先是恰当地安排学习时间,解决生产与学习的矛盾。这个厂职工业余学习时间每星期共占十二个半小时。占用时间虽然不少,但由于工厂党委安排得好,使学习和生产能够交叉地进行。这是这个厂能够长期坚持学习的首要保证。根据厂里的安排,每星期一、三、五是文化学校上课时间,每星期二、四是上党课、团课和哲学小组活动时间;每天都是学习两个半小时。党课每个月两次,团课至少一次,哲学小组学习每个月也是两次。这三种学习活动轮流占用星期二、四的学习时间,不致重复。比较重要的是他们根据厂里的三班劳动制,把职工业余学习也分做三班进行。上午上班的职工在晚上上课,下午上班的在上午上课,晚上上班的下午上课。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学员学习进度一致,另方面也使学员在劳动后,有时间休息。这个厂文化学校的学习时间一经固定,轻易不去占用或停课。如有重大政治运动需要停课进行,党委也提早通知教师,好早作准备。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党委给业余文化学校配备了足够的师资。现有教师七人,他们都是政治可靠而又能胜任教学工作的。这些教师一般不随便抽调去搞其他工作,使他们有一定的时间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学习业务;也要下车间去了解学员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些什么知识,然后根据学员的需要,增删教材,充分备课。
柳州电厂党委认为:根据生产的需要精简教材,让职工集中精力学好同生产有密切关系的课程,是搞好职工业余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党委抽空与教师研究教材的增删,确定讲解重点。如物理课,电的部分是讲解重点,就讲得详细些,并且请技术员来作实物教学。
柳州电厂由于学习和生产的关系处理得较好,教学内容适合于工人的需要,所以三年来职工业余教育不但一直坚持下来,而且职工的学习成绩较好,一般都在八十分以上。像技工石昌林修复一个发电机时,起初因为没有起重机,工作很困难。后来他搭起了一个木架,应用斜面和杠杆原理,终于把锅炉安装上去,胜利完成了任务。现在这个厂的职工们学习政治和钻研科学技术的兴趣很大,陈列在图书室里的书籍,大多是有关这些方面的书籍。中共柳州市委办的“敢想敢做”杂志,几乎人手一本。由于文化水平提高了,工人自编自唱自演,文化娱乐生活也极为活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