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满足当地需要 节省运输力量 促进公社工业化 甘肃各公社大办农产品加工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15
第1版()
专栏:

满足当地需要 节省运输力量 促进公社工业化
甘肃各公社大办农产品加工厂
新华社兰州14日电 甘肃省各地人民公社,适应去年全省粮食、棉花、油料、甜菜、大麻大丰收的新形势,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
甘肃省去年粮食产量比1957年翻了一番,甜菜产量增加了好几十倍,其它经济作物的产量也远较往年为多。原有农产品加工工业的设备能力远不能和这种形势相适应。油料和粮食的加工能力不足三分之一左右,甜菜的加工能力更为薄弱。为此,甘肃省省级和专区级工业、商业、粮食部门除加速建设一批糖厂、棉纺厂、榨油厂、洋芋制酒精厂外,还制造了大批小型的和半机械化的设备,并调动技术力量,帮助农村人民公社建立农产品加工网,改变了过去农产品加工厂大部分集中在城市的情况。
现在,兰州、天水等城市已调了数千部榨油机、轻便磨粉机、亚麻剥皮机、洋芋切片和制糖用的离心分蜜机运往农村。各地人民公社有了离心分蜜机后,配上铡刀、铁锅,迅速地建起了二百多个土法制糖厂。农民们并用洋芋切片机和自砌的烘墙、土炕,建起了一批洋芋加工工厂,把洋芋加工成淀粉、洋芋面和洋芋干。各亚麻产区的人民公社普遍建立亚麻加工厂后,使运输不便的数千万斤亚麻秆,先加工成亚麻后再运往城市。各地还在小麦和油料产地建起数十个小型面粉厂和小型榨油厂。
各地人民公社还用水磨、旱磨、土榨加工粮食和油籽等。有些水磨、旱磨并已装上滚珠,有的还推广了一批马拉回盘磨和立式三扇磨,可以分别提高工作效率半倍到二倍左右。陇西县的水磨、旱磨,每天加工粮食的能力已从七十万斤提高到四百万斤。
甘肃省因地制宜、适当分散地建立农产品加工网,已经体现出许多好处:一、农产品就地加工后,可节省一大批运输力量用于其它方面,还可节省许多运费;二、就地加工,就地销售,可以减少一部分农产品送往城市加工后,又由城市运回农村供应,浪费人力、财力的现象;三、加工后的副产品如油饼、麸皮、酒糟等,可以用来喂牲口或做肥料;四、加速了人民公社的工业化。(附图片)
河北省唐山市韩城人民公社为了保证今年农业更大的丰收,正在加紧生产化学肥料。这是该社固氮菌厂振动车间的工人们在生产。
袁浩 杨国汉摄(河北日报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