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滚滚江水上 处处是课堂 航行在川江上的条条轮船办起业余学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15
第6版()
专栏:

滚滚江水上 处处是课堂
航行在川江上的条条轮船办起业余学校
新华社重庆14日电 昼夜航行在川江上的五十多条轮船,条条船上都办起了业余学校。现在这些船上的五十多所业余学校的一百一十多个高小班(其中有少数扫盲巩固班)和二十六个初中班,一般都能坚持经常性的学习。
在川江轮船上工作的五千多名船员,很多都是有一、二十年工龄的老船员,过去他们多数是文盲和半文盲。刚解放时,文盲的比例达到75%。去年扫除文盲后,船员们要求提高文化的心情十分迫切。因为轮船的流动性大,来往一趟起码要四、五天到半月以上。所以,虽然长江航运管理局重庆分局在岸上办起了全日制学校、职工脱产训练班和职工业余学校,大多数船员还是无法参加学习。考虑到这一情况,中共重庆市航运委员会要求各船的支部书记挂帅,在条条轮船上办学,并且拟订了一个船舶上办学的方案。当时,有部分基层干部认为船舶经常流动,中心任务又多,不好办学校;有的认为自己文化程度低,怕办不了学校;有的则认为党支部书记抓生产和抓政治运动都忙不过来,那有时间办学校?党委了解这些情形后,一边发动群众大鸣大放,讨论办学的必要性,一边组织现场会议,介绍“长江二○○九号”拖轮依靠群众办学的经验。
经过辩论和经验交流,干部和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各条船上的业余学校很快就办起来了,并且都由党支部书记担任了业余学校校长;在党支部领导下,吸收船上行政、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的代表组成校务委员会,首先把生产与学习、休息的时间作了统一的安排。他们研究了轮船行驶的规律:那些地方要停港,那些时候可能遇到险滩需要全船人马出动操作,以及航线变化等情况。根据轮船行驶的规律,作出长计划和短安排。大多数的船是按来回一个航次的时间安排学习(有少数按星期来安排),每人每天学一小时半到两小时;并根据船上三班劳动的情况,每天分两次上课,不论早、午、晚班船员都能参加学习。许多船还按航线长、航线短的情况,安排了两套以上的学习时间表。遇到任务紧张,耽搁了学习时,就利用船只停泊或检修的时间集中补课。
每条船上只有四十至七十人,文化程度高的职工较少。师资问题如何解决呢?各条船都采用扫盲时曾经运用过的办法——以高教低,聘请“能者”为师,建立了一支群众性的教师队伍。职工们自己是学员,又是教师。许多船上的党支部书记是政治课教员;船长、轮机长和老工人是技术课教员,同时他们自己又是高小班或初中班的学员。许多初中班的学员也是高小班的文化教师。这些教师因为成天和学员们在一起,所以讲课的时候最了解学员们的需要,能够结合实际,也懂得那些地方必要讲透。
中共重庆市航运委员会为了帮助轮船办好学校,还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办法,一方面开办短期训练班(十天二十天的),培养骨干教师;一方面派岸上的专职教师组成工作组,驻在沿江重要港口,或深入船上,对船上的职工教师进行辅导,帮助他们提高教学质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