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要不要学习书本知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15
第6版()
专栏:

要不要学习书本知识?
柏生
对于学生来说,要不要学习书本知识的问题,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学生不读书,干什么呢?人非生而知之,当然要学,问题是学什么,怎样学。不识字的人要扫盲;懂得多一些的人,就要学得深一些。比如高等学校的学生,就要学理论。道理看起来很明显,好像不会发生什么问题似的。还有另外一种学习,就是到劳动中去锻炼,到实际中去取得感性知识。去年一年,全国大、中学校大多数执行了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成果辉煌。当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其意义比之学得一些感性知识要深远得多。现在,还有一些人没有深刻理解到参加生产劳动的意义,但是,也有一些学生有这样的误解,认为反正劳动也是学习,理论还是由劳动实践中产生出来的,因此,今天只要好好劳动,学习不学习书本知识并不十分重要。有的学生还举出土专家为例说:
“看,土专家不是也没有读多少书,也成为专家了吗?”
土专家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受着文化压迫,缺乏学习书本知识的机会,所以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摸索着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他们有了书本理论知识,再加上生产实践的经验,那他们的创造发明在数量上质量上都会远不止此,他们的才华将更加焕发。因此,今天党在这方面千方百计地提高他们。为了学习书本理论知识,他们不管本身条件怎么困难,也不放松这个追求。千辛万苦,在所不惜。他们把文化水平比作大山,用不懈的斗争去攻占它,目的就是要真正成为一个既有实践经验又有书本理论知识的人。现在,一些在学校读书的学生,有着最好的条件去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为什么不去认真学习呢?党从来就是要青年多学习,只是不要做一个仅有书本知识的人,不要做一个“嘴尖皮厚腹内空”的人,而是要同时学习实践知识,要健康地全面地发展。毛泽东同志不是早就说过了么:“有两种不完全的知识,一种是现成书本上的知识,一种是偏于感性和局部的知识,这二者都有片面性。只有使二者互相结合,才会产生好的比较完全的知识。”过去的大学生,由于只读书,不参加劳动,学的结果,理论完全脱离了实际。参加生产劳动以后,通过劳动实践,获得了感性知识,理论联系了实际,就成为全面的活的知识了。我们的学校正是要培养这样的学生,以便适应我们国家建设的需要。因此,如果有人误解为只要劳动,不要读书,那么,也同样不能获得全面的知识,这也同样不符合我们国家的要求。
学习与劳动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但是,二者又不可简单地画等号。理论来自实际,但不等于实际,二者是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实践好比是树根,理论知识好比树身。有根没有树身不能成为树;有树没有根,树就长不起来。只有有根又有树身的树,才能枝大叶肥,生长出鲜美的果实。因此,在对待学习书本知识和劳动实践的关系上是不能偏废的。当然书本知识有真正有用的,也有在现在是完全无用的。好的间接的知识,永远是要学习的,一个人什么都靠自己试验才算数,那就会有很多事情都是不知道的。
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又有理论知识,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就要让他们在学校里既要从劳动实践中学习,也要重视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现有的高等学校担负着提高的任务,学生的理论学习质量更要不断地提高。因此,在高等学校里不是要不要学习书本知识的问题,而是要结合实践,结合生产劳动,努力把书本知识学透钻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