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8阅读
  • 0回复

传统道德力量闪烁着光辉——评湖南戏曲艺术团的演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15
第8版()
专栏:

传统道德力量闪烁着光辉
——评湖南戏曲艺术团的演出
梅兰芳
湖南戏曲艺术团给北京观众带来了祁剧和益阳花鼓戏。花鼓戏是从湖南民歌、山歌、地花鼓等发展起来的,曲调优美丰富,有三百多种,而且流传甚广。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花鼓戏得到了新的发展。花鼓戏去芜存菁后,更优美了,它既能反映今天的新人新事,许多传统剧又有了很大的提高。祁剧是古老的高腔戏之一,它的历史是很悠久的,流传也广泛,它有不少优秀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剧目。
湖南戏曲艺术团这次演出了两出好戏祁剧“昭君出塞”和益阳花鼓戏“生死牌”。
“昭君出塞”是我早年演过的戏,祁剧的“出塞”除了是以高腔演出和我不同之外,情节词句都是差不多的。我所学的“昭君出塞”,是昆腔遗留下来的“时剧”路子,唱腔、音乐、身段都比较含蓄,情感内蕴。祁剧这出戏,对昭君悲怨的心情,表现得比较强烈,很能感染观众。谢美仙扮昭君,唱做都能刻划昭君见景生悲、怀恋故国的心情。王求喜扮演马童,不但翻跌工架稳当好看,而且把他处理成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物,非常适当。在京剧里,王龙是丑角扮演的,何少连的王龙是小生俊扮,他一路伴送昭君,时刻流露出对昭君痛苦遭遇的同情和对朝廷的不满,因此,这三个剧中人的内心和动作都是互相呼应的,戏虽然不大,却很精炼动人。
“生死牌”是花鼓戏的一出传统剧目,又名“三女抢板”。据说还是明朝发生在衡山县的一桩实事。严嵩奸党贺总兵诬赖民女王玉环害死他的儿子,挟持衡山知县黄伯贤,命他处以死刑,主持正义的黄伯贤,为了营救无辜的王玉环,与凶横的贺总兵展开了一场尖锐的斗争。这出戏不仅描写了为官公正的黄伯贤,而且非常动人地写出了王玉环、黄秀兰、秋萍三个少女对恶势力毫不畏惧、挺身而出、舍已救人的高尚品质。王玉环是被冤屈的弱女子,当她知道黄伯贤为了救她将要丢掉身家性命时,她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牵连别人;黄秀兰和秋萍,为了搭救玉环,成全父亲主持公正、报答友情的苦心,而争着要替玉环去死。这三个女子,把死看得这么轻如鸿毛,而她们这种为了正义而忘我的行为却是重如泰山!当舞台上三个女子争着去死而相抱痛哭时,戏剧把观众带进了一个崇高的境界,这就是他们每一个人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股见义勇为、不畏强权的道德力量。这种传统的道德力量,闪烁着强烈的光辉,感人肺腑,这对今天的观众来讲,仍然有极大的鼓舞作用。
“公堂”一场,突出地表现了黄伯贤、王玉环和贺总兵的尖锐矛盾。一面是贺总兵拔剑威吓,一面是王玉环大声唤冤,矛盾的焦点集中坐在舞台正中的黄伯贤身上。演黄伯贤的周永年,唱到“若是此案不追究,要丢乌纱和人头;若将民女来斩首,岂不叫她遗恨千秋”时,从面部表情、左右回顾中,层次分明地表现了角色处于矛盾尖端的复杂心情。而演王玉环的黄英芸,当黄伯贤唱到“若将民女来斩首”时,他很出色地用了一个呆像来表达角色处于生死关键的紧张心情。三个人物在舞台上构成的这种紧张场面,使观众很替玉环的生命担忧。三位演员在台上没有怎么变换地位,但是善与恶的斗争却那么强烈!
在“后堂”一场中,矛盾随着黄伯贤知道王玉环的身世而更加尖锐起来,这不仅是要为民分忧,而且加上了和王志坚的深情厚谊。戏剧冲突进一步引伸到他的女儿黄秀兰和义女秋萍身上。这一场,当黄秀兰和秋萍争着要替玉环一死时,当王玉环不愿牵连黄家时,当黄伯贤处于内心痛苦矛盾之中时,舞台上三个少女抱头相哭,观众深深地为他们这种舍己救人的高尚品德所激动。紧接着是“抢牌”的高潮,通过唱和舞蹈身段,表现这三个少女摸牌替死的紧张气氛。三次摸牌的身段都是有层次有变化的,每次摸牌都紧紧抓住观众,特别是第三次,最后一块死牌被王玉环摸着,秀兰和秋萍争着去抢这块死牌,木牌被三个人抢成了三块,黄伯贤提灯上场一看,“死”字在自己女儿手中。这时,秋萍唱道:“木牌两边分”玉环唱出:“岂肯连累人”秀兰唱:“一死本人愿”黄伯贤唱着:“苍天顺人情”,非常深刻地揭示出每个人的心愿。等到台上剩下黄伯贤父女二人,他们生离死别前的倾诉,真是悲壮极了。青年演员廖荣华演的黄秀兰和王国香演的秋萍,都是很出色的。
“生死牌”这出戏,在戏剧结构上非常紧凑,善与恶的斗争自始至终地抓住观众的心弦,“抢牌”是一个紧张的高潮,但是紧接着这场高潮之后,奇峰突起,在“法场”中再一次形成新的高潮。黄伯贤把女儿秀兰冒充玉环处死,父女二人在贺总兵派来的中军面前,不敢露出破绽,他们二人尽力克制着自己最大的悲痛。当黄伯贤当着亲生女儿举起朱笔判斩时,两位演员非常出色地从眼神、手势中,表现出这个千钧一发的场面。在法场上,黄伯贤是想早点执刑,中军却从中阻挡,以便贺总兵亲来监斩,这里观众又再一次担心贺总兵的到来会被识破一切,使黄家父女以及玉环、秋萍等人全都遭害。正在争执不休中,王志坚来到法场,他一方面痛骂黄伯贤忘恩负义,一方面与“女儿”苦苦哭诉,等到他发现黄秀兰不是自己女儿时,贺总兵正好赶来。贺发觉王玉环被人替换了,一怒之下,将黄伯贤、王志坚等人一并拿下,紧接着湖南巡按海瑞赶到,他的到来,平反了这场冤狱。随着舞台上正义力量战胜邪恶势力,观众大快人心地吁了一口气,为黄家父女和王玉环等人的胜利而欢悦不已。孙阳生演海瑞,他唱得很动人,嗓音宽亮,身段洒脱,看得出他处处都在表现这位微服私访的巡按的气度。郭玉鉷扮演玉环的姨母张氏,他从第一场戏里就很贴切地表现了这个老太太对外甥女的关心爱护,等到玉环被冤,他进一步表现出角色那种不畏强暴的性格。郭玉鉷是花鼓戏的前辈花旦,这个角色和海瑞,戏虽然不多,但是,演员都演得十分杰出。
这出戏的思想性艺术性都是很高的。如果说还有什么不足的话,我认为,“后堂”一场,秀兰、秋萍是在后台听到玉环被冤的情由的,我想若能在台上加上一扇屏风,当她们发现黄伯贤忧心如焚时,就退到屏风后,等到听完黄伯贤和玉环对话,再走出屏风,这样可能要比暗暗进入后台好一些,使这两个人物在这个重要情节上,向观众交代得清楚一些,让观众知道她们是在后面听到了这一切,当然这不是说她们要一直站在屏风后,而且可以由屏风后转入后台的。
“生死牌”“昭君出塞”是1959年新年里我第一次看到的好戏,这是值得高兴的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