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7阅读
  • 0回复

就地装备“先行官” 江津专区大办车船修造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16
第2版()
专栏:

就地装备“先行官”
江津专区大办车船修造厂
本报重庆15日电 四川省江津专区大力发展交通工具制造工业,推动了全区交通运输事业的迅速发展。在最近短短几个月里,这个专区八个县的交通运输部门已经建立和扩建了一个汽车修配厂,几个汽车养护修理小组,十五个船舶修造工厂,二十多个民间交通工具制造厂。遍布农村的机械厂和木工厂也在大量生产车轮和配件。
这些工厂的设备都比较简单,多数工厂是白手兴家的。开办时,缺乏技术工人和机器设备,交通运输部门就在搬运、运输和养路工人中选拔一批积极分子,并且吸收部分职工家属当生产工人。许多人边做边学,互教互学,很快学会了修造车、船。许多小厂都是自建红炉,自炼铁,自打配件和铁钉。江津县的船舶修造厂、轮船修理车间、拖斗和鸡公车生产工厂等,生产设备只是几把铁锤、铁钳和锉刀。一般工厂的厂房就是几间草棚和民房。璧山县过去只打铁质牛掌和马掌的一个小厂,最近也生产了十四部架架车和拖斗。
全区交通工具制造工业的迅速发展,在改变交通运输面貌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各县的工厂已能生产挂在汽车、马车和牛车上的各类拖斗,改良架架车,滚珠,翻砂铁轮子,改良鸡公车等许多产品。木船厂能生产木船、轮船壳架以及船舶的附属工具。运货汽车的大修和中修,基本上也可以由区内修理厂担负。他们在去年还利用旧材料,装配了两部汽车参加运输。去年全区各工厂赶制的各种车辆达十五万多部,木船五千八百多吨,大大增加了运输力,减少了人力挑背现象。许多交通工具工厂已成为交通运输部门革新技术的中心场所。许多船舶修造厂为码头工人生产了梭槽、木轨道、架架车、土火车和索道用具,促进全区十七个较大的码头有十四个实现了半机械化和运输车子化。铜梁和合川两县船舶修造厂为船工们制造了六十四台绞滩机。船工们使用绞滩机以后,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省了过滩时间。永川县交通工具制造厂改良了二百部架架车,使拉车工人省力气,又增加了运输量。专区一级将新建船舶修造厂、钢丝绳厂等骨干工厂,扩建现有汽车修配厂和交通工具制造厂、水泥厂。各县也将根据“小土群”方针大办民间运输工具制造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