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崇山峻岭变通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16
第2版()
专栏:

崇山峻岭变通途
中共四川省江彰县委第一书记 苗满山
江彰县是四川省正在建设中的钢铁基地之一。全县现在已经建成了五十三个小高炉群。在县境里,交通干线有宝成铁路纵贯南北,绵江公路、中雁公路、常年通航的涪江交错其间,并准备开辟让水河加以利用,总计水陆交通干线共长三百多公里,看来交通条件并不太差。但是矿区炉群绝大部分在高山上,短途接运却是一个“难关”,是钢铁生产中的“窄路”。
我县的矿山分布在观雾山、云乐山、太华山、老君山等十一座都在两千公尺以上的高山中,大部分矿区人烟稀少,地区辽阔,山高坡陡,道路崎岖。有一些地区完全是悬岩陡壁,根本无路可走,羊肠小道还是钢铁大军上山后用脚踏出来的。一般矿区,从炉群到矿山,有二十多华里,部分矿区在五十里以上。特别在秋雨连绵季节,道路泥泞,往返运输十分困难。盆子山矿区有个著名的阎王坡和猴儿岩,空手上山也要像猴子一样攀着东西爬行。罗江县的民工说:“好个阎王关,猴子也难攀;好个猴儿岩,路在空中悬;累的满身汗,炉子还饿饭。”观雾山的民工形容观雾山说:“观雾山,雾沉沉,三天没有两天晴;峰高路不平,雨天难通行,走路拄拐棍,难把矿石运”。由此可见,矿区交通条件是很坏的。
但是,为了保证土高炉的生产,各工区不得不投入大批的劳动力运输矿石和燃料。多数地区运输力量占全部钢铁大军的50%—60%。观雾山矿区共有劳动力三万一千一百人,搞运输的即达二万零四百七十九人,占了劳动力总数的66%。由于交通条件不好,在运输上花费的劳动力太多,大大增高了土铁成本。这样下去,不仅铁的成本无法降低,也影响到其他运输任务的完成。矿区所需要的主副食品和基建材料的供应,去年就常常产生失调现象。同时,道路狭窄,成千上万的运输大军拥挤在崎岖曲折的道路上,路上摆不开,工效又低,生产方面经常停炉待料。有一次在高产周中,适逢雨天,观雾山矿区无法上山运矿石。矿区动员了五千多人从山上一直排到山下,依次用手传递,一块矿石经过几千双手,矿石都磨光了,工人的手也磨痛了,而每人每天的运量平均不到五十斤,结果不得不停炉待料。
为了突破这个难关,我们按照省委和地委的指示,在省和专区交通部门大力协助下,去年12月份开展了一次大搞技术革命,实现炉群、矿区的“一网四化”运动。
省委指示搞“一网四化”应该贯彻“小土群”的方针。但是当时有些干部对这个方针认识不清。有的人主张要修就修公路、买汽车;要搞索道、梭槽,就要有钢丝绳和电动设备等等。有的人说,土办法根本不行。有些人认为,山高路险,工程浩大,恐怕短时间内很难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主张保持现状,能维持一天算一天。还有不少同志认为劳动力紧张,要再抽人搞“一网四化”,会严重地影响生产,主张在劳动力稍有缓和之后再搞。总之,他们缺乏征服自然的信心和勇气,对实现“一网四化”抱着一种消极畏难的情绪。
县委及时批判了这些思想。我们本着大的不行搞小的,没有洋的搞土的,技术问题找群众的精神,动员群众用篦绳代钢丝绳,木轨代钢轨,木轮代铁轮,没有动力用缆车,没有黄色炸药用土炸药,克服了大搞“一网四化”中一系列的困难。
去年11月份,我们首先在观雾山矿区进行了“一网四化”的试点,决心以活的事实教育干部,做出样子带动全面。在技术问题上,观雾山矿区采用了集中
“五匠”、“四兵”的办法(五匠是泥水匠、铁匠、木匠、石匠、砖瓦匠;四兵即复员的工兵、炮兵、坦克兵、交通兵),组成了一支五百多人的技术队伍;并采用师傅带徒弟,老手带新手的办法边学边做,解决了技术力量不足的问题。原材料方面,一开始就发动群众献料,并在山上就地砍伐竹材和木材,解决了大搞“一网四化”所需要的材料。我们所用的木轨道、梭槽、索道、鸡公车、土火车等全部是群众配制的。
对于劳动力的安排,在试点中我们首先加强民工政治教育,认真贯彻定额管理,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减少了10%—15%的窝工浪费。同时在采矿方面推广了大量爆破的经验,大大地提高了工效。采取这些措施后,全矿区共抽出劳动力三千多人,劳动力问题解决了。这样做的结果,不但没有影响到生产任务的完成,还推动了采矿工作,每人每天的采矿量由七百七十斤提高到了二千七百斤,人数减少了三千,每天矿石产量却比以前增加了二千二百七十九吨。我们将抽出来的三千多人,组成一支筑路造车队伍,立即投入“一网四化”的战斗,修成了土火车道两条,长二千六百公尺;梭槽二道,长四百二十公尺;架车道二条,长七百公尺;索道十三条,长二千六百一十八公尺;并补修了长十二华里的公路一条。新造土火车九十八辆,鸡公车八百九十一辆,板车二十架。这样就大大地改变了观雾山矿区的交通运输面貌。
矿区运输网建成后,运输效率比原来提高了十八点六倍。搞运输的人员由原来的二万零四百七十九人,减少到二千二百零七人。单以减少下来的劳动力的工资开支计算,每吨铁的成本就比以前减少八百七十三元。实现了“一网四化”,矿区减少了肩挑人背现象,也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活生生的事实教育了干部,给全县各工区实现“一网四化”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接着我们在观雾山矿区召开了现场会议,全县范围内就迅速掀起了规模壮阔的群众运动。各工区边规划边行动,按照
“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以土办法为主”的原则,高山设梭槽,空中架索道,缓坡修公路,平地铺轨道,将所有干部和劳动力分为两套班子,一手抓生产,一手抓交通运输,两套锣鼓一齐打,掀起了生产、“四化”两个高潮。
全体钢铁战士以冲天的干劲,抱着坚决征服自然的决心,经过一个月的苦战,全县九个工区的五十三个炉群中,有六个工区的三十二个炉群基本上实现了
“一网四化”。到12月底,总计修了简易公路二十五条,长二百九十公里;架车道二十四条,长一百二十二公里;人行道五十四条,长一百六十五公里;梭槽一百一十三条,长二十公里;索道九十六对,长九点五五公里;木轨道十七条,长十八公里。并制木轨车箱八百多个,各种土车子四千零六十部,大大地改变了矿区和炉群的交通运输面貌,解放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因为贯彻了“小土群”为主的方针,整个工程所花投资很少,像观雾山那样大的工程只用了三百多元。全县10月份搞运煤运矿的劳动力有八万多人,实现“一网四化”后已下降到三万七千六百三十三人,减少劳动力53%。而每天运量却从10月份的一千五百吨提高到八千吨左右,基本上解决了运力紧张的问题。
实现“一网四化”后,大家的情绪更高,劲头更大,到处充满了一片愉快的心情。重华工区的群众赞扬说:“梭槽如流水,木轨把路开,索道凌空架,矿石天上来。”又说:“人多主意多,车子爬坡坡;矿石空中运,扁担离了身。”可见只要我们坚决克服右倾保守思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大闹技术革命,在短期内改变山区炉群和矿区的交通运输面貌,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大减少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是完全可能的。
虽然我们在“一网四化”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的工作还做得很不够。江彰县现在还有三个矿区尚未全部实现“一网四化”。就是搞得比较好的矿区仍须继续大闹技术革命。特别在采矿、炼铁机械化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计划今后还要大量制造一些碎矿机、碎煤机、选矿机、上料机、土起重机等;将土高炉的人拉风箱改为畜力或水力带动,并加大风量;加速热风炉的建设;逐步将“小土群”改造成为“小洋群”,使矿区炉群走上机械化和半机械化的道路,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紧张和产品成本高的问题,争取今年钢铁生产来个更大的跃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