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开展大面积高产运动的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16
第3版()
专栏:

开展大面积高产运动的经验
河北省农林厅
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河北省的大面积高额丰产田运动,已经初具规模地开展起来。目前正紧密地结合着冬季生产和整顿人民公社等中心工作,进一步深入地开展。
开展大面积高额丰产田运动,全面贯彻
“农业八字宪法”,逐步实现深耕细作、少种多收的方针,是河北省的干部、群众,在党中央的具体领导帮助下,从去年农业普遍丰收全面跃进的生产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经验。
去年农业生产大跃进,农民旧的耕作习惯开始被改变着:开展水利、深翻土地、改良土壤、增施肥料、防害除虫等各种增产措施大力贯彻,给农业生产带来两种新的情况。一、从农产量上看,土地较少劳力较多的村庄,充分发挥了人的增产作用,产量的增长速度,一般都超过了土地较多劳力较少的村庄。藁城县每人平均占有耕地二亩半,但平均每人占有土地不到二亩的北马村、岗山、毛庄、赵庄、韩辛庄等村,亩产量一般都超过全县平均亩产量一倍左右。而耕地占有量超过全县平均数字较多的村庄,亩产量都低于全县的平均产量。二、从劳动力上看,凡是土地较多的地区,过去的耕作一般都比较粗放,在跃进运动中,既打井、又整地,再加上深翻、增肥等加工细作,劳力显得格外紧张。这样,形势就逼迫着干部、群众不得不打新的主意。每人平均七亩地的宁晋县的部分群众,在一些较好的土地上打了机井,开了渠,创造了旱涝保收的条件,就集中一部分力量在这些地里加工加肥,重点管理,于是得到了较好的收成。上述两种情况表明,农业生产大跃进的生产实践,提高了农民的认识,帮助农民打破了经营种植的旧观念旧习惯,新的生产形势迫使农民提出了逐步实现少种高产多收的新要求。
深入地开展大面积高额丰产运动,可以较快地提高耕地的单位面积产量,为逐步改变广种薄收为少种多收的耕作制度创造前提条件。在去年的农业生产跃进运动中,有些先进地区的大面积丰产,已经提供出很好的例证。安国县去年的粮食作物当中,大面积丰产田的总产量约达两亿多斤。一亩丰产田,即相当三亩多一般粮田的产量。全省今年计划培养粮食、棉花、花生、芝麻等大面积高额丰产田二千万亩。这些高产田产量指标一般都高过当地平均产量一倍以上。这种试验如果获得成功,经过几年努力,即可逐步减少耕地播种面积,以相当的土地种植树木、牧草,开挖河网湖泊,实现“三三制”的耕作制度。
大面积高额丰产运动的初步开展,已经显示了它对全面发展生产的促进作用。无论南部产棉区、中部低洼地区和北部地区,都找到了用大面积高额丰产“方”来解决粮食问题的方法。大搞大面积高额丰产田,还能大大提高劳动效率。根据若干典型调查,以同等的用工量集中种植大面积丰产田,即能大大超过平均使用力量种植普通田的产量收获。去年定县韩家洼花生丰产田的用工比普通田增加了四点三倍,产量却比普通田增加了四十九倍;小麦丰产田的用工增加了91%,产量增加了231%;丰产甘薯田用工增加二十倍,产量增加了五十倍。大面积高额丰产运动,还将引起耕作制度各个方面的变化。为了确保大面积高额丰产,在公社化的基础上,种植将迅速走向区域化。随着种植区域化的进行,和各种大面积高额丰产专业队的成立,农村劳动力的操作分工,也将逐步走向专业化。所有这些变化,将进一步的作到地尽其用,人尽其才,因人因地制宜,大大提高农田的单位产量。
在党委的绝对领导下
开展大面积高额丰产运动,是农业生产上的又一次大革命,运动从始至终,必须置于党委的绝对领导之下。所谓置于党委绝对领导之下,就是要求各级党委,对大面积高额丰产田从确定规划、措施、人员,到实际的种植行动,从种到收,都要亲自下手。目前,河北省各级党委正按照这个原则,部署力量,定人、定地,加强大面积高额丰产运动的领导。据沧县、永年等四县统计,已有五十四名县委书记、委员,五百三十四名公社的书记、委员挂帅到田。根据这些县的统计,平均每十万亩大面积高额丰产麦田,就有五名县委和五十名公社党委委员,一千名基层支部委员到田挂帅,领导丰产。
经验证明,凡是认真执行上述原则的地方,大面积高额丰产运动开展得就快,丰产麦田种的就较好,管理的也比较及时,春播的备耕工作也开展的较快。相反,有些县和公社的党组织,贯彻这个原则不坚决,把大面积高额丰产运动当成一个一般的任务,没有亲自下手狠狠地抓,运动就没及时地开展起来。
必须放手发动群众
开展大面积高额丰产运动,改浅耕、粗种为深耕、细作,涉及到每一个人的思想认识,牵扯到各种作物的整个生产过程,因此必须统一思想认识,充分地发动群众。
从河北省的情况看,开展大面积高额丰产运动的主要思想障碍,仍然是小农经济对农民根深蒂固的思想影响。农民在旧社会时,无力投资加工,因而主张广种薄收,说“没有千顷地,难打万石粮”。现在开展大面积高额丰产运动,他们仍然有些思想顾虑;同时,也有些群众认为,亩产几千斤的高额丰产,只能在三亩、五亩的面积上作试验,没有力量向更大的面积上来推广。河北各地解决这些思想障碍的根本方法是,总结跃进的丰产经验,以当地的大面积丰产实际教育群众,提高群众的思想觉悟。
要发动群众,关键在于首先发动干部,只有干部积极带头,才能带动广大群众积极投入运动。河北省各级党组织发动干部群众的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第一是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运动开展初期,河北省曾抓住成安县棉花丰产方、安国县的高额丰产麦等实际典型,利用会议、报刊、广播、展览等各种方式,进行连续的宣传。各地县委也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利用各种组织,向干部、群众进行宣传教育。这样,大种大面积的高额丰产田,很快就形成了一种声势。第二是结合着总结生产和制定规划,具体算账,告诉干部群众大面积高额丰产田在增产中的重大作用和意义。通过具体计算产量、用工、投资,使群众认识大面积高额丰产田是争取更大丰收的最好办法。第三是大鸣大放大辩论。涉县河南店公社布置大面积高额丰产运动时,干部、群众提出了几十条否定的意见,这个公社党组织领导干部、群众,开了二十三次辩论会,结果不仅超额完成了高额丰产麦的播种任务,并且培养出了一支种植高额丰产田的红专队伍。
河北省各地开展大面积高额丰产运动时,还注意了形式多种多样,指标因时因地制宜。目前各地大面积高额丰产田有丰产川、丰产路、丰产坡、丰产海、丰产洼、丰产沟、丰产方、丰产畈等几十种群众自己创造的形式。它们不仅名称不一,规格不齐,而且产量指标也有高有低。有的低中套高,有的高外带低。在大面积高额丰产的方向下面,允许群众因地制宜的进行创造,不仅不会影响统一计划,相反使计划有了新的发展。
需要建立专业队
大面积高额丰产田的产量指标高,增产措施项目多、要求高,在技术上又推行了许多新的科学的耕作管理方法,而许多农活(如风天防止倒伏等)又有相当大的突击性。因此,如果没有固定管理的专业队,仍然实行大家动手临时派工的方法,肯定不能完成既定的生产计划。根据河北各地的实际经验,组织起专业队后,责任明确,能够加强社员的责任心,提高生产积极性。由于生产管理单一化,许多原来耕作管理不太精熟的人参加专业队后,也很快地掌握了高额丰产的生产技术。从各地的干部、群众的要求来看,随着大面积高额丰产运动的深入开展,在一些集中突击性的农活(如深翻地等)完成后,日常生产管理的专业化,已成为一种发展的趋向。
河北省的高产田专业队,多是在小麦播种后组织起来的。因为条件不同,这些专业队有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一种是管理某种作物
(小麦)的劳动,全部专业化,这种专业队,负责从种到收的全部田间生产管理,有的还间作大面积丰产田的开渠、修路、绿化等建设工程和积肥、制土化肥。另一种性质与此大体相同,只是人数少,具有基干队的性质。大面积高产田的一般丰产措施由这些人主管,劳力不够用时,公社和生产队再另外调人支援。
专业队内部,仍然需要建立责任制。河北各地的专业队中,营连排班都分包地段,作的较彻底的还分配到人。各地推行了“几包”、“几定”,名目不同,内容大体一致。从实行的项目看,不外定人员,定地段,定措施,定质量等。
大面积高额丰产专业队的规模多大,从总劳力中拿出多少人来搞专业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丰产田专业队人少,劳力不足,可能达不到丰产田的产量。丰产田专业队人过多,劳力太集中,又可能影响对一般田的照顾。河北各地的高产田专业队人数,一般占农业现有劳力的三分之一上下,每个人所负担的丰产田,大约达十亩左右。涉县百里万斤川的丰产麦专业队,每人平均负担七亩高产麦田。永定河泛区大面积高产田的专业队,每人则负担麦田十三亩。培养红专
队伍
要想达到大面积的高额丰产,必须有一批具有先进思想,又能掌握先进技术的红专积极分子来经营管理。藁城县北营生产大队长张小狗,是党的支部委员,过去工作积极负责。这次高产麦播种前,党内外曾多次传达贯彻小垅密植技术措施,但在播种时,因为他的思想不通,竟违背公社窄垅窄行每亩播种四十斤的规定。这个例子说明,大面积高额丰产,在群众思想认识中,必定引起一场尖锐的斗争。根据各地调查,过去农民的一套观点和作法,除去某些方面(如整地、播种、灌溉的经验与操作技术等)以外,和高产田的增产要求不相适应。因此,要想实现大面积的高额丰产,必须从思想认识到操作技术,帮助农民改革自己的旧的不合理的技术,推广新的科学技术。并从生产实际中,为农业建设培养起一支又红又专的积极分子队伍。
河北省在大面积高额丰产运动中是这样培养红专积极分子队伍的。在大面积高额丰产麦田的播种中,不断的选拔既有跃进思想又能接受掌握新技术的人参加专业队,然后再用专业队这个组织,进一步的教育培养他们。
在红的方面,除建立定期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制度外,各地党组织还选派了一批党团员到专业队中去作骨干。根据典型调查,积极分子队伍中的党团员,一般占总数的10%—20%。
在专的方面,采用了以下的几种培养方法。一、总结老农的耕作经验。事实证明,老农的经验是培养专的不可缺少的一个宝贵来源。安国县老农摇耧播种高产小麦,深浅稀密的准确程度,精确惊人。据省农学院教授抽查的结果,每尺垅的种子,上下只差几粒。河北省各地的积极分子中,都有精湛技术的老农当教员作师傅。二、推广科学技术,把实际经验提高到理论的水平。三、学习和生产相结合的轮流训练。这方面除去播种施肥等项的临时训练外,还有的成立教导团,边生产边学习,轮流训练。
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种大面积高额丰产田,不能只凭热情办事,必须有相应的技术措施。
大面积高额丰产运动技术措施的主要内容,就是水、肥、土、种、密、保、工、管农业八字宪法。前一段河北各地主要抓的是水利、深耕、增肥和密植,在耕作技术上各地还抓紧了园田化,改大水漫灌为小畦勤浇,一般井浇地则推行几平几直(如地平、水平、垅直、道直等)。据了解,各地已种的高额丰产小麦,一般都深耕一尺半左右,亩施底肥五万斤,下种四十斤上下,并且推广了各样的密植方法,土地利用率达到50%以上。
根据了解,目前有些人对八字宪法的辩证关系的认识,还不大明确。有些地区的干部、群众,在对高产麦田的管理上,对密植增产的印象很深刻,计算每亩多少株,多少粒,即能达到计划产量很熟练;但对每千斤小麦在不同耕地上需要多少各种要素的肥料,却很少计算。因此,河北省各级领导正在深耕密植的基础上,大力采取补肥、追肥、灌水等有效措施,加强麦田的越冬管理,保证丰产田丰收。
大面积高额丰产田怎样具体运用农业八字宪法,河北省正在总结经验,制定技术纲要。根据已经初步肯定的内容看,一条是选择当地高产的作物品种,一条是推广高产有效的种植方法。河北省的大面积高额丰产良田,即选择了当地高产的小麦、谷子、多穗高粱、玉米、水稻等五种作物。根据去年的经验,今年河北省大面积高额丰产棉田,计划用开沟起垅的办法种植,即每亩耕地中,以半亩的面积等距开沟起垅,棉花种在土垅上,让棉花四面通风透光,发棵保铃。目前,省、专、县、社正分别召开会议,集中群众高产的创造发明,总结经验,起草大面积高额丰产田各种作物的技术操作规程。
大面积高额丰产运动,不仅引起领导方法、劳力组织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同时还要求加强它的后勤供应工作。其中最主要的一项是肥料。根据各地了解,大面积高额丰产田的施肥计划
(包括底肥在内),一般都在五万斤以上,有些达到十万斤左右,并且都是质量较高的肥料。根据全省大面积高额丰产田的计划面积计算,每亩施肥五至十万斤,就需肥料九千至一万八千亿斤。为解决这个问题,省委已提出每亩高额丰产田一口猪的要求。许多县已根据省委的指示,在大面积高额丰产田里修建了养猪场。仅涉县一个县,在封冻前,即在百里丰产川中修建了猪场九十八处。大面积高额丰产田的肥料供应站,正在田野上逐步建立。
肥料供应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化肥问题。大面积高额丰产田,需要大量推广密植,如果大量追施粗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必须增加土化肥的生产。目前,河北各地正在积极建厂扩大生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