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阅读
  • 0回复

大同小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16
第6版()
专栏:

大同小异
萧敏
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布置一项工作或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既要从总体出发,有统一的要求,又要从具体实际出发,有区别的对待,也即所谓一般和个别的结合。
一般和个别的结合,是我们党的领导方法之一。党和国家的一切政策、方针和指示,在贯彻执行当中,往往要遇到一些复杂、具体的问题,特别是像我们这样一个大的国家,各地工作发展情况不同,各项工作走的步子快慢不同,各项工作又有它本身的特点。而人的认识也在逐步变化。因此,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争取工作中的更大成就,就要从实际出发,照顾某一些地区和某一工作的特点,使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就以教育工作来说吧!一切学校都要毫无例外地贯彻执行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学生都要参加生产劳动,这是统一的;但是,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生产劳动的时间多少,各种学校因情况条件不一,具体做法就不完全相同。例如全日制的高等学校、中学和小学,教学、生产劳动和休息时间的比例,因学生年龄不同,就各有差异,就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安排。如果发现原来有些地方安排得不适当,要加以调整。现在许多学校正是这样做的。
一般和个别,统一性和灵活性是辩证的,是对立的统一。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没有一般也就没有个别。两者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全日制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和休息时间的比例,各级学校如果没有一个原则的统一的安排,就会影响教学计划的正常进行,反之,如果只有统一,大、中、小学没有差别,这对于少年儿童的健康和身心的发育也会发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处理日常工作的时候,既要有全面规划、统一安排,又要有灵活性,既要有大同,又要有一些小的差异。
把学校的学习、劳动和休息时间加以适当安排,目的是要使我们的工作更合乎客观实际,让教育和生产劳动结合得更好。从勤工俭学开始时起,到学校和工厂挂钩、大办工厂、农场、大炼钢铁,直到最近,其中经过几个阶段,有过许多的试验,也有不少小的变动。这是因为事物在不停地变化,人的认识也在不断地前进。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我们过去还缺少实践经验,最初,学生除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义务劳动以外,还从事一些服务性的劳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有了一些经验,也积累了一些资金,于是学校大办工厂、农场,继而学校参加全民炼钢运动。全民炼钢是全国的政治运动,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学校是社会的成员之一,不能站在运动圈外,等闲视之。在参加炼钢的斗争中,学生的思想收获是巨大的。但是,有些人,特别是原来对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持怀疑、观望态度的人,最近却别有用心地出来说话了:过去你们走得太快了!现在你们走得太慢了!反正是不合他们的心意。其实,这里并没有快和慢的问题。现在强调提出安排好学生的学习、生产劳动和休息时间,目的是使学校教学、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更好的进行,是为了使教育事业有一个更大的跃进。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永远要使自己的工作合乎客观要求,以便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