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群山深处走火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18
第2版()
专栏:

群山深处走火龙
本报记者 萧明
1958年的最后一天,在蒙蒙细雨中,黔桂铁路的铺轨工程完成了最后的七公里,到达起点站贵阳客站。从此,这以多山著称的地区,火车轰鸣了;这偏处一方的地区和祖国的心脏北京以及全国各地的距离缩短了。现在,从北京乘火车,约用四天就能到达贵阳。从此,贵州省在它的建设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借助于这条钢铁线路,全省工业建设将得到更迅速的发展。
黔桂铁路(从贵州贵阳到广西的桂林)都筑段(从贵阳到都匀)长度虽然只有一百四十五公里,但是这段工程却异常艰巨。
1956年,修筑举世闻名的宝成铁路的三万名职工,汗未擦、尘未挥,就挥臂南下,转战于川黔和黔桂两条线路上。虽然工程任务衔接得很紧,不少人还是舒了一口气。是啊!从中国的铁路史上看,宝成铁路可以说是筑路职工的一个大熔炉。经过这个熔炉锤炼的英雄们,还有什么值得心怯胆虚的呢?但是,工程开始不久,筑路职工们的心情就愈拉愈紧了。他们碰到了不仅宝成路上没有碰到过,就是全国铁路修建史上也罕见的新的敌人——溶洞和暗河。而宝成路上碰到过的那些伤脑筋的问题——塌方、滑坡、流沙、断层和地下水等等,这里又样样俱全。苦李井盘道被誉为“小秦岭”。这段线路的土石方工程又大而集中。
贵州省地形地质的复杂,给铁路建设带来极大的困难。无论你从南从北,或从东从西入贵州境,都是上不完的山,下不完的坡。山连山峰接峰,狼牙锯齿般的大小峰峦,摆满了整个省界。人们都说贵州是
“地无三里平”。为长远打算,这条线路采取了一条比较直的设计方案,都匀到贵阳的公路全长一百七十多公里,铁路却只有一百四十五公里。要在丛山峻岭悬岩陡坡之间修筑一条比较直的线路,自然就要削山、填沟、开洞、架桥。全线共开凿三十二个隧道,长度等于线路的十分之一。要修筑大中桥梁三十二座,小桥涵洞三百多座。张家山一带不足四公里线路就有四个隧道,三座桥梁,隧道和桥梁占线路的90%。要削山填沟,就意味着土石方工程的庞大。所谓土石方工程,说通俗点就是土和石头搬家。全线要挪动一千八百二十一万立方土石,平均每一公尺的路基上要挪动一百一十立方。从小铁冲,经大铁冲到上坝,五座陡立的山头连成了一条长达四公里长的土坝。
这里的大铁冲工地,曾是全线的关键工程。全长不过七百多公尺,却有四十五万立方土石工程,要劈掉半边山填起两道沟,填得最高的土方有二十六公尺。像这样的集中的土石工程,宝成路上也没有见过。工程量大,工作面小,出土进土都困难。为了突破这个关键工程,贵阳铁路局的领导人、局长、党委书记、总工程师等人,在这里和工人共同劳动了四十多天。在工程最紧张的后两个月,这里有八百名职工日夜轮番战斗。人们看到高大的铁冲山被削去了半边,欣喜地说:“我们是八百‘愚公’!”这八百“愚公”的一致口号是绝不让铁冲当拦路虎,这口号实现了,铁冲重点工程提前完工了。
说地形复杂,比较容易想像,无非是山多山高,水多水深水急……。说地质复杂,就真是复杂了。贵州的地质不仅复杂而且变化多端。开凿全线最长的东山坪隧道时,西口进到一百九十公尺处,碰到了如钢似铁的石头,有一个炮眼打了二十六根钢钎才打进去一公寸五。全洞约有五百公尺是用钨钢钻头打的。软的地方,又根本不能用风钻打洞放炮,钢钎常被松软的泥土卡住。洞里还曾经大量涌水,水深二尺多,抽水机都抽不及。为了防止坍方,东口还修了八十七公尺明洞。隧道工程队的总工程师胡宝庆说:“开隧道就怕遇到硬、软、水、坍,而这里都遇到了。”其他三十多个隧道,也无一不碰到这些使职工们伤脑筋的问题。有的钻到铜矿,有的钻到铁矿,有的洞内是“水帘洞”,有的洞内行车如行船。滑坡现象这里也不少。下寨隧道四万多方的坍方,就是三、四公尺厚的表层顺着岩石滑断面整个倾滑下来,好像整个山在搬家。
所有复杂的地质情况中,最使铁路职工伤脑筋的是溶洞与暗河。
贵州省的地质构造多石灰岩,加以地下水旺盛,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溶解,形成了遍布高山深谷的溶洞与暗河。这些溶洞与暗河,有大有小;有的塞满黄土,有的流水淙淙;有的雨雾纷飞,冷风呼啸;有的如寒冬暖室,是飞禽走兽的宫殿。所有这些千奇百怪的溶洞与暗河,都是表面上难以发现的,进出口不易寻觅。因此,有些地质人员称溶洞、暗河为“神秘的敌人”。路基要避免修筑在没有承载力的溶洞或暗河上,但是溶洞、暗河遍布深谷高山,线路又长又直,躲了这个躲不了那个。开始碰到这些暗藏的敌人时,职工们有些手忙心慌,现在他们在治服这些敌人方面已经富有经验了。上寨隧道,修了个与隧道平行的吸水洞,把溶洞、暗河的水引出来。张家山一号隧道碰到了探不到底的溶洞,无法填灌,技术人员们发挥创造性,在这个隧道里修建了一个二孔十六公尺的丁字桥梁。在同一个隧道的拱墙下碰到了溶洞,工人们就在这个墙下修了一座拱桥,用拱桥驮着拱墙。
这条线路在1957年春天全线展开大规模施工,到同年秋季以后,随着全国各项建设事业的逐日高涨,黔桂铁路都筑段施工进度也逐日加快。终于跟随着全国各项事业的跃进步伐,提前半年完工通车。在施工过程中,铁路施工部门各级党委实行政治挂帅,走群众路线,使数万职工干劲冲天,发挥了积极性、创造性。宝成路的全套成功经验都在这里运用了而且发展了。工人们修筑宝成路时发明的翻板车,在铁冲工地上适应运土距离长的特点,被改进成梯台滑槽翻板车。适应山区特点,施工中普遍采用了爆破。隧道工程采用了快速掘进法,屡创全国日进新纪录。全线职工有近百件较重大的创造发明和工具改革,有的提高工效一千四百倍。在这个新的“熔炉”里,这数万职工又学得了许多新本领。(附图片)
黔桂铁路都匀到贵阳段已于1月15日开始办理临时客运。黔桂铁路全长六百零五公里。是通往贵州省省会贵阳的第一条铁路。它的起点是广西僮族自治区的柳州市,和湘桂线相连。这条线路中柳州到金城江一段是解放前修的;金城江到都匀一段是修复工程,已在1956年年底修通;都匀到贵阳一段是新建工程,长一百四十五公里,沿途经过山岳和丘陵地带,工程艰巨,这是黔桂铁路都贵段在1958年最后一天铺轨到贵阳车站的情形。 新华社记者 赵家烈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