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在丰衣足食的道路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18
第5版()
专栏:

在丰衣足食的道路上
本报记者 龚成华 李益芳
迎着夕阳的余晖,经过大约一小时的路程,我们就从僮族住居的宁明县群英公社办公的地方——白马走进夏石工区了。街上,社员私人养的鸡子成群,母鸡带着成群的小鸡跑来跑去。满山一片深绿,八角压得枝头伸不直腰,一股八角香气迎面扑来。夏石周围,香蕉成林,果实累累。单是这个工区种的香蕉就有一万四千多坡,每坡五、六棵不等。龙眼、沙梨、沙田柚、柑果,比比皆是。这个公社的五个工区,都盛产亚热带的花果和特产。群英公社真是一个大果园!公社党委书记钱世金说:秋收八角八万多斤,冬季八角要收一百万斤左右。柑果那就更多啦,多到请人上山去吃,以便帮忙留出种子来。
群英公社不仅突出地抓农业生产,而且注意发展副业生产,保证社员增加收入。这个公社今年的粮食大丰收,平均每亩产粮一千三百六十八斤,光是零头就比去年亩产二百四十八斤还多。现在全公社已经实行了吃饭不要钱。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抽调出一千二百九十六人分工专搞养猪、养鱼、养鸭、种菜等专业,并充分利用地处亚热带的有利条件,多种八角、香蕉、沙田柚、柑果、桐果、山楂、咖啡、橄榄……。为适应副业生产全面展开的新形势,公社党委两个书记抽出一人,另外调集十三名干部专门领导副业生产,他们吃饭、睡觉、办公和劳动生产都在副业工场中。各生产队的支部书记领导农业,副书记或队长专管副业。公社在最近又集中二千四百四十六个劳动力组成副业生产队,突击副业生产。由于公社各级组织加强领导,采取经常经营和短期突击相结合的办法,副业生产得到蓬勃发展。全公社三千五百亩水塘都养了鱼,今年可产鱼十万多斤;生猪一万七千六百七十五头,平均每户三头以上。蔬菜、水果样样丰收。夏石生产区由于固定专人管理香蕉生产,加强护理,香蕉长得又多、又肥、又大,多的一串结到二百多个。这个生产区光是香蕉收入就比去年增加两倍。公社的负责干部告诉记者:今年公社副业收入可以达到三十八万元,现在已经收入二十三万多元,单是这项收入就够发四个月的工资还有剩余。全社一万二千六百一十二个劳动力都领到从9月到12月四个月的工资。其中有90%的劳动力,平均每个月领到工资三元至五元四角;二百一十七个劳动力强的社员,平均每月领到六元五角工资;劳动力弱的,平均每个月也领到一元五角到二元二角。
在群英人民公社里,处处呈现一片衣食丰足、生活康乐的景象。公共食堂里每餐两菜一汤,都是热饭热菜。在屋角下,老太太们坐在阳光底下缝制蓝布、青布新衣。公社被服厂的案板上,堆着各色各样的新布,四十多架缝纫机日夜不停地在给社员赶制各式各样的服装。设在各个生产队的供销社分销部里,或是在夏石国营中心商店里,购买日用品的社员来往不绝。到处都可以看见穿“回力牌”胶鞋和新卫生衣的农民。夏石中心商店的负责人告诉我们:从12月6日社员领工资的那一天起到24日止,每天销售的布匹、胶鞋、布鞋、卫生衣、背心、毛巾等的营业额达到一千二百多元,光是棉布的销售量就比11月份增加四倍。
群英人民公社今年的农业、副业获得全面丰收,社员们的生活越过越好,过去向国家借贷的农业贷款,现在已经基本还清。正在深耕翻土的社员黄耀风在田坎上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说,建立公社以后,吃饭这个世世代代压在肩上的重担放下了,我两个劳动力还领得四个月的工资三十七元,还清贷款以后,每个人都缝了一套新衣服。
但,这只是个开始,明年群英公社的农林牧副渔五业将来一个更大的全面的大发展,使社员的生活越过越丰富多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