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阅读
  • 0回复

向电气化进军的大新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18
第5版()
专栏:

向电气化进军的大新县
成华
僮族聚居的广西大新县的人民公社,正在向电气化进军。
大新县的电气化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利用天然落差,安装水轮机,利用水力加工粮食等农副产品,解放劳动力;第二步是自制发电机,随制随装,组成一个完整的电力网。现在全县先锋、火箭、万能等八个人民公社已经建成八十七个小型水力动力站,还有二十一个已基本完工。每个公社都已做到最少拥有四个小水力动力站,最多二十二个,一个水力动力站网已在全县基本形成。其中已有八十七处安上了水轮机,有五处装上了发电机,已经发电了。八十七个水力动力站正在向水电站过渡,这些站的装机容量设计能力将达一千九百一十二瓩,超过大新原有仅供县城照明用电发电能力十二瓩的一百五十八倍。现在,全县人力推磨加工粮食已经基本消灭,利用水力以及部分电力加工农副产品开始成为普遍现象。同时,县城机关、学校,硕龙地区居民,以及太平车站附近地区工厂、学校、车站都已利用新建电站所发电力照明。这里人们渴望已久的消灭人推磨,消灭煤油灯的宿愿开始变为现实,各族人民异口同声地说:农村电气化,灯光满院幸福花。
大新位于祖国西南边境,绝大部分都是山区和丘陵,水力资源丰富,有黑水河以及其他河流贯穿全县各个村庄。从去年10月起,这里开始展开全民办电运动。当时,由于钢铁、新办厂矿、农场、林场、加上养猪、喂牛、公共食堂等都需要大量劳力,但是全县劳动力比较缺乏,很难适应各方面的需要。如何突破这个困难,使各项工作都做好?中共大新县委研究决定利用大新县内山多、水多、天然水头(落差)很多的有利条件,大搞农村小型水力电站,先搞利用水力动力加工自动化,后搞电气化,从根本上解决全面跃进以后劳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县委提出“小型为主,生产为主,社办为主,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各种能源”的建站方针,并针对当时一些群众以及少数干部所存在的认为“建设电站很不容易”、“没有技术很难办得起来”、“无钱无设备,能想而不能办”的思想,展开了一次群众性的搞电气化的宣传运动,进行农村建设远景教育,宣传全民办电好处,破除迷信,批判依赖以及重洋轻土思想。广大群众经过鸣放辩论,深切感到搞电气化就是摆脱繁重劳动,自己解放自己,是提高生产改善生活的正确道路,积极参加电站建设工作。
贯彻自力更生,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先土后洋,先搞加工自动化,后搞电气化,是这个县能够在短短两个月内建起许多水力动力站的一条重要经验。他们做到“技术员自己训,水轮机自己制,加工机自己造,发电机自己做,水泥自己烧”,自力更生大搞材料、设备。现在每个公社都办有一到两个木制水轮机制造厂、一个炸药制造厂,一个切片、切蔓、粮食加工机器工厂、保证水力动力站和电站建成就有机器投入生产。每个水力动力站都建石灰工厂,自烧石灰,砌引水渠。县里又办起一个一千多人的土水泥厂和一个自拉铜线自制马达自制发电机的机电工厂,现在已经制成一个四点五瓩的马达,一个十瓩和一个八瓩的发电机正在进行最后安装。这个工厂决定做到小型电机设备全部自给,以便在短期内自力更生组成全县完整的电力网。经过派人外出留学、现场会议、开训练班、以师带徒等等办法,全县现在已有一支六百多人的勘察、设计、木工、铁工、石工的水电技术队伍,技术力量的困难已基本上得到解决。由于事事依靠群众,不仅材料、技术困难得到解决,而且建站速度大大加快,同时每个水力动力站成本低廉,一般二百多元,少的只要二、三十元。(附图片)
大新县钢铁水电站夜景 何国正摄
木工厂的工人利用电力加工木材,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何国正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