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将以凯歌报祖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19
第2版()
专栏:

将以凯歌报祖国
阮辛竟
朝霞万里,旭日高升。草原巨人——包钢一号高炉的高大炉体,披着金色的阳光立在乌拉山前。巨大的第四号焦炉,喷出朵朵滚着金边的烟云。“平炉之王”工地的混凝土结构,像钢铸的城墙矗立着。五色缤纷的彩旗、狮舞、龙舞、花篮队,载歌载舞流过满墙诗画的钢铁大街。
包头钢铁基地的建设者们,超额完成了1958年的任务,现在高唱战歌,投入更光辉的一千八百万吨钢的战斗行列前进!
1958,这个撼震人类历史的大跃进年中,在党和毛主席领导下的包头钢铁基地的建设者,如光的速度在改变着塞外的面貌。即使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做诗家,也很难想像出如此充满奇光异彩的境界。过去,人们常以金色的光环,画在神佛的头背,以象征智慧之光,而草原的荒凉,却依然如故。然而在今天人们的手里,亿万年来的无树老荒山——白云鄂博,已经变成一顶以千颗万串夜明珠穿成的宝冠。夜晚白云鄂博的山后天穹上,出现着一轮绮丽光环。矿山附近的牧民,有了电灯,像紫微星飞进了古老的蒙古包。
千古难驯的黄河,在成千上万的水源工程英雄们征服下将按照人们的意志变成清水,分流向北流到乌拉山下,为包钢服务。
包钢,是我国最大最现代化的钢铁基地之一。它建设在一个人口少,完全没有工业基础的古塞外。要在这样的地区,建设一个世界第一流的钢铁基地,任务是艰巨的。但是那些在党领导下的建设者们,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速度改变着草原。塞外——这个古代英雄到此唱出“一望山河萧索”的地方,现在像在捏面人手里的面团,任从建设者的意志,捏出一个无比雄伟、无比精美的艺术——钢铁之城。
标志着包钢诞生的一号高炉的工地上,简直是“卫星”的发射场。金属结构公司二队的雄鹰们,在完全没有现代化安装设备的条件下,用几根无缝钢管,在三十天中,把七十米高的四十吨巨型塔式吊车,安装起来。比有现代化安装设备的兄弟基地,快了七十天。这是老工人詹德荣、朱孝先的“自安自吊”方案的成功。这座吊车原来只能转二百七十度,设计家和技术专门家,肯定这是无法改动的先天性的缺点,然而,青年工人于长玉,只把转盘绳子多绕一圈,二百七十度就变成四百五十度。
安装一号高炉,遇到了设备不足、其它工程配合不上、塔式吊车开不过来的重重困难。金属结构二队的工人们在兄弟单位的协助下,用十二天的时间把这个庞然大物,安装了九圈。按正规作业,九圈以后,没有托盘支柱是不能继续安装的,可是,这种支柱偏偏又来不了。这时,他们以创造性的科学方法,又继续安装了十九圈。在这个巧干的过程中,他们创造了第一圈炉体留个进料门,安好六圈才堵上的快速施工法。这个安装高炉的创举,给今后高炉施工添了一笔科学资料。
在安装热风炉的工程上,张学敬、石连柱、孙健等二十四名青年,曾经放出了最红的“卫星”。他们只有四名合格的焊工,两天里就使二十人学会掌握直流电焊机和使用四十二号焊条。以七天又十六小时,在塞外冬季寒雨中,安装了两座。紧接着又以六十六个小时,把最后一座安装起来。这三座四五百吨重,焊缝一千五百公尺的各身高四十多公尺的炉体,过去没有几十名合格焊工和两三个月工期,是不敢动的。
这是最红的光速。这是钢铁历史的精美艺术。
包钢第一号高炉和它的三座热风炉,现在威武地立在草原上。在它的西边,雄伟的四号焦炉,已提前六个月烘炉,把第一阵蓝烟,吐在乌拉山的苍穹上。它们精神抖擞地向一千八百万吨钢的大本营报到:我来了!
“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在这句伟大语言鼓舞起来的、曾受尽旧时代压迫的上千个巧匠——老师傅,他们在党的领导下,开训练班,当教员,献出自己的业余时间,培养他们的接班人。筑炉工老师傅史俊山,为了焦炉工程,带着四十名青年,把自己从十五岁到现在学来的东西,用十天时间,使他们学会筑炉技术。一座焦炉的异形砖,真是千姿万态。号码有六七百,形状有六七百。真是使人看得眼花缭乱。他利用晚上,画下许多图样作教材。我那天看了他一卷绘着精美的、线条精确的图纸,想到一个五十多岁,不识字的老工人,不知花了多少心血,熬了多少个不眠的夜晚。
曾经靠一把铁钳,把厂房盖起来,把火车开起来的老师傅隋永秩,细致认真地向青年人传授铆工技术,他教青年工人先画图样,然后把图样剪下再对正,使他们发生兴趣和了解。这些老师傅们把培养年青一代当做无上的荣誉,而不要任何报酬和奖赏。他们说,政治挂了帅,技术就是决定性的环节了,我们这样做,等党需要人到哪里,我们就能派出人到哪里。
在包头钢铁基地上,我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全国人民都在关心我们,望着我们!要加快,要早日出铁出钢!”青年万能手刘志祥在去年上半年实现了修理汽车半机械化,今年要全部机械化。包钢几百部汽车滴下的废油,经过他的创造,复活为七种油,每月出三吨,节约四万元。
我听刘志祥说过一个故事:去年,他在北京参加青年积极分子大会时,有天他去理发。理发师在工作的时候,问他从哪里来。他回答从内蒙古来。理发师不满意他笼统的回答,说:“内蒙古大了。你去过包头没有?”
刘志祥抱歉地说:“我是从包头来的。”
理发师紧接着问:“你是不是在包钢?”
“是的,我是包钢的工人。”
“包钢?”理发师高兴了。“你们什么时候出钢?”
“快了,明年可以出铁出钢了。”
“要快点呀同志,我们都望着你们呢!”
像这样的关怀,很多人都遇到过。我曾在火车上、医院里遇到过。提前再提前,加快出铁出钢出钢材;加快为祖国出还没有的特种钢材来答谢党和人民的支持和关怀!这就是建设者们之所以忘我地创造、忘我地劳动的原因。
全国最大的、世界少见的破碎厂的雏形,已经立起在白云山下。这座深入地下三十多公尺,六十多公尺高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果材料跟上,也早已完成了。矿山建设者称之为“长城”的盘山电车铁路出现了,从湖南来的电机车在试车时着急地叫着:“快来枕木呀!”将来,在巨型凿孔机劳动过的地方,经过爆破手粉碎的铁石堆旁,经过一次张嘴就能吞掉四吨、六吨矿石的电铲,吐在电车皮上,顺着“长城”的脊梁,泻在破碎厂,再由输送系统送到城堡似的储矿槽,再流进穿过地阔天空的乌兰察草原的火车,运到乌拉山前,化为金星飞舞的铁水黄河。
包头钢铁基地在诞生中。但是这个钢铁巨人要诞生在一个遥远的荒野上。它需要的不是两只普通的奶瓶、几件普通的小衫。它需要各种各样的配件、仪器、发电机……为着它的诞生,只说最普通的螺丝钉,不是一吨十吨,而是要十几个大火车皮!
我曾经有一次和人们誉为鹰群的金结二队青年突击连副连长孙健,登上安装了十九圈的高炉上。我问他什么时候能全部安装好。他说:
“如果材料供应跟上,就快啦!”
他像个远征的战士,在胜利的决战前夕,等待后援。他望着远方的天云,似乎说:我们感谢祖国的支援和关怀!但我们急需弹药,以便更早的以凯歌来报答祖国!
我现在才了解:为什么这里的各级会议上,都在赞美红娘。为着成全我国的一个重要的钢铁基地,愿天下无崔母,各地有红娘!(附图片)
包钢在建设中 新华社记者 袁汝逊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