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就地取材 综合利用 土法上马 江苏大办化学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24
第3版()
专栏:

就地取材 综合利用 土法上马
江苏大办化学工业
本报南京23日电 江苏省各地发动群众采取就地取材、综合利用的办法,用土法上马发展化学工业。在短短几个月内,全省从城市到乡村,建起了大大小小的许多化工厂,各种化工产品产量迅速增长。
原来的一些化学工业“空白”地区,正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化学工业。新海连市地处海滨,有取之不尽的海水,这里有淮北盐场的原盐和卤水,锦屏山下有丰富的磷矿石,都是很好的化工原料。可是,过去这里是江苏省化学工业的空白点。去年新海连市建成了三十多个小型化工厂,现在已能生产三酸二碱等基本化工原料和二十多种化工产品,化学工业的产值很快增长到占全市地方工业产值的三分之一左右。南京市从去年10月以来,发动群众猛攻“三酸二碱”关。生产硫酸没有陶瓷设备,就用酱缸、水缸代替;没有电解槽就用抽水马桶水箱、水泥管代替。到11月底,全市就建成八十吨的硫酸塔二百五十二座,生产出硫酸三百九十五吨;建成电解槽一百三十四只,生产烧碱一百五十五吨,初步打下了生产基本化工原料的基础。
原来技术条件较好的重点化学工厂,在挖掘潜力努力增产的同时,积极发挥化工基地的作用,为化学工业遍地开花创造条件。我国化学工业基地之一的永利宁厂的职工,在厂内大洋设备上进行了简化工序和缩短硫程的技术革命,使生产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他们还专门成立了技术巡回指导小组,对中小工厂进行指导。金陵、长江、六合等化工厂,都是在永利宁厂支持下迅速发展起来的。永利宁厂创造的制土接触法硫酸的经验,已经在全省广泛推广,效果良好。无锡化工厂用土接触法已经生产出88%的浓硫酸。
化学工业的发展,使许多资源作到“一物多用”、“物尽其用”。各地食品工业从山芋、米糠、稻草、棉籽等物品中,提取出许多重要的化工原料。江都县油厂的工人从大糠中提出的混合油,分解出甲醇,醋酸钙,醋酸,高级酚油,糠醛,轻油,柏油等产品。据初步计算,一万斤大糠提出来的化工产品价值一千一百元到一千三百元,比大糠的原价值高十几倍。用土法从大糠中取“宝”的设备很简单,只要砌一座塔形的土炉子,找几根玻璃管,几只水缸和一座蒸馏锅就能生产。全县各人民公社纷纷进行大糠加工,现在已建炉二百三十一座,并有一百二十四座投入生产。
(史月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