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8阅读
  • 0回复

结合专业更好地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 复旦大学整顿自办的工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24
第6版()
专栏:

结合专业更好地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
复旦大学整顿自办的工厂
本报上海23日电 复旦大学对校内自办工厂进行整顿和提高,使它们进一步结合学校的专业向高级、精密、尖端方向发展,更好地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开展科学研究服务。
复旦大学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过程中,除了按照教育的需要与校外工厂、人民公社挂钩外,还在校内办起了近二十所工厂。这些工厂一般是按照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为上海工业发展服务、为生产大跃进服务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它们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劳动锻炼和学习生产技能的场所,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化学系学生原来对书本上所说的“光谱纯”(用化学方法所能达到的最高纯度),一直感到非常神秘,在自办的化学试剂厂参加劳动生产后,他们自己试制成功的二百多种新试剂中,就有七十六种达到了光谱纯,连一年级学生也试制出光谱纯试剂。物理系将半导体、无线电电子学等专业的理论教学和半导体工厂、电子仪器厂的生产劳动直接结合起来,学生们不仅巩固地掌握了知识,而且几个月的时间内制成了二极管、原子核计数器等二十多种重要产品。
为了把教学、劳动和科学研究更紧密地结合起来,最近复旦大学又对自办工厂作了新的安排。首先,按照高等学校的特点,尽可能使这些工厂成为师生们结合专业发展方向,不断研究试制高级、精密、尖端产品和进行小量生产的中间工厂。一批产品试制成功,摸索出一套经验,整理出一套技术资料后,便可以交给校外协作工厂大量生产。按照这个原则,生物系微生物专业自办的细菌肥料厂已开始向生物制品厂发展。因为校外不少工厂和农村公社都已能自己生产细菌肥料,生物系微生物专业就选择了抗菌素作为自办工厂的主要产品。抗菌素的生产,可以广泛地接触到微生物专业各方面的知识。化学系自办的试剂厂主要生产作半导体材料的高纯度试剂。在整顿中有五个工厂因同教学、科学研究距离较远或缺乏原材料,已经停办或合并。
学校对学生在自办工厂参加生产劳动,也将按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学生主要是通过劳动掌握一般的操作方法和技能;高年级学生则根据所学专业的特点,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安排生产劳动。物理系一、二年级学生安排在与物理各专业有关的金工厂、玻璃工厂和电子仪器工厂劳动,系里也要为他们开设“金工技术”、“玻璃工技术”和“电子学技术”三门课程,要求学生在以上三种劳动中至少有一种达到熟练工人的水平。三年级以上学生要求结合“无线电工学”、“半导体物理”、“微波技术”、“电真空技术”等课程的学习进行设计和装置本专业的特种物理仪器的劳动和科学研究。生物系微生物专业安排低年级学生生产畜用的金霉素、土霉素等。高年级学生在劳动中结合专业课,着重寻找新的抗菌素。他们已经找到了抑制小麦赤霉病的抗菌素,现在正在努力寻找能治疗肿瘤、防止光电器材发霉、防止动植物病害和保护食品的新抗菌素。
学校自办工厂的劳动力安排计划和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生参加劳动时数要作统一安排,使教学和劳动协调,以避免因学习过忙挤掉劳动或劳动过忙挤掉教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