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阅读
  • 0回复

新颖的课堂教学——呼和浩特制药厂业余学校现场教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24
第6版()
专栏:

新颖的课堂教学
——呼和浩特制药厂业余学校现场教学
三人
在呼和浩特市制药厂业余学校听了一次技术课,这是一堂新颖的课堂教学。课堂在锅炉车间,讲的是锅炉的构件及其作用。
锅炉车间正在生产,四个锅炉有三个还都是火光熊熊,学员们站在那一个停了火的锅炉前。讲课的不是专职教师,也不是技术员,却是一位锅炉车间老工人——李师傅。这个大锅炉变成了最好的直观教具,锅炉本身也就是黑板。李师傅讲到哪一个构件时,同时也就用粉笔在上面或旁边写上它的名字。从前到后,从下到上,一个构件一个构件的讲解,讲的条理非常清楚。讲气压表、水位表时,旁边锅炉上的水位表正表示着水位,气压表的指针也正在指着“2”。李师傅讲课时,学员们都不断地点头。有时李师傅还做给学员看。讲杠杆式安全阀的作用时,他看到有的学员不太明白,就跑到另一个锅炉上用手一压安全阀的砣,汽笛就发出了呜呜的警报。这种现场教学,使学员们在一小时内对锅炉的构造以及各个构件的作用,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
车间教学以后,学员们又都回到了教室,这时候由技术员(技术课兼课教师)担任教师。根据上一课的教学内容以提问并结合讨论方式上课。教师让学员回忆刚才在车间看到的情况,让学员把锅炉的构造从前到后,从下到上,一部分一部分地叙述出来,并要讲清楚其作用。首先被提问的学员是一个木工,原来他对锅炉是很生疏的,但却基本上回答了教师的提问。学员一边回答,教师一边在黑板上画图,学员们回答完全了,黑板上也画成了一个锅炉的草图。教师指着草图,又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各个构件及其作用。在提问的同时,学员们对有些问题还进行了讨论。如教师讲双筒偏心锅炉里水的对流问题时,讲错了对流的方向,经学员提出讨论,弄清了问题,使教师和学员都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总共只用了一个小时。整个“锅炉的构件及其作用”的全部教学,在两小时内便结束了。
学员们走出教室以后,不约而同地说:“这堂课教的好,学的快,记的牢。”的确,从课堂提问来看,教学目的已经达到,学员们都基本上掌握了这一堂课的内容。我这个对锅炉一窍不通的门外汉,通过旁听,也掌握了锅炉的知识。(原载内蒙古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