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阅读
  • 0回复

进军深山 向山取宝 浙江锦旗人民公社大办林产化学工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25
第6版()
专栏:

进军深山 向山取宝
浙江锦旗人民公社大办林产化学工业
“林化生产大开窍,一草一木有用了;杂木野草成宝贝,我们生活大提高。”这是浙江省龙泉县锦旗人民公社的社员们,对大搞林产化学工业生产的歌颂。的确,锦旗人民公社自大办林产化学工业以来,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不仅生产出了大批的林产化学产品供应国家建设,而且大大增加了公社的收入。因此,使每个社员都更加清楚地看到了山区美好的前景,更加爱上了这个富饶秀丽的山区。
锦旗人民公社大办林产化学工业是去年10月开始的。当时,中共龙泉县委根据工农业并举的方针和本县特点,提出了“进军深山,向山取宝,大搞林产化学工业”的口号,作为全县人民的政治和经济任务。锦旗人民公社的全体社员,首先响应了这一号召,大干七天,建成了二百零七座林产化学工厂,其中有木炭窑综合利用厂、土法栲胶厂、酒精厂、人造纤维厂、芳香油厂。这些厂建成后,房前屋后、村旁道旁、山上山下的灌木、野草、树枝、树皮、树叶都成了林产化学工厂的宝贵原料,到去年年底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就生产出了上万斤的木焦油、上千斤的甲醇和近十万斤的醋酸钠,总产值达一百多万元。
锦旗社是一个山多耕地少森林资源丰富的山区,全社山地面积三十三万多亩,占土地总面积的95%,森林蓄积量一百八十九万立方公尺,有毛竹五百八十五万多株,野生植物七类一百零二种,地下资源还有煤铁矿等。因此,这个社在工农业生产上,特别是林产化学工业生产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但是,过去这里也和其他山区一样,丰富宝贵的资源没有被合理利用,堆积如山的树枝、灌木、野草都当作烧柴烧掉或丢在山上任其腐烂。在党委的领导重视关怀下,积极发展林产化学工业生产之后,这些资源才得到了合理利用,山上的一草一木都变成了宝贝。过去从来没有人敢想过树枝、野草也能织布缝衣,当社里的三座人造纤维厂生产出第一批洁白的人造丝时,社员们都兴奋地说:“就是没有棉花也再不愁穿衣了”。社员们大办林产化学工业的信心和决心更坚定了。
但是,锦旗社在办林产化学工业的当初,有些人对办林产化工的意义还不十分了解,社党委和社长针对这个情况召开了公社委员会会议,贯彻了县委的指示,社委委员统一了认识,同时在群众中算四笔账,即算山区潜力大的账,算大办林产化学工业对巩固公社的好处的账,算林产化学产品对支援工、农业大跃进的作用的账,算林化工业发展后对改善人民生活的好处的账。通过“四算”,大大鼓舞了群众的积极性,很快就在社、队建立了专人负责制和建厂的专业劳动组织。
社党委领导亲自挂帅,为解决大办林化工业的劳力问题,一方面进行了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另方面又大力进行交通建设,修筑滑道、索道,便利原料运输,节省劳力。全社共有五千六百六十多个劳动力,除搞炼钢、农业生产外,抽出一千七百个劳动力投入林产化工生产,同时把公社各行业的木工、泥水工及铁匠都统一组织起来,分工合作。由于合理安排了劳动力,有组织有分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力量,不仅大办了很多林产化学工厂,还保证了炼钢、农业生产齐跃进。
不懂技术怎么办?社党委首先抓住龙泉林场在社里办的一个综合性林化厂,组织了八十多名基层干部到现场参观学习,几天的时间就分别逐步学会了芳香油、木炭综合利用、人造棉、栲胶、松明子干馏等十六种产品的生产操作和建厂、设备装置等技术。他们又分别到各队传授,使林产化学生产的技术很快为广大群众所掌握,“小土群”林化生产的鲜花开遍了锦旗人民公社的各个角落。
为了解决资金问题,社党委坚持了“勤俭办企业”的原则,社员们创造性地用就地出产的毛竹代替冷凝盘管,因陋就简地解决了设备的问题,这样花钱虽不多,同样办起了各种林产化学工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