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阅读
  • 0回复

“大洋群”“小土群”双管齐下 快上马多出煤加速前进 四川煤炭战线群众运动波澜壮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27
第2版()
专栏:

“大洋群”“小土群”双管齐下 快上马多出煤加速前进
四川煤炭战线群众运动波澜壮阔
本报成都26日电 四川省煤炭工业系统今年一开始就开展了一个比去年规模更为壮阔的群众运动。全省煤矿工人奋起直追,力争快上马,多出煤,赶到其他工业部门前头,更好地支持生产建设大跃进。
四川省今年煤炭工业战线上群众运动的特点,是“大洋群”和“小土群”双管齐下,生产、建设和小煤窑的技术改造都以增产煤炭为中心,争取全面大跃进。今年全省煤、焦产量将大大超过以往任何一年,矿井建设开工的总能力比1953年以来开工能力的总和还多。仅第一季度施工的主要工程就有六十多项,投入生产的大中型矿井,相当于去年全年投入生产的同类型矿井生产能力的四倍。小煤窑的技术改造工作已普遍展开,全年计划改造七千个以上。
1958年,以钢铁为中心的全民大办工业运动,使四川省煤炭工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煤炭产量从1957年的七百七十九万吨增加到二千二百三十万吨,焦煤产量增加了两倍。千百万人上山采煤,一年之中小煤窑就发展到三万多个,煤焦窑发展到二万多个。原来认为无煤或煤源不多的川北、川西地区,去年也发现了大量新煤源。若干新煤炭基地和大批小煤窑的兴建,开始改变了四川省煤炭工业只集中在重庆附近少数基地的状况。今年全省生产建设全面大跃进,对煤炭、特别是焦煤的需要量增加了,加以地区分布不平衡带来了长途运输的困难,这就迫使煤炭工业必须快马加鞭加速跃进。根据四川省大煤田集中在少数地区,中小煤田分散,小煤窑已大量兴建起来的特点,今年各地除大力提高现有矿井生产能力外,正采取大中小型基地结合的办法,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建成全省煤炭工业基地网,并相应地发展炼焦工业和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新年开始,四川省煤矿工人斗志昂扬。1月份由于大搞群众运动,煤、焦产量迅速上升,1月上旬原煤产量达到一百一十二万吨。按平均日产量计算,1月上旬已经超过去年平均日产量70%以上。矿工们正为超额完成第一季度的计划继续奋战。
各地煤炭基地的建设首先注意满足钢铁生产的需要。重庆中梁山和南桐矿区有四对大型和中型矿井的新建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这批矿井投入生产以后,重庆钢铁工业用煤就可以基本上得到满足。中梁山矿区和永荣矿区在建设大型现代化洗选工程的同时,已经提前建成一批中小型土洋结合的小型洗选厂,迎头赶上矿井生产的要求。
全省计划今年进行技术改造的七千个小煤窑中,将重点改造二千个,使每个年产能力达到一万吨以上。涪陵专区有三十六个小煤窑经过群众性的技术改造以后,原煤年产能力增加了五十五万吨。这个专区的万家堡煤矿原来是一个日产量只有十五吨的小煤窑,群众自己动手制成了一套竹木结构的土设备,刷大巷道,改进采煤方法和通风情况,原煤日产量增加到五百吨左右。 (吕希林)(附图片)
南桐煤矿是四川省正在扩建中的最大炼焦煤基地。基本建设职工为了加速建设速度,大胆采用“单扒杆大反转一次竖立法”架设井架;将总重七十五吨、全高三十二公尺的金属井架在十二小时内就架设完工。这是起吊时情景。 (四川省煤炭工业厅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