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万缕青烟变良肥 南靖县推广烟中取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29
第2版()
专栏:

万缕青烟变良肥
南靖县推广烟中取氨
据福建日报消息 南靖县大力推广烟中取氨水(氨水肥即氮肥),为土化肥原料开辟了广阔的门路。全县已有七百二十个食堂(占食堂90%)、二百七十九个火炭窑和三百八十九个炼铁炉都安装取氨设备,目前日产氨水五千斤,并正向日产万斤跃进。预计全县全年产量可达三百多万斤,等于一百万多斤肥田粉的肥料。
烟中取氨是南靖人民在积肥中的创造。中共南靖县委分析了本县柴火充足、常年做饭和烧火炭等条件,向全县人民提出大力推广烟中取氨的号召。开始推行时,也碰到一些思想障碍,如怕饭煮不熟,怕取不出氨等等。县委首先通过宣传发动,让群众算三笔账。第一算大账,以船场公社为例,全社四百五十个烟囱都安上取氨设备,每个烟囱每天以收三斤算,一天能收一千三百五十斤,一年达四十多万斤,平均每亩地可以施上五十多斤。全县三千个炉灶,一年可生产三到四百万斤氨水。第二笔算肥料质量账,书洋公社取出的氨水含氮6%,这样的氨水三斤就等于一斤肥田粉。第三笔算省工省本账,每个烟囱用二支一丈来长的竹筒,竹筒是山区的产物,不花什么钱;安装也简单,三个钟头就可以装好。经过思想发动后,县委在卫星连搞试点,召开现场会议,组织全县各公社党委副书记、社长进行参观。接着各公社党委会和驻乡县委委员都亲自到食堂搞试验。全县共搞了六十多处重点,组织了四千多人的现场观摩、实地学习。这样,仅三天时间,烟中取氨就在全县范围内迅速推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