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多造车 快造车 武装铁路“先行” 戚墅堰车辆厂蒸汽机车的组装生产周期缩短一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29
第3版()
专栏:

多造车 快造车 武装铁路“先行”
戚墅堰车辆厂蒸汽机车的组装生产周期缩短一半
本报南京28日电 戚墅堰机车车辆厂职工开展技术革命运动,加快车辆制造速度,为铁路运输提供成批新的机车车辆。今年以来,这个厂的机车车辆组装生产周期显著缩短。建设型蒸汽机车的组装生产周期从去年的平均十天左右缩短到五天,最近还创造了四天的新纪录。
这个厂原来是一个修理工厂,今年开始担负制造大批机车、货车的任务。除制造建设型蒸汽机车、两千马力的电力传动内燃机车和载重五十吨、六十吨的货车外,还准备生产新型机车、货车。
“多造车、快造车,保证铁路运输当好先行官”,已成为全厂职工的行动口号。他们围绕加快机车、货车制造速度,广泛开展技术革命。锅炉、主车架、车轮是机车的三大部件,过去这三大部件全部依靠大连、长辛店、四方等机车车辆厂和上海钢铁三厂协作。今年工人们提出,除部分依靠兄弟工厂协作外,大部分由自己设法制造。炼钢工人采取筑高炼钢炉炉门槛的办法增加熔炼量,结果在三吨电炉上一次炼出了十吨钢水,克服了浇铸主车架钢水不够的困难。浇铸工人用土平板代替铁平板,解决了浇长铸件缺乏砂箱平板的问题,浇铸出成批的主车架。机械工人用水泥和旧铁板把一台旧龙门刨床接长加宽,用来加工主车架。厂内能够自造车轮、锅炉、主车架三大部件,为加速机车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缩短组装生产周期是机车车辆早出厂的关键。每当上万件大大小小的机车零件集中到机车车间的时候,十多道组装工序的工人全面出击,联合作战,互相协作,互相支援,进行突击组装。每道工序都紧密配合,一环不脱,互相保证质量,防止返工回修。工人们还不断改进技术,机车组装时间大大缩短。
(蒋青萍、唐雨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