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一天不停 万年不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1-30
第2版()
专栏:

一天不停 万年不停
苏宜
当去年农业生产中的工具改革运动刚刚开始的时候,刘少奇同志曾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这样的技术革新运动,像一部车子,已经开动了,永远不会停止;一天不停,一万年不停。”1958年全国工具改革运动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段话的正确性。这是工具改革运动的基本规律。在工作中凡是正确地反映了和有意识地运用了这个客观规律的地方,工具改革运动都蓬蓬勃勃地开展了起来。
1月21日本报发表的安徽省阜阳专区的群众性工具改革运动一年来持续前进的经验就是一个例证。这个专区一年来共创造和改制各种工具三千七百多种,推广使用一千一百多万件,共节省劳力达五亿多个工作日,有力地推动了工农业的大跃进。
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生产工具的改革史。生产工具不断地由简单到复杂、由手工到机器、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生产力就随之不断地提高。当初人们用刀耕火种,以后用木犁铁犁,现在又发展到拖拉机和电犁。但是在旧时代,这种工具改革的进展是很缓慢的。历史背负了阶级斗争的重担,一种工具的改革往往要延续很长的年代。最早使用耕牛和铁犁的中国,两千年过去了,被残酷的封建剥削榨去了最后一滴血汗的农民依然俯伏在他的铁犁上面。只有到了解放以后,农民从私有的小块土地的束缚下解放了出来,才有更大的兴趣和可能着手来改革他们已使用了几千年的工具。在党的敢想敢干,发扬共产主义风格的号召下,去年一年,我国农民在工具改革中所跨过的路程,抵得上过去的几个世纪。
车子既然开动了,就会运动下去。但是好的驾驭者善于掌握车子前进的方向,给车子加上一把劲,轮子就会更快地转动起来。阜阳专区的领导者就具有这种特色。他们认定大搞工具改革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主要环节,是发展生产的最有力的措施,大抓特抓,连续地抓,这就掀起了规模壮阔的群众性的运动。有些地方把工具改革当成一时的运动,认为把旧工具改革一遍就已完成任务,没有连续的抓,持久的抓。譬如去年全国各地大搞滚珠轴承,成绩很大。几乎在一两个月内,农村中“户户造滚珠,家家铁锤响”,许多地方基本上实现了滚珠轴承化,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地方认为已经“完成了任务”,没有继续搞下去,过了一个时期,有的滚珠磨损了,有的轴承用坏了,应该换新的,但由于没有继续制造,无法更换,只好又退回到老样子,工具改革工作不仅没有步步提高,连已经得到的成绩也没有巩固住。阜阳专区就不是这样。这个地区在运转工具轴承化以后,除继续巩固、提高外,又继续抓深耕犁、密植耧、收割、脱粒、薯类加工、治水、积肥、运土等工具以及炊事用具的改革。这就使得工具改革运动一环套一环、一浪逐一浪地开展起来,在生产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今年,我们要很好地接受去年工具改革运动的经验和教训,把工具改革运动持久地开展起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