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红旗竞赛鼓起积肥热潮 共和公社已为夏熟作物每亩积肥一千五百多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2-03
第3版()
专栏:

红旗竞赛鼓起积肥热潮
共和公社已为夏熟作物每亩积肥一千五百多担
本报讯 江苏溧水县共和人民公社,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连续组织了三次群众性突击积肥高潮。现已积足了全部夏熟作物的追肥。他们计划在春节前后,再组织两次群众性积肥大战,为今年春种和夏熟作物储足基肥。
像去年全民炼钢铁运动一样,从公社各级干部,到全体社员,上至六、七十岁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儿童,男女老幼都投入了热火朝天的积肥大突击战。党委第一书记薛林是这场大突击战的直接指挥官。对积肥有经验的老农,被聘请为“积肥参谋”。公社干部带领广大群众,从山里、河沟里、田头、路旁、家前屋后,找出了十多种多年来没有被利用过的肥源。有了这许多肥源,更鼓舞了群众大搞积肥造肥的信心。公社党委采取“分军作战”的方法,组织劳力开展积肥运动。年青力壮的小伙子们,是积肥战线上的主力部队,他们敲开冰冻,车干河塘里的积水,把沤得发黑发臭的河泥,一锹锹挖上来。那些走惯山区小路的妇女们,把一担担肥料,川流不息地挑往田里。共和公社农业中学的学生们,年纪虽小,干劲很大,他们在老师带领下,配合公社社员,在每一块麦田和绿肥田的田埂上,就地铲起了草皮,排排堆起了一个个土堆,大搞熏土造肥。老年人也雄心勃勃,他们说:重活让青年人干,拾粪还要看看我们的。他们背起了粪筐,从每一个村庄到每一个水利工地,从大路走到田埂上,到处在找粪。陈锡志、王匡洪两位老爹爹,一天就拾了三百十多斤人畜粪。像这样专管拾粪的老农,全公社五十七个生产队,每队都有二、三人。初步统计,从去年12月到现在,全社一百五十多个拾粪老农,共拾了七千五百担人畜干粪。在这场积肥大战中,每个机关干部、学校教师、商店营业员,都分配了具体的积肥任务,他们的口号是:“苦干加巧干,春节前完成十四担”。
“积肥如积粮,肥足粮满仓,现在比肥堆,夏收比粮仓”、“不怕雨淋山路滑,不怕地冻天寒,那里有肥料,就到那里干”。这是共和公社积肥大战中的战斗口号。公社党委用开展红旗竞赛评选积肥模范等办法,把积肥运动迅速推向高潮。各大队之间、各生产队之间,突击队与突击队之间,社员与社员之间展开了积肥红旗竞赛。竞赛的内容是比干劲,比数量,比质量,比速度,比办法。对积肥运动中的积极分子,通过评比,授予全乡积肥模范称号,并给物质奖励。在三次群众性的突击积肥大战中,全公社共涌现出了五十多个积肥红旗生产队,一、二、三等积肥模范一百多个。好多生产队和社员,连续两次三次地获得积肥红旗队和积肥模范的光荣称号。如获得全乡一等积肥模范称号的袁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唐富根,亲自带领群众,不怕天寒地冻,上山下塘搞积肥。使全大队积肥搞得又多又快又好。积肥模范方玉兰等三个女社员,在第一战役的七天中,积造了各种肥料三万多担。红旗竞赛推动了积肥进展不快的生产队和社员的积极性。如在第一次积肥大突击战中任务完成得不好的田冲、新郎头等九个生产队,在第二次积肥大突击战中,都夺得了红旗。对每次突击战中评选出来的红旗队和模范人物,公社文工团把他们的模范事迹编了快板、鼓词和地方剧,随编随唱,到处宣扬。文化站还把每个积肥模范都画了像,敲锣打鼓到各个村庄上去宣传。在积肥大战中,整个共和公社充满了“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气氛。那里群众干劲大,那里积肥办法多,那里肥料搞得又多又好,公社就在那里召开现场会议。
共和公社连续组织的三次群众性突击积肥大战,取得了辉煌的战果。据统计,共积造各种精、粗肥料一千一百多万担,其中草堆塘泥六百三十八万担,河泥四十七万担,熏土二百九十六万担,人畜粪三十八万担,杂肥一百三十七万担。全社夏熟作物平均每亩有各种精粗肥一千五百六十二担。
共和公社的全部夏熟作物,已普遍施了两遍追肥。他们打算在春节前再普遍追施一次腊肥,春节以后,根据“看苗促进”的原则,再继续追施春肥。现在,这个公社七千四百亩麦苗和六千九百亩绿肥苗生长良好。全社广大干部和群众继续发扬苦干、实干、巧干的精神,大搞积肥造肥,大大加强夏熟作物的田间管理,争取实现三麦亩产千斤,绿肥亩产万斤的伟大任务。
(严锋明)(附图片)
农业“八字宪法”
当前肥料为先
石兵(原载山西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