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阅读
  • 0回复

同工厂协作建立培养第二代的劳动场所 北京各中学设立大批车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2-07
第2版()
专栏:

同工厂协作建立培养第二代的劳动场所
北京各中学设立大批车间
本报讯 北京市城区的近百所中学,最近在党和政府的统一安排下已有五十五个工厂和五十八个学校建立了协作关系,在学校建立一百二十多个车间。还有许多工厂将根据学校的需要,继续到学校设立更多的车间。
北京市的党组织和政府最近总结了这种工厂在学校设车间的办法,认为这是组织学生参加劳动生产的一种良好的形式。经过教育部门和工业部门的具体组织,现在已在城区大力推广这种做法,组织一些中央和市属工厂到学校设立车间,加上各区所组织的区属工厂在学校设立的车间,城区的多数中学都将有工厂在学校设立的固定车间,仅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北京有线电厂、北京开关厂、北京玻璃厂、北京综合仪器厂、北京化工厂和北京电子管厂等七个现代化国营大工厂,现在已开始分别到东城、西城、崇文等区的三十八个学校设立车间。这些车间一般都是和教学有联系的,有电工、化工、机工和仪表等几种类型。
根据前一阶段一些学校的实践证明,工厂在学校设车间这种做法好处很多:对学校来说,生产设备、原料、运输、销售等问题工厂已负责解决,学校可以集中精力把学生的学习和劳动组织得更好。首先,学校能够根据统一的教育计划主动地安排学生的学习和劳动时间,并使生产劳动的内容能够与学生的年龄、性别、体力情况相适应,与各年级的有关课程尽量地结合起来,在初中学生中,一般安排了比较简单的工种,在高中学生中,则安排了电工、化工、机械等比较复杂的工种。这样也使得劳动生产在这些学校经常化、制度化了,劳动生产和其他功课一样排列到课程表内,成为学校整个教育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车间设在学校,在教学方面也就更便于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学生在车间里参加生产劳动,可以看到劳动的成果,比起参加一些不固定的劳动来,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劳动兴趣和劳动热情。另外,也便利了教师参加劳动锻炼和联系实际。
北京城区各中学在实行上述办法的同时,对于学生们原来参加各种生产劳动的形式仍将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予以保持和适当的调整。这些学校在安排了固定的经常的劳动以后,每年仍可在农忙时,在工厂需要时有计划、有准备地抽出一、两个星期的时间下乡下厂参加劳动。让学生更广泛地联系社会实际和联系工农群众。
(傅军、智洁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