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评剧为什么叫评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2-08
第8版()
专栏:

评剧为什么叫评剧?
 胡沙
春节期间,要演出很多评剧节目如“苦菜花”、“包公三勘蝴蝶梦”等;北方观众,长期以来,也都熟悉和喜好评剧这个剧种。然而评剧为什么叫做评剧?恐怕还有许多人弄不清楚。
评剧为什么叫评剧呢?说起来话长。评剧是近几十年才从河北省冀东地区发展起来的。评剧的创始者们如果活着,今天也只有八九十岁。这些创始者多半是农民,由于生活贫苦,只得在农闲时到各村或集镇打莲花落谋生。这种莲花落形式在冀东很发达,许多村子差不多都有莲花落艺人。在1891年(光绪十七年)左右,东北的蹦蹦艺术,现在叫做“二人转”的,顺着铁道线传到了冀东。蹦蹦艺术用一旦一丑,且歌且舞的形式在冀东的客店和广场表演。这种艺术形式比莲花落更活泼,音乐更优美,所以冀东的莲花落艺人们爱上了这种形式,并很快的把它学过来了。蹦蹦可以成本大套地表演许多故事,如“西厢记”、“王二姐思夫”等,就更加受到冀东人民的喜爱。这种艺术形式很快的从冀东的乡村和小镇发展到了工业城市唐山,并从打地摊迁到茶园演出。这种艺术形式同唐山的矿工机械工人很有缘份,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正因为这些艺人从前是唱莲花落和唱蹦蹦的,所以群众就把这种艺术形式叫做“落子”或“蹦蹦”。这个名字一直被叫了许多年。不过这都是他的小名,他还有一个大名呢,这个大名就是“评剧”。
从蹦蹦艺术形式到评剧艺术形式是一个很大的变革,领导这个变革的是评剧创始人农民出身的剧作家成兆才和著名的评剧演员月明珠。时间约在五十年前。这个变革是由许多原因所引起的。比方原来蹦蹦形式以歌舞为主,一个故事如“王二姐思夫”,要唱好几百句,时间不过二十分钟,顶多半个钟头,演员感到非常吃力。在广场演出时间短,问题不大,到了茶园的小台上,一演就是五六个钟头,尽是一旦一丑的唱故事,总得有十多个才行,演起来既吃力,也单调。蹦蹦艺术当时只有打击乐器和唢呐伴奏,没有弦乐器,艺人们也觉得不足。再加上反动派禁止“蹦蹦”在唐山演出,给它加上了许多假仁义道德的罪名。所以这一关还相当不好过。
于是成兆才老先生就大力的编写新戏,如“花为媒”、“王少安赶船”、“马寡妇开店”等,使蹦蹦从歌舞形式变成了戏曲形式。有说有唱,一个人演一个角色。音乐上吸收了河北梆子的弦乐器,并吸收了河北梆子的腔调,揉到蹦蹦唱腔中去,使蹦蹦从曲牌音乐变成了板头音乐,也就是戏曲音乐。河北梆子习惯于唱假声,所以高腔多。蹦蹦艺人们采用真声来唱,也就是“平腔”。成兆才为这种新创的艺术形式取了一个新鲜的大名,叫做“平腔梆子戏”(简称“平戏”)。于是用这个名子又恢复了在唐山的演出。
后来,又碰上国民党反动派把北京改称北平,京戏随着改称平剧。这两个“平剧”就有些不好分。于是,我们的前辈就在自己的“平”字旁边,加了一个言字,并且解释这个剧种有“评古论今”的含意。这种解释也不是无来由的,因为当时他们除了演些古装戏如“井台认母”、“回杯记”之外,还演出时装戏如“杨三姐告状”、“锯碗丁”等。“评古论今”这个含意很好,到今天还能给我们以启发。
这就是评剧为什么叫做评剧的来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