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过好小麦返青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2-13
第1版()
专栏:社论

过好小麦返青关
大地回春,南方的冬小麦已经开始蓬勃生长,北方的冬小麦再有二十来天就要开始返青。今年天气暖和得比较早,1月份平均气温比去年同期高出零点五到一点三度,2月上旬气温更高,冬小麦的返青期可能提早。过了返青期,就是拔节期;返青期提早,拔节期也可能提早。拔节期以前的田间管理,对于争取小麦丰收特别重要。争取小麦亩产千斤,已经临到决定性的时刻了。
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曾经一再告诉我们,进行任何革命事业,一定要使革命热情和科学态度相结合,苦干和巧干相结合。这在小麦丰产运动来说,就是一方面鼓足干劲,开展一个争取小麦亩产千斤的群众性的运动;另一方面根据小麦生长规律,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把各个时期要采取的具体措施作为这个运动的具体内容。
冬小麦的生长规律是这样的:在拔节以前,麦穗的数目和每穗的粒数就已经基本定型;拔节以后,主要就是长大而很难再增多穗数、粒数。麦穗和麦粒的多少,基本上是由拔节以前的营养条件决定的。在拔节以前有丰富的氮素营养,可以使穗和粒的数目增加。氮素营养从哪里来呢?目前主要是从有机肥料中来。而有机肥料变成麦穗的养料,是需要一定过程的,同时,也必须有足够的水分。因此为了使麦苗拔节以前能及时地得到丰富的养料供应,就必须早追肥、早浇水。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年前的分蘖,提高有效分蘖率,做到穗多穗大。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源源不断地供给肥料和水分,才能做到粒多粒饱,确保丰产。
去年秋季冬小麦播种质量一般地说都比较好:耕得深,种得密,施肥多,底墒好。因此,麦苗冬前生长普遍良好,一般有一个到三个分蘖,每亩有三十万到五十万苗,甚至更多,比往年增加了一、二倍,甚至三、四倍。这是争取今年小麦更大丰收的一个有利条件。因为产量是由穗数、粒数、粒重构成的。每亩的苗数增多,增加穗数就有了可靠的基础;如果管理工作及时跟上,让每一棵麦苗都能抽出大穗,平均每亩达到四十万穗到六十万穗,而每一麦穗又能结实饱满,平均每穗结实三十五粒以上,就完全有可能达到亩产千斤以上或更高的产量。但是,我们必须辩证地看问题。伴随着这个有利条件而来的,也有新的困难,也有不利的因素。麦苗数成倍地增加了,粪和水就需要成倍地供应,管理工作也需要加倍地精细。如果粪和水跟不上,“僧多粥少”,营养不良,就会穗少粒小,甚至会有一些苗抽不出麦穗,成为所谓“无效分蘖”,白白消耗养料;或者是长得穗头高矮不齐,大小不一,有早有晚,出现所谓“长袍短褂,五代同堂”的现象这样也难得到高产。因此,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克服这个困难,克服不利的因素,使有利条件充分地发挥作用。
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就是既要大量增加肥料和尽量改善灌溉条件,又要巧施肥、巧灌溉,使一定数量的肥料和水分发挥较大的作用。就目前来说,集中力量加强返青期的田间管理,是争取小麦亩产千斤的特别重要的关键。
早追肥,早浇水,是麦田返青期管理的中心内容。过去的经验,特别是去年许多地区的经验证明:小麦要亩产千斤,必须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再追施质量较好的农家肥料万斤以上。目前各地麦田已施追肥的面积、数量和质量,虽然比去年大大增加和提高了,但是在不少地方同增产指标的要求还是不相适应的,并且各地也很不平衡。如河南省七千多万亩麦田要求普施追肥三次,底肥加追肥每亩要求达到五万斤。但根据这个省的领导机关最近的检查,目前已追三次肥料的还只占麦田面积的18.1%,还有7.3%的麦田一次追肥也没有上。各地都还有一些三类麦田,麦苗很少分蘖或者没有分蘖,又黄又瘦,有干尖或枯死现象。主要原因就是缺水缺肥。根据科学试验,小麦生长最适宜的土壤湿度是土壤饱和含水量的70%左右,少了就要灌溉,多了就要排水。在北方,去冬麦田冬灌工作做得不很好,一般只浇了麦田面积的30%左右。目前,大部地区麦田墒情虽然还算良好,但是,必须注意:春暖以后,土壤水分蒸发就逐渐增多,而麦苗到那时又急需水分,肥料又必须由水溶解以后才能为麦根吸收;同时,北方地区又经常春旱。因此,在北方要实行早春顶凌耙麦、压麦,以便保墒防旱,并且要充分利用水源浇麦。在南方,则要警惕春雨以后麦田受涝,及时清沟排水。
冬小麦返青期也是防治小麦各种自然灾害的关键时期。清明前后,黄淮地区常有晚霜冻害。几年来的经验证明:凡是加强了返青期管理,土壤肥力较高,水分较足,麦苗生长健壮的,受害就显著减轻。锈病是小麦的毁灭性的病害,严重的锈病虽然在后期发生,但都是在早期发生后逐步蔓延来的。由于去秋雨水较多,冬季冷得较早,小麦锈病已在不少地区发生,必须在返青前后把它消灭,不令蔓延。麦蚜虫和麦蜘蛛更易在苗期发生,更要及早注意预防,如有发生,立即扑灭。在今年小麦密植多肥的情况下,防止倒伏也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防止倒伏的根本办法,就是在深耕和选用秆硬的品种的基础上,作好返青期管理,早施追肥(为的是避免后期大量施用氮肥,不使麦棵徒长),早浇返青水(为的是适当迟浇拔节水,以便起“蹲苗”的作用,促使麦秆下部粗壮)。总之,对于各种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必须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返青期的麦田管理工作不能等到返青的时候才开始进行,必须早早动手。肥料和水分固然要在返青期才为麦苗大量需用;但是,肥料必须早早积够造够,运到地里;有了水利工程,还必须早早打埂做畦,把田间工程做好。因此,必须狠狠抓住从现在到冬小麦返青前后一个来月的时间,坚持肥料挂帅,大力积肥造肥,随积随造随运,把已有的质量较好的肥料,优先用于麦田。各地麦田灌溉面积,按照已有的水源来说,虽然已经大大扩大,但有的支渠、毛渠还没修好,有的灌水堤埂还没有筑好,有的提水工具还没有增添和修理,更需抓紧时机准备停妥,此外,防治病虫害的药械以及其他田间管理工具,都要及早准备。如果到小麦返青的时候才开始动手,水到现挖渠,临渴始掘井,那末,即使措施想得很好,难免为时已晚,事倍功半。
麦田管理不但要做得及时,还要做得好,做得细致;不仅要达到数量的要求,更要讲究质量和效果。为此,一方面要充分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另一方面要改进劳动组织,实行麦田管理责任制。要通过群众性的评比竞赛,把更大的干劲和更多的措施结合起来,使千斤运动浪潮不断高涨,使麦田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河北省为了加强麦田管理,已经组成了二万五千九百多个专业队,掀起查措施、比实现,查干劲、比声势,查先进、比质量,查技术、比效果,查钻研、比创造的“五查五比”竞赛,还普遍推行了干部“四包”(县干部包社,社干部包队,队干部包组包块,社员包畦包垅)和劳力“五定”(定人员、定质量、定地块、定措施、定时间)。这正是把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和细致的责任制度结合起来的好形式。其他许多地区也采取了类似的办法,把小麦大面积丰产运动开展起来。目前,应该把返青期田间管理作为开展小麦亩产千斤运动的中心,把亩产千斤作为做好返青期管理的奋斗目标,把小麦亩产千斤运动在返青期田间管理中推向高潮。要做到:一环不松,一着不让,一苗不丢,一丝不苟,力求麦田管理园田化,为创造更多的千斤亩、千斤队、千斤社、千斤县、千斤专区和实现今年小麦的更大的丰收而奋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