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点滴成流——介绍一束土法炼焦收油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2-27
第2版()
专栏:

点滴成流
——介绍一束土法炼焦收油经验
李普庆
土法炼焦可以在生产焦炭的同时回收焦油。这种焦油是很有价值的轻质石油。今年,各地土法炼焦的产量不小,可以回收数量可观的焦油。目前愈来愈多的土法炼焦厂正在腾出手来抓综合利用(其中主要是收油),以求降低焦炭成本,增加产值。这里介绍一些已有的收油经验,供各地参考。
目前,我国广泛采用的两种土法炼焦炉是萍乡式的长炉和中兴式的圆炉。这两种炉子都适合于收焦油。它们回收焦油的生产过程是一样的:一是“抽”,就是把带有焦油的煤气从炉内煤层中抽出来;二是“收”,就是通过冷凝设备把焦油从煤气中分出来。靠烟囱吸力来抽煤气的方法,叫做自然抽风收油;靠抽风机来抽煤气的方法叫机械收油。
萍乡炉在南方采用较多,从上部加热,结焦由上向下进行。收油时在炉底设油沟。四川威远煤矿炼焦厂运用了萍乡炉收油,已创造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经验,这个厂的平均收油率为1.5%,高的达到2.2%。他们的主要经验是:
一、防止炉渗油。该厂在建造炉底时,用石灰和细炉渣按一比三的比例混合打炉底及油沟,厚约十五公分,多次打实后用卵石醮卤水磨光。这样的炉底渗油少,可以使用两年左右。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要经常注意炉底和油沟的维护,每次出焦清理后,用石灰水刷浆,有裂缝随时补缝;另一方面要保持炉底润湿,每次出焦后用冷水淹炉底数小时,这样既能保证炉底温度下降,又能使炉底吸水后少吸油。
二、增大油沟面积。沿炉长方向每隔八十公分至一公尺开一条油沟,沟宽十五至二十公分。沟面盖砖,砖与砖之间留一窄缝。
三、炉底不存油。煤气自上向下流经冷煤层后,焦油有一部分冷凝在油沟中。这部分焦油要及时引出炉外。该厂的油沟有0.2%左右的坡度,经常从油沟高的一端通水带出焦油。
四、采用抽风机。这是威远煤矿炼焦厂提高收油率的一项很重要的措施。其他各地的经验与此相仿,机械收油率通常比自然抽风收油要高出一倍。
此外,威远煤矿炼焦厂在长期生产中,还有一条经验,就是火烧得好,结焦到底,炼焦周期不拖长,油才能出得多。
四川隆昌信义煤矿的经验与威远类似,跟威远煤矿炼焦不同的是用自然抽风收油,冷凝设备用瓦管代替钢管。信义煤矿焦炉底油沟面积占炉底面积20%左右,油沟斜度加大到0.5%到0.7%。收油率达到1.7%左右,创目前全国土法炼焦自然抽风收油的最高纪录。
在其他地方的经验中,还有一些也有一定的意义。如:
一、利用煤气回炉炼焦。石油工业部工作组在河北省石家庄搞了试点,获得初步成功。萍乡式炉的一个缺点是结焦率略低于中兴式炉,除了煤质的影响之外,是由于加热方式的缘故,在烧自产煤气后就可以得到提高。烧自产煤气为进一步多抽出烧气,多产焦油提供了可能性。有些地方烧煤气时发生回火放炮,是由于煤气压力不足,喷出速度太低的缘故,只要注意就可以避免。
二、机械收油有助于用瘦煤炼焦。西安石油学院用不易成焦的铜川煤,使用机械收油在萍乡式炉内炼成好焦,收油率也高。因为使用机械抽力较大,提高了结焦温度及加热速度。这一经验证明,收油不但对炼焦无害,有时还能有利。
也有一些颇有意义,尚在摸索的作法。如:
自然抽风收油时,如何增加抽力是一个重要问题。有的地方在烟囱底部生火,这肯定是一项增加抽力的有效方法,但是在成焦末期有时烟囱发生爆裂。为安全起见,可以试行只在主要出油期生火,成焦末期停止生火的办法。比较长的炉,在自然抽风收油时,也可以试用两端收油,但油沟中部应当隔断。
北方常见的中兴式炉,一般为圆形,也有长方形的。这种炉从下部烧火,结焦从四周向中心进行。收油时在煤层中最后成焦处铺设抽气道。抽气道的最合适位置,一般的根据煤气道透火时间和成焦时间对比来摸索。
正像萍乡炉收油必须注意炉底一样,中兴炉收油必须注意炉盖顶。炉子盖顶的,不仅可以使收油率大大提高,还可以使成焦率提高,生产周期缩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