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制造更多更好的土化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2-27
第3版()
专栏:

制造更多更好的土化肥
陈西
农业生产需要大量土化肥
为了适应深耕密植以后各种农作物对肥料的高度需要,保证农业生产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全国各地展开了一个大规模的群众性积肥、造肥运动。这个运动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大力积攒自然肥料,大力培育绿肥,大量制造土化肥。积攒自然肥料和种植绿肥在我国有较为悠久的历史,而普遍运用土办法制造化学肥料还是肥料史上的一个新发展。
制造土化肥,投资少,设备简单,操作容易,便于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供应;另外还兼有一般农家肥料所不及的优点,如肥分浓缩,肥效快,节省运输和劳力。据去年11月农业部、商业部、化工部在浙江召开的全国积肥、造肥现场会议的粗略统计,全国有各种临时或长期的土化肥厂约三百万个左右,生产了各种土化肥约一亿吨。按全国耕地平均,每亩可施用土化肥一百斤。对解决去年各种农作物追肥,促进农业大丰收起了很大作用。去年,湖北省远安县晓坪乡,用土化肥作水稻追肥,每亩增产稻谷一百五十斤,河北省典型调查施用土化肥一般农作物能增产20%左右。很多省、市、县都成立了指导土化肥生产的专门机构,并采取办试验厂、成立技术研究组,举办训练班,现场会,展览会等办法,培养了干部,交流了经验,提高了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
几种主要土化肥的制造方法
去年各地创造的土化肥品种很多,经过化验分析和生产鉴定,比较好的有三十种左右,按所含主要成分,大概可分为氮、磷、钾和其他四大类:
氮肥:其中主要的有回收煤和油页岩中的氮素来制造氨水、硫酸铵等。据分析,在各类煤炭中大都存在着氮素,平均约为1%左右。从煤中回收氮的办法很多,例如炼焦、炼硫磺过程中可以回收,各种石灰窑、砖瓦窑、烟道或食堂的烟道中也可以回收,据估计炼一吨焦可以回收硫铵十到十五公斤,炼一吨油页母岩原油可回收一百五十到二百公斤硫铵,煤炼油的每一吨油可以回收硫铵一百公斤。根据这样的计算,今年仅二千四百万吨冶金焦、一百六十万吨页岩油、二百二十万吨煤炼油的制造就可以回收八十万吨以上的硫铵。此外,还有利用各种工业废弃品制成氮肥,如煤气厂的废水、甘油下脚、皮革厂废水、羊毛水及下脚等都可以制硫酸铵。
磷肥:制造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利用硫酸或工厂废酸,直接处理磷矿石粉,使磷矿石粉中的磷酸变成可溶性,供作物吸收利用;另一类是采用高温煅烧来破坏磷矿石的结构,使其中磷酸变成可溶性,如制钙镁钾肥等,都属于这类。
钾肥:可利用食盐副产等卤提制钾镁肥。土法熬制硝酸钾,利用钾长石、石灰、石膏等煅烧钾肥或钾钙肥,利用明矾光卤石都可以制造钾肥。
此外还有利用石英砂(或碎玻璃)和微星元素如铜、锌、钼等制玻璃肥料,方法也很多。
通过以上所说的这些方法,制造出来的土化肥,一般反映肥效很好。四川奉节等地利用硫磺脚渣提制的硫酸铵,产品含氮素达19%—20%;湖北宣恩利用骨粉和硫磺脚渣制造磷酸铵,含氮素达9.58%,磷酸达11.74%;其他如上海郊区土法制过磷酸钙,湖南、贵州等省所制磷钾肥,成分含量都很高,是很好的土化肥品种。
加强技术指导提高质量
今年农业生产对肥料的要求比去年更高,不仅肥料的数量要多,而且质量要好,除积足各式各样自然肥料,在大型工业所生产的化肥仍不能充分满足农业增产需要的情况下,继续生产一些好品种的土化肥仍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全国土化肥生产发展还很不平衡,部分地区生产的数量大、品种多、质量也不错;但也有部分地区还没有搞起来;有的地区虽然搞起来了,但由于发展太快,经验不足,存在一些问题。如技术没有为群众掌握,成品中废品和次品率很大,或者成品转化率低;有的地区甚至用高温熬煮有关肥料,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为推进当前土化肥生产工作,保证正常生产,需要作好下面的工作:
第一,要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整顿充实原有土化肥工厂,继续贯彻“就地取材,就地制造,以土为主,土洋结合”的方针,使土化肥遍地开花,在普及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搞好土化肥工作要加强党的领导,政治挂帅,而且要开展鸣放辩论,采用搞试验田,参观评比等成功经验,大搞群众运动,湖南衡阳专区,最近成立专门领导土化肥的生产机构,领导干部深入工厂,搞试点厂,搞试验炉,和群众一道,边学,边做,边改进,边推广,因而在全区造成了一个十万人的制土化肥运动。
第二,要认真帮助群众解决土化肥的技术问题。首先向群众交代清楚,什么是土化肥。土化肥虽然是用土办法制造,但基本上是无机化学肥料,和机制化肥一样,要经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和化学工艺过程,不是许多肥料的混合。因此搞土化肥生产既要依靠党的领导,放手发动群众,而且还要有科学技术作指导,要把技术教给群众,使群众的革命干劲和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大有发展前途
土化肥生产不仅在目前化学肥料不足的情况下,是一个多快好省解决肥料问题的途径,就是将来国家能够大量制造机制化肥的时候,制造土化肥也是充分利用地方分散资源的好办法。各地能够制造土化肥的资源是无限丰富的,我国很多省产煤,这些煤除部分用作炼焦外,大部直接用作工业和民用,其中宝贵的油和氮都未加利用。根据四川省工业厅估算,如果综合利用,仅只煤成堆干馏作人造石油副产硫酸铵一项,一个年产一千吨规模的煤成堆干馏厂,每年只要原煤二万吨,即可回收硫酸铵约一百吨。此外我国已有二十多个省蕴藏丰富的草炭和磷矿石,这些都还没有进行有计划的勘查、开发和利用。最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昌吉等地发现铵矿石含氮量有的高达17.98%,最低的0.5%,可以直接用作肥料。陕西关中平原一带发现一个硝酸盐层,含氮量达0.4%到0.5%,肥效和人粪尿差不多。仅据河北一省资料,该省山区十五个县产磷矿石,十六个县产钾长石,二十五个县产硫铁矿,平原三十五个县产硝卤,沿海各县都可利用海水制钾镁肥。而山区平原沿海到处产草炭。原料到处有,问题是我们应该把识别矿石和找资源的基本知识教给群众,发动群众查矿、报矿,根据资源情况有计划的安排生产。
生产中要注意的问题
从1958年制造土化肥的情况看,土化肥生产中磷、钾肥料较多,氮肥还是一个薄弱环节。今后应该研究如何加强氮肥生产,如结合炼焦、炼油大搞氮的回收,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另外,去年有些地区用有机肥料——人粪尿加盐加碱等制硫酸铵或碳酸氢铵,这样作是得不偿失的。这种做法既浪费了燃料、劳力,而且破坏了人粪尿的肥效。人粪尿原是含有各种肥料要素的完全肥料,经过加工,即或能取出其中氮素,但却把其他成分都破坏了。有的地方在有机肥料中加入强酸(硫酸硝酸等)、强碱或食盐等制造土化肥,这也是不适宜的。这样,既浪费化工原料,而且这些东西并不含肥料三种要素,对作物来说,有害无益(虽然有些地施用食盐反映还好,但不是任何地方都能施用)。
现在土化肥生产运动正在各地展开,我们应当抓紧时机,多做些工作,使它在普及的基础上日益提高,更好地为农业生产服务。(附图片)
河南偃师老城公社东寺生产队大力积沤肥。这是往田里运肥的车子队。
姜光岭摄(河南省农林厅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