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阅读
  • 0回复

谈新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01
第8版()
专栏:

谈新鲜
易和元
去年听了一个相声,印象很深,因为它的表现手法在我看来很新鲜。这种手法可以叫“装聋法”——故意装聋,借题发挥,说一通道理。比如甲说“吃饭”,乙就说“你要捣蛋?捣蛋是要受法律制裁的。……”甲说“读书”,乙就说“你要喂猪?这很好,现在我们国家正大力发展畜牧事业。……”
但是,以后在杂志上,在广播里,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和听到这种表现手法相同的相声,再一打听,原来这个在我看来很新鲜的手法,其实也不怎么新鲜。许多人都用它。我们四川有句俗话:“一道香,二道臭……”,的确很有道理。看画不能老是看“仙女站在白云间”;读诗不能老是读“一脚踢开昆仑山”,“月里嫦娥想下凡”。这样依样画葫芦的东西看多了,读多了,胃口也就败了。
要诗、文、画使人喜欢看,爱不释手,这新鲜二字确不可少,我想不会有人喜欢老一套的东西的。农民诗人王老九在一篇文章中说:“有人写诗,干巴巴的,光喊口号;有的人也用比喻,比喻也是老一套。……”又说:“怕困难,怕费脑子,一辈子写不出好东西。……”这说得非常中肯。“新鲜”是和创造分不开的,要创造就得费脑子。不付出艰苦的劳动,就想写出最新最美的诗,画出最新最美的画,当然是做不到。王老九的这篇文章,很受读者欢迎,我想主要是文章的内容比较新鲜,写法比较朴素,别致,语言文字生动,没有知识分子腔。但是也有人感到美中不足,就是作者引的自己写的那首诗,“三年唱不完一个牛耳朵”,这个比喻也未必能算是新鲜的,可见要做到新鲜,还得多费脑子。
我们国家新鲜的事物多得很,新发明,新创造,新记录,新人物不断出现;不论是在城市和农村,在工厂和学校,到处是气象一新,使人欢欣鼓舞,难怪很多机关干部下厂下乡走了一回,或是学生假期回家去了一趟,都忍不住要提起笔来写上三言五句,歌颂一番。若问这些新鲜事物从何而来?归根到底,是和我们“人”分不开的,更准确些说,是和我们这“一代新人”分不开的。既说是新人,那就不简单,他们有新的头脑,新的思想,新的风格,既有积极性,又有创造性;既能苦干,实干,又能巧干;既能虚心向别人学习,又不以赶上别人为满足,而要超过别人,创造新的成绩,他们不像某些人那样,老是模仿别人,人家写“神仙改行”,他就来个“孙悟空转业”;人家画个大冬瓜,他就来个大萝卜,一点创造性没有,当然更说不上自己独特的风格了。
新鲜是和陈旧相对而言的,是不断变化着的,在今天是新鲜的东西,在明天就会变为陈旧,而为更新的东西所代替。就拿创造记录来说吧,在今天是新记录,是先进的,过一些时候,更新的记录出来了,原有的记录就不新了。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是这样日新月异、不断前进的。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勇于推陈出新,大胆创造。这在工业、农业等各项建设上是如此,对于文学艺术的创作来说,我想也是不能例外的。当然所谓发挥的客观创造性,所谓标新立异,必须依据主观和客观的条件,研究事物的发展规律,实事求是。如果是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脱离政治的形式主义,那样的新鲜是一钱不值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