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三阳公社发动群众大鸣大放 计划落实 措施有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03
第3版()
专栏:

三阳公社发动群众大鸣大放
计划落实 措施有力
本报长沙2日电 湖南平江县三阳人民公社在制订生产计划中,充分发动群众大鸣大放大辩论以后,一致决定今年的粮食在去年平均亩产一千零五斤的基础上,增加到二千五百斤,农副业(不包括工业)总收入要达到一千九百五十八万八千元,比去年增加两倍。现在,全社人人信心很高,正大干特干,保证实现这个更大跃进的计划。
开始讨论今年生产计划的时候,公社党委便决定围绕生产计划的指标和措施,发动群众大鸣大放大辩论,使群众认识到更大跃进的有利条件,看到困难,同时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让计划在每个社员思想上落脚生根。
在辩论中社员们摆出了实现今年更大跃进的有利条件:例如实现了公社化,吃饭不要钱,群众再不耽心吃饭的问题了,能专心搞生产;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统一使用资金,调配劳动力;有了去年大跃进的丰富经验;今年的备耕工作和物质基础也比去年雄厚很多。单是生产资金一项,去年此时很少有现金,而今年公社却存有现金七十二万元。
在辩论今年生产跃进有利条件的同时,公社党委还就社员特别关心的几个问题组织社员进行了辩论。第一个问题是:今年劳动力紧张有没有办法解决?他们算了三笔账:第一、去年搞农业的只有一万二千人左右。今年大批妇女解放出来,即使抽调一部分人搞工业,搞农业的还是达到一万六千多人,比去年可以多作八十万个劳动日。第二、去年有一些人每月要在家里搞几天自留地和砍柴等。今年参加劳动的人都无牵无挂,可以天天出工,估计要比去年多做七十二万个劳动日。第三、大闹工具改革,共可节省劳力一百九十七万个。这样算来,劳力紧张的问题可以解决。第二个问题是:今年产量能不能再加番?在辩论中,大家分析了去年的各项增产措施,主要是抓了水、密、肥这几条。而密这一条有的地方就抓得不好;肥料抓了数量却又忽视了质量,特别是合理施肥注意得不够;早稻普遍发生了倒伏现象。去年对深耕几乎没有抓。今年有了去年的经验,就可以把“八字宪法”执行得更好更全面。
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又通过群众讨论,订出了今年的增产措施,这就是:第一、深翻土地。普遍深翻到八寸以上,比去年耕深四寸左右;全部水田做好三犁五耙;对二千八百亩不好深耕的土地,采取加厚土壤的办法,普遍加一层土,保证有八寸以上的泥脚。第二、保证用水,已整修了的一千二百五十处水利工程,能保证抗旱六十天;并建立起管水制度,调整好水系。第三、肥料每亩田施一千担优质肥料,在插秧以前施足底肥。插秧以后,每亩追施一百斤土化肥,并且注意合理施肥。第四、密植。每亩五万来兜,五十来万籼,即使一籼只结壮谷六十粒,每一季也可保证亩产一千五百斤。第五、广用良种。早稻普遍推广南特号、浏阳早等良种,晚稻全部用晚粳。第六、搞好工具改革,从这方面节省出劳动日一百九十七万个。第七、防治虫害。强调秧田治虫一次,第二次中耕和打苞以前是虫害发生季节,连续治两次。自制土农药八万斤,现已有四万二千斤。第八、作好田间管理。实行计划“三到田”,一、根据自然条件,确定每丘田种植什么作物种子。二、产量到丘,规定每丘田的全年产量和每一季的产量。三、措施到丘,具体规定每丘的犁耙次数、深耕程度、密植兜数、追肥数量、中耕次数。
经过详细辩论生产计划以后,社员们看到了有利条件,找到了克服困难的办法,信心更高了,干劲更大了,工效普遍提高。原来每天每人平均积肥三十二担,后来提高到四十九担。甲山大队第五生产队队长凌豆生,原来说无论如何不能产两千斤,现在他说:“账不算不清,话不说不明,大家一辩论,心里通了窍,二千五百斤的担子我担承。”现在这个社的生产搞得热火朝天,各大队之间开展了红旗竞赛。每亩已有肥料四百三十多担,四千八百多亩秧田已经整理好了,春收作物正在进行第三次加工追肥。
(李沁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