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秋耕——增产粮食的主要关键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48-10-10
第4版()
专栏:

  秋耕
——增产粮食的主要关键之一
    秋耕与除虫
今年华北各地普遭虫灾,受害地区遍及冀南、冀中、太行、北岳、冀鲁豫各地约百五十余县,其中半数以上县份较为严重,冀南二、四分区被黏虫、蝗蝻吃光庄稼百万亩,估计减收粮食一千六百万斤;冀中八、九、十一等分区有三千九百余村遭受虫害,被害秋田减收百分之三十至五十。太行林县、汤阴等十七县被蝗虫吃毁秋苗十余万亩。估计全区虫害损失最低亦在二十万市石以上。今年害虫为害期间虽已过去,但如果不从现在起讲求治本防除办法,明年虫灾可能较今年更为严重;因为它们的成虫、幼虫或虫蛹虫卵多蛰伏在地下、草丛、秸槎、树株上,等待寒冬过后再繁殖更多的后代。在除治虫害上,如不预为防治,到已经发现或蔓延,就费力大而收效小。今年各地为消灭虫灾而花费的力量不谓不大,但仍遭受了偌大的损失,便是一个明证。只有防患于未然,在害虫停止活动的时候予以除治,是最有效的事半功倍的办法。具体除治的办法有:清洁田园,烧除阶埝地畔的杂草,以除治潜伏在遗落田园之庄稼茎叶或杂草中的黏虫(@@虫)、稻苞虫、蚜虫(蜜虫、油龙)、猿叶虫(菜虫、黑盖虫、明克螂)等;掘除谷槎、稻槎以除治谷钻心虫、稻螟虫,在发生蝗蝻地区挖掘蝗卵,以及适应虫性予以诱杀等许多办法,都可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实行。在目前防除害虫最有效验而又具有其他很多益处的办法,是抓紧进行秋耕。
三十二年因反扫荡未能顾及秋耕,三十四年便普遍发生蝗灾,几年来由于战争关系,劳力、畜力减少,以及复查、土改中偏向的影响,秋耕未能做好,以致连年发生虫灾,积而酿成今年的普遍虫灾,这说明秋耕与虫灾是一个有规律的因果关系;许多群众也都了解这种情况。
秋耕能防除害虫,是因为许多以不同形态在地下越冬的害虫(如蝗虫、土蚂蚱之以卵,步曲、麦蝇之以蛹、黏虫、金针虫、金龟子、切根虫(地老虎)之以幼虫(即跻@)在地下越冬),秋耕时被翻上地面,有的为鸟兽吃掉,有的被阳光死晒,有的经严冬风寒而冻死,其余仍被压翻土中的也多因深则不宜生存,浅则地土疏松不能保温而死亡(如能组织妇女儿童随耕随检视,将翻上地面的成虫幼虫或虫蛹虫卵捡集起来烧死,则更好)。潜伏谷槎中的谷钻心虫,稻槎中的螟虫,也可结合秋耕同时捡拾起来当柴烧掉。
    秋耕与土壤
秋耕除防治害虫之外,还有以下几种益处:
改良土壤,增加地力:未经秋耕之地,地土坚实,各部(表层、底层、垄沟、垄台)的肥力因作物与杂草的吸收而是不均衡状态;秋耕后,各部土壤混和调整,又由于土壤疏松,便于流通空气吸收光热,使土壤细菌得到活跃条件,而且严寒时期冻结的较深较坚,春暖再经融解,增加土壤的风化分解,因此秋耕也是改良土壤增加地力的良法。
秋耕可以犁除宿根杂草,并将杂草和遗落地面的作物茎叶翻入土内,变成肥料。
秋耕后,能较多的吸收秋雨和保存冬雪,并使下层的水分减少上升蒸发,保持春耕所需水分。容易保苗,特别是棉花,必须深耕、精耕,才好保苗。因之秋耕又有防遏春旱效能。
秋耕过的地,来年土松易犁,不致发生由于春旱或春忙略有耽搁即不能进行春耕播种的危险。群众所说:“秋天老鸦蹬破皮,赛如春天犁一犁。”就正是说明秋耕比春耕好处更多。并且秋季正值耕畜肥壮,能耕得深、耕得好、耕得快,给明春耕畜比较瘦弱时的春耕播种打下有利的基础。
    深耕 精耕 早耕
在进行秋耕上,还有下面几点应该注意的事项:
一、要深耕:群众大多了解深耕的益处,但也有一部分人不敢深耕,怕翻起生土不宜于作物生长。这虽有部分道理,但失于片面,并不完全正确。深耕时翻上的生土经过冬季风吹日晒和冻结与融解,次年春季已变成熟土,这正说明深耕能够增加熟土改良土壤的好处,对作物生长不但无害反而大大有益。群众中有所谓“秋耕深、春耕浅,旱涝不用管。”“深耕如上粪”的农谚,是合乎科学道理的。陕甘宁延长劳英贺福来,犁地深到七寸,年年翻起生地,平均每垧地比别人多收二、三斗;绥德张家圪翻起生地晒太阳,使之改良成熟土。据他们的经验:生土第一年宜多上粪,第二年则可不上粪,种什么庄稼都行。所以他们说:“生土好比年青娃,又能吸雨又劲大。”目前各地耕地深度,大多才只二、三寸,对作物的生长和土壤改良都是不好的;应该提倡深耕,每年逐渐翻起些生地,以增加熟土。这样增多熟土:(一)可供给作物以更多养分;(二)作物可多生根,往深处扎根,吸收更多养分,且不易被风吹倒;(三)对雨水含蓄量增大,使雨水更多的渗入地下,减少流失,增强抗旱力;(四)施用的肥料可以渗入底层,减少流失(深耕须比浅耕时多施些肥料,但这不是肥料的损失而是增加了地力)。倘若浅耕,便大为减少秋耕的效用。碱性地,有的人也不敢深耕,怕碱土翻上来。其实恰恰相反:越是浅耕,碱性越多停留在表层;深耕了,则碱性渗向底层,可减少对作物的危害。自然,深耕也须有适当分寸,要逐年渐次加深,不能突然过度加深到二三寸。
二、要精耕:精耕就是要耕得周到匀实,一犁挨一犁,不能留下没耕翻的硬土梁,农谚有所谓“宽一尺不如厚一寸”,就是说的要“精耕”。精耕的标准群众中有所谓“一步十犁”或“一盖(约五尺余)七犁”,是很适当的。总之,沟要直,宽窄要均匀,距离要适中,否则就必然减低秋耕实效。
三、除沙土耕后须加以盖、磨,以免被风吹失土壤外,一般可不盖、不磨,因为这样能使害虫易于冻死,又宜于土壤的分解改良,并且有耕犁的条沟与粗疏的土块,可保留较多的雪,避免刮失土壤,而来春一经解冻即行犁耙,也不致有硬土@拉。
四、农谚有所谓“七金八银九铜十铁”,(数字是阴历月份,意思是说秋耕越早好处越多),即说明耕期以愈早愈好,因提早秋耕杂草尚未萎黄,多肥易腐,且延长土壤松解休闲和风化的时间。秋耕次数,以多耕为上,但目前主要应争取普遍秋耕,最少耕犁一遍。
五、对无秋耕习惯的地区,要尽力宣传秋耕益处,使群众重视秋耕,改进不秋耕甚至种白茬地的落后耕作习惯;要认识秋耕是明年大生产的基础,是能否增产粮食的重要关键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