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总结去年的经验,搞好今年的大跃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03
第7版()
专栏:

总结去年的经验,搞好今年的大跃进
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 曾希圣
1958年是全面大跃进的一年。它之所以能够全面大跃进,就是因为认真地执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1959年是苦战三年的第二年,是一个更重要的一年,各项建设事业都要有一个更大更全面的大跃进。为要完成这个新的更大的跃进任务,毫无疑问,关键还在于更好地贯彻执行这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我们安徽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在去年各项生产建设事业的大跃进中,特别是在全民大办钢铁的运动中,有着丰富的经验,如果能把它全面地细致地总结起来,对于我们今后如何更好地去贯彻执行总路线、保证今年大跃进是有帮助的。这是一个巨大的工作,我个人摸得不深,了解不够,不可能担当这个任务,我只能就平时所接触到的几个问题写一点体会。
关于克服右倾保守思想问题
这是保卫总路线的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有所松懈。当然,有右倾保守思想的只是少数人。但是,在去年大跃进中这种右倾保守思想,仍然随着不同时期,不同问题而出现。在决定任务时是“唯条件论”,在运动展开时是“紧张论”,在发生不到一个指头的缺点时是“不合算论”,在我们压缩空气时是“先知先觉论”,在组织继续跃进时是“增产到顶、潜力挖尽论”,在原材料问题上是依赖等待,在技术问题上是缺乏信心。问题很明显,如果对这些右倾保守论调和观点不进行彻底批判,不解除他们的武器,对总路线的贯彻执行是有很大妨碍的。我们分析了这些右倾保守思想的根源,一是由于阶级立场不同,所以观点不同;一是由于思想落后于实际。这是不足为奇的,也不是一下能够反掉了的,所以我们采取的态度是坚决的批判,不断批判;我们采取的办法是教、驳、辩、看、带、比六个字,也就是虚实并举的办法。所谓教,就是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和干部的觉悟,不为右倾保守思想所波动;所谓驳,就是以马列主义的理论,把形形色色的谬论驳得体无完肤,使它没有市场;所谓辩,就是做什辩什,有什辩什,使右倾保守思想没有藏身之所;所谓看,就是组织群众看先进,看典型,看展览,以打破依赖,打破迷信;所谓带,就是抓两头带中间,以先进带落后;所谓比,就是组织竞赛,互相评比,鼓起干劲。凡是这样做了的,思想问题就解决得彻底,他们的生产就发展得很快。农业方面,如来安县,粮食增产两点三倍,每人占有粮食三千四百一十斤,淮北界首县超过亩产千斤,每人占有粮食三千一百九十四斤;地少人多(每人只有一亩)的桐城县,增产约一倍,每人也占有粮食一千七百零九斤。炼铁方面,如合肥和淮南,技术改革快,煤耗低,出铁率高。凡是思想问题解决得不好的地方,他们那里的问题比较多,成绩就不大。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认真地、不断地、及时地克服右倾保守思想,是贯彻执行总路线的基本保证。我们应该记取这个经验,坚决实现政治挂帅,加强政治工作,加强思想领导。
关于全面地领会总路线的精神实质问题
这是有关全面贯彻执行总路线的先决问题,所以必须首先从认识上得到解决。总路线的目的是多快好省,实现这个目的的方针是五个并举,两条腿走路。这都是对立的统一,必须全面贯彻,不能抓了这一面而放松那一面。多快好省是四位一体的,是互相联系的。多快是在好省基础上的多快,好省是以多快为前提的好省。多快本身包含有好省,不多不快,结果必然差费;好省本身包含有多快,好则顶用,省则节约劳力和原料,就能增加生产。有些同志不理解它们的关系,常常发生一些不正常的想法和做法,如多注意表扬多快,而少注意表扬好省,多重视高产“卫星”,而少重视高质“卫星”;有的人认为少慢应该批判,而差费可以不批判,认为批判了差费就会影响多快。两条腿走路是同时并举的,而又是有重点的。只有并举才能调度各方面的积极性,也只有并举,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但并举中有缓急轻重,绝不是平均主义。有的人不理解这个道理,认为两只手只能揪一条鱼,搞了工业必然影响农业,不能一手抓工业,一手抓农业。或者把并举当成半斤八两,等量齐观,不了解中央企业和地方企业同时并举应当以中央为主,不积极完成上调任务,结果不是全国一盘棋,而是几盘棋;以为土洋并举不是以“洋”为主,不积极钻研技术,结果技术提不高,生产不正常。这些现象虽然是个别的,但是有其思想根源的,这就是对总路线缺乏全面理解的原故。因此,我们还必须继续地全面地进行一次总路线的教育,只有在宣传工作方面和思想指导方面去掉某些片面性,才能正确贯彻多快好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也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
关于具体安排、合理布局问题
这是实现总路线的部署问题。正如作战一样,有了正确的战略战术,还需有实现战略战术的正确部署,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部署的内容主要是任务、措施问题,设备制造问题,原材料问题,劳动力问题,基地的建立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已经中央作了规定,有的也有原则指示。我们的任务是保证各项规定的超额完成和原则指示的切实实现。根据1958年的经验,对于工作任务,必须权衡轻重缓急,分别先后,掌握时间,妥善地可靠地具体地分期分批地安排,而且要安排到底,安排到每个厂矿、每个工地和车间、每个生产队和专业队;并且在交代任务的同时交代办法,使大家心中有数,以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关于措施,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条件,把原则性与创造性结合起来,不能生搬硬套。如炼铁,在中等城市必须搞洋法生产,在山区而又有炼铁传统的地区,可以搞土法生产;如深耕,在淮北可耕一尺到二尺,目前在淮南只能耕八寸左右。关于设备的制造,不管如何忙迫,应抽出一定的力量大造简易机床,以提高制造能力。在制造程序上,则应分清主要与次要,一批一批地突击完成。如对小洋高炉的设备,先造鼓风机和热风管,再造水泵和破碎机。由于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安排,虽然我们的制造能力极为薄弱,但任务也按时完成了。对于原材料的不足,我们把中央调给的材料集中使用于主要方面,把次要的东西用土材料代替,这是解决原材料困难的一个必须采取的办法。如建小洋高炉,以青石代替钢筋、洋灰打炉基,以白铁皮加铁箍代替炉腹和炉缸用的钢板,以改良木制水车代替水泵,以陶瓷管代替铸铁管,结果,容量共达一万多立方公尺的小洋高炉,就是这样的在原材料缺乏的情况下陆续建设起来了。对于劳动力的不足,我们采取的办法是改善劳动组织,消除窝工;加强技术改革,以提高劳动效率。在农村大搞改良农具,在厂矿逐步提高机械化程度,对新建工业采取土洋结合的“小洋群”或“中洋群”。我们去冬参加工业、交通运输的劳动力曾一度达到五百万,现在已减少到一百万左右,今后还可继续减少,从而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也就初步解决了。我们的安排办法不是因为劳力和材料的不足而降低指标,而是采取挖掘潜力、解决困难来超额完成任务的。关于工业基地的布局,在钢铁生产中,是按“五就”原则进行的,即就原料、就交通运输、就动力、就干部、就技术等五个条件建立基地。这样做证明是适当的,不仅解决了上述困难,而且加快了建设速度,减少了基本建设投资。当然,不是每一种生产都要合乎这五个条件,但应由此得出一个经验,就是每一个生产单位、每一种生产都要根据具体条件和要求进行合理布局,如一个厂矿、一个工地、一个车间、一个专区、一个县、一个公社、一个生产队,均要有自己的生产布局。农业生产也要合理布局,每一种农作物都要按当地条件进行安排,特别是商品经济部分,必须比较集中地安排在交通运输便利的地方,因为这样才便于管理,便于收购,便于调拨。总之,具体安排、合理布局是加强领导,节约劳力、原料,提高产量、质量,降低成本,保证生产正常发展的重要问题,在整个生产战线上都要引起注意。
关于解决干部不足的问题
这是生产全面大跃进中必须切实解决的问题。革命事业是不断发展的,干部是经常不够的,但在大跃进中则显得更为突出。在以前我们是采取抽调干部的办法,来解决这个困难的。在去年大办钢铁时,我们深深感到临时抽调干部既费时间,又因为是新组成的班子,不易发挥战斗力,不能适应紧急情况的需要,因而改变了这种做法,就是不向各个单位抽调干部,而将任务从上而下的分配给他们。有些人不同意这种做法,认为会影响正业。结果不仅没有影响正业,而且证明好处很多:第一,由各个部门自动抽出干部去办钢铁,领导强,责任心大,干部积极性高,收效快。如省直各单位在短短三个月中间,即建成一百七十多个小洋高炉,生产也很正常。第二,认真地执行了干部下放,干部参加劳动的决定,同时也实现了全党办工业的方针。第三,各部门的负责人和干部都有了炼钢铁的知识,有的参加办“试验田”,成了专家。第四,更有意义的是把机关变成了培养干部的学校,因为放出一批干部办钢铁,成为钢铁工业的专职干部,又吸收新的干部到机关培养,不断轮训,不断转到专业,就为今后不断跃进中增加了一条解决干部不足的门路。我们今年干部缺乏的困难大过于去年,我们要继续采取这个办法,不要因为某些人所谓不务正业的论调,而忽视我们的成功经验。
关于技术改革问题
在上面已经说过,这是提高劳动效率、节约原材料、提高质量的最基本办法,必须认真进行。一年来对于技术改革的体会是:首先要领导带头。这不仅是为了提高领导干部的技术水平,而更重要的是在于造成热潮,提高信心。我们发现许多技术人员对于改革问题是缺乏勇气的。他们怕困难,怕丢面子。这固然由于他们的观点不对头,必须加强教育,但也不是一下可以转变的。要使他们迅速改变过来,最好的办法是领导亲自参加和主持技术改革,才能打破他们的顾虑。广大群众中的积极分子是很勇敢的,而且有实际知识,但缺点是缺乏技术理论,缺乏主持力量,所以必须领导干部、群众、技术人员“三结合”。在“三结合”中,领导是关键,领导人员不参加是组织不起来的。特别是有一些问题,还需要组织多方面协作,没有领导人员来抓,是抓不起来的。譬如,去冬为了提高大别山的掏砂效率而制造磁铁,就需要有瓷窑、压力机和压磁模子、氧化铁等一系列的东西,这都不是技术人员和群众所能解决的。为了以陶瓷代替铸铁管,就需要有一个比较机械化的陶瓷工厂,需要有许多特殊的耐火材料,这更不是群众和技术人员所能解决的。所以必须领导干部亲自带头参加。关于技术改革项目,我们采取的办法是由各方面出题目,经过讨论决定,再组织力量进行研究。这些项目是按“过”、“提”、“节”、“产”、“简”、“代”六个字来审查决定的。“过”是过钢铁技术关,“提”是提高现有技术,提高机械化程度,“节”是节约原材料和劳力,“产”是生产那些缺少的原材料,“简”是简化机器构造,简化生产程序,“代”是把缺少的原材料改用代用品。由于这种做法结合了当前生产,改变了过去脱离实际的现象,因而领导、群众、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都大为增强,取得的成绩也就比较显著。如钢铁生产的小洋群迅速发展,水利、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改良工具的不断创造,都是明显的例子。因此,为了保证今年的大跃进,我认为必须把一年来的技术改革的精神和做法再进一步地加以提高。
关于大搞群众运动问题
这是总路线能不能实现的问题,大跃进能不能实现的问题。我省去年大搞水利、积肥,大战干旱,大战虫害,大办钢铁,都是轰轰烈烈地大搞群众运动。目前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要不要大搞群众运动的问题已经解决,问题在于如何把群众运动更加提高和巩固。整个来说,我们的群众运动是健康的,正常的。问题很明显,没有轰轰烈烈而又健康的群众运动,就不可能取得如此全面跃进的伟大胜利。但也有个别地方还存在一些缺点,就是在发动群众中还有强迫命令,运动还不很踏实,领导不强,有“大呼隆”的现象。根据我们一年来的经验,要克服这些缺点,必须强调思想发动,在思想发动中固然要批判右倾保守倾向,但更重要的是加强社会主义教育和共产主义教育,特别是要加强破除迷信的教育,发扬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把干劲引向钻劲。进行教育时干部要有耐心说服的精神,要有民主精神,遇事要与群众商量,要吸引群众参加管理,坚决贯彻“两参一改”的制度。要关心群众生活,把生产与生活结合起来。特别要按制度规定参加劳动,要继续种试验田,要以普通劳动者的态度对人,因为模范行动是最好的群众教育工作,也是自我教育工作。教育工作的另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是群众的自我教育,也是对干部的教育。这就是大鸣、大放、大辩论。这种方法是右派“发明”的,也以此斗争了右派,孤立了右派,现在我们要利用这种形式,作为群众的自我教育武器,即有什辩什,做什辩什,把思想搞通,把真理弄明再去做,这样就做得更有劲。从去年以来,冲天的干劲已经鼓起来了,目前是如何把干劲引向钻劲。因此,竞赛工作要力求全面,不是单比干劲,而更重要的是比钻劲,比创造;不单比数量,而更重要的是比质量,比节约,比成本,比克服困难,比自力更生;不单是比小面积高产,而更重要的是比大面积丰收;不单是比生产大丰收,而更重要的是比思想大丰收。总之,我们要把一年来在生产战线上的群众运动经验总结起来,把运动更加巩固和提高,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贯彻实行总路线,才能保证今年更大更全面的跃进。
关于集中领导问题
这是保证一盘棋的问题,是保证问题的迅速解决,保证生产环节的妥善调整的问题。因为全面大跃进,战斗是极为紧张的,因为各种生产是密切结合的,特别工业生产,是一环套一环的,如果稍有疏忽,稍一处理不当,或者处理不及时,就会发生空隙,就会影响整个生产事业的前进。譬如一部机器,只要一个螺丝钉出了毛病,就会使全部机器不能灵活运转。因此必须高度的集中领导。要达到高度的集中领导,固然不是各个生产部门所能解决,就是省、地、县三级党委也很难把全部精力集中在生产问题上,因为还有其他工作,只能解决大政方针,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根据我们去年大办钢铁的经验,是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成立各级、各工地的指挥部,好像作战的指挥部一样,统一指挥各生产部门,各个生产的战斗部队,聚精会神地解决生产的各个问题,使各方面的生产协同前进。去冬在短短的几个月中间之所以能够完成百多万吨铁,十几万吨钢,与钢铁指挥部的集中指挥是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我们认为,今年不是撤销这个机构,而是更好改善和加强这个战斗性的指挥部,使它更好地发挥作用。因为今年生产任务更大,更需要集中指挥,才能更好地保证统一领导,才能更好地完成大跃进的任务。
以上是我接触到的几个主要问题的一点体会,不一定正确,希望大家把去年大跃进的丰富经验总结起来,把贯彻执行总路线的丰富经验总结起来,以指导今年的更大更全面的跃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