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征服平炉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06
第2版()
专栏:

征服平炉王
本报记者 谷峰 鲁音
春天的阳光,驱散了凛冽的寒风。在钢都鞍山,十几万钢铁工人,又吹响了夺取全国一千八百万吨钢的战斗号角。生产战线上的捷报,一个紧接一个,正从采矿场、高炉、平炉和轧钢机旁传来。在这火炽般战斗的日子里,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访问了号称“平炉王”的鞍钢二十四号固定式平炉的炼钢能手们。
无比的威力
进入鞍钢纵横数十里的厂区,宛如置身在一个万马奔腾的战场。散发着团团白烟的焦炭车刚从身旁驶过,载运矿石的火车又吼叫着奔驰过来;无数辆满装钢材、建筑材料的卡车,在上下班的人流中穿来穿去;数不清的高大浑圆的热风炉、炼铁炉,冒着滚滚的浓烟,直冲云霄。为了夺取一千八百万吨钢,沸腾的鞍钢到处都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我们急促地穿过一座紧挨一座烟囱林立的厂房,跨过一条条铁道,终于扶着热得发烫的铁栏杆,爬上了三、四台。这时,远远望去,在高大宽敞的厂房内,一长排炼钢平炉正喷吐着熊熊的火焰;炉膛内金黄色的钢水,像海洋中的浪涛,汹涌澎湃地翻滚着。几个头戴鸭舌帽、身穿帆布衣的炼钢工人,手里紧握着钢钎,不时地往炉内搅来搅去,好似在向无数条火蛇进行搏斗。
在厂房的尽头,我们看到一座与众不同的大平炉。它的熔炼铁水的炉膛,像一个深陷的小湖泊;用高级耐火砖砌成的四壁炉墙,像一座高大的楼房。整个炉子就像一座小山,傲然屹立在钢结构的平台上。工人们骄傲地说,这就是被称为“平炉之王”的二十四号固定式平炉。透过蓝色的镜子,我们看到几小时前还在波涛翻滚的钢水,早被炼钢手们治服了,静静地躺在炉膛内。
一阵钟声响过,调度员从广播器向全厂报告说,“平炉王”要出钢了。这时,站在炉前的几个工人,手握钢钎奔向炉后,敏捷地打开了出钢口。刹那间,像决了堤口的河流,飞溅着万朵金花的钢水,从炉膛底下的出钢口冲出,倾泻在三个大钢水罐里。几十分钟过后,当吊车把钢水罐吊去浇注钢锭的时候,炼钢工人们早又回到炉前。他们有的爬上烧得发红的炉顶,吹扫炉顶的灰尘;有的推着补炉机,经过炉门把烧结过的白云石喷射到烧坏了的炉墙上。不一会,载着料槽的火车吼叫着从厂外开到炉门前,自动化的装料机就伸出长长的脖颈,夹起一槽槽的矿石、废钢送进炉膛。紧接着,装满铁水的大罐,由巨型吊车提运到炉头的顶端向炉内倾注。看看原料装得快满了,年轻的炉长才跑进仪表室,熟练地按动一下电钮,于是那燃烧着的煤气,喷射起熊熊的火焰,又去熔铁化料。这些景象告诉人们,夺取新的一炉钢的大战又开始了。
站在平台上,亲眼看到被年轻的炼钢手征服了的“平炉王”流出金花万点的钢水,使人感到浑身都是力量。我们真有点舍不得离开这个惊心动魄的场所,久久地回想着厂里同志向我们叙述的建设和掌握这座平炉的动人情景。
原来,这座平炉的设计,同目前世界上已有的最大平炉一样,装容量是五百吨,即一炉最多能炼出五百吨钢水。但是,施工的过程中,设计者和建设者们,大胆地吸收了太原钢铁厂三槽出钢的新技术,并且减薄了炉衬,加高了炉门,在厂房结构和建设投资不变的情况下,装料量由五百吨扩大到六百六十吨,使一炉钢的产量比原设计提高了30%多。这座固定式平炉规模之大,远非鞍钢现有的倾动式平炉所能比。它出一炉钢,等于倾动式平炉的二倍,而冶炼时间只不过多上几个钟头。
去年11月20日,建设者们以四个月的空前速度把这座平炉建成之后,一群年轻的炼钢工人就来到这里,担负起掌握这座“平炉之王”的艰巨任务。从那时到现在,才不过一百多天,勇敢、善学的炼钢工人们却用自己的双手驯服了这座巨大的熔炉。据生产科的同志说,三个多月来,这座炉子已经炼出了六万六千多吨钢。炉子投入生产后,产量一月比一月高。特别是2月份,成就更突出,一个月里就生产了二万六千四百多吨钢,超过全月跃进计划一千五百多吨,平均日产量比1月份增长了14%。冶炼时间也大大加快了,按照国家计划,这座炉子炼一炉钢为十五个小时,而他们在2月份炼出的四十六炉钢中,有十八炉是十三小时半以下的快速炼钢,并且还创造了十小时零二十五分钟炼一炉钢的空前纪录。
一定要征服它
2月末梢,眼看着二十四号平炉大发神威,连创高产纪录,炼钢工人们的兴奋心情是难以形容的。他们以胜利者的口吻,向我们讲述着征服这座“平炉王”的艰难历程。炉长李家朋说,刚调到这座最大的平炉上工作,每个工人都有点害怕。“平炉王”就像一匹性情暴躁的烈马,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驯服它,使它更快地炼出又多又好的钢来,谁也没有把握。比方说,炼钢平炉上,跑点渣、跑点铁,本来也是常有的事。要在“倾动式”平炉上,遇到这种情况,抬一抬,动一动,很快就会弄好的。二十四号平炉是“固定式”,抬不动,搬不动,初期没经验,一不小心连渣带铁往炉门外窜,要不马上堵住它,一会儿就跑满半平台。这时候,滚滚的渣水拦住了装料机、运料车的去路,炼钢工人再也不能走近炉门进行操作。炼钢工人最忌的是跑钢。平炉党组织及时地向工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二十四号平炉是在大跃进中用空前速度建成的,难道现在就不能像建炉职工一样,用更快的速度掌握生产吗?去年12月,鞍钢正处在争夺一千零七十万吨钢的跃进巨浪中,工人们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发起了征服“平炉王”的总攻势。党组织帮助召开了各班联席会,工人们互相交换着意见,总结了操作的经验教训。各班之间,加强配合协作,维护好出钢口,使全炉变成了一盘棋。大家一边炼,一边琢磨,终于揭穿了“平炉王”的秘密。
“为什么会出低温钢?”原来是大炉子炉床深,上下温度不一样。这时候工人们拿来了搅钢棒,没等出钢就先把钢水搅均匀。“为什么出钢时,槽道会漏钢?”原来是控制器失灵,或者是槽子砌得不好,砌后未烤干。以后,人们在出钢以前就加紧检查控制器,多抱木柴来烤出钢槽……。二十四号平炉的工人,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探索着,解决着,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终于驯服了这匹烈马,在筑炉奇迹之后又创造了快速掌握生产的新奇迹。过去炉子事故多时,大家说:“小心些,不出事故就是钢。”现在你听听,他们的话儿变了:
“开足马力快炼吧,多炼一炉就是六百来吨!”
熔炉旁边炼新人
二十四号平炉是一座巨大的熔炉,它不仅天天倾吐着大量的钢水,而且也在锻炼着人们的心,为祖国的钢铁战线培育着新的技术人才。我们访问平炉的党支部书记时,他特别强调了这一点。
不久以前,大平炉已经开始炼钢了,厂房的房盖还没有盖上。十冬腊月的平炉台上,炉子里通红的钢水如滚浪,平台上却是白白的雪花在飞舞。炼钢工人往前靠,喷射着的炉火烤得直流汗;往后退,风卷着大雪又往身上扑。工人们却没有一个叫苦的。人们顽强地战斗着,驯服着这匹烈马,他们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变成了一支崭新的能掌握大型固定式平炉的生力军。
在平炉党总支的办公室里,我们碰到了青年工人刘洪宾。四个月以前,这个二十岁的小伙子在他的家乡辽宁省北镇县农村搞炼铁运动时,就对钢铁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兴趣。可是他绝没想到,他能成为世界上最大平炉的炼钢工人。刚到这座平炉时,熊熊的火焰烤得他怎么也不敢近前。那时候,头上吊车响,地上是装料机和机车的吼叫声,上了平台,他总觉得眼睛不够用。可是不久他就习惯了这种生活,在平炉上工作的几个月里,刘洪宾总是勤学苦练,哪里的活最苦最累,他就奔向哪里;不懂他就请教老师傅。现在在现场,你会看到他紧握铁锹,熟练地把碎石投到炉门里堵上门坎;也会看到他冒着高热去吹炉顶灰或整理出渣口。只是几个月,这个年轻的农民,就已经掌握了过去一、二年才能学到的操作技术。
张教生是另一个类型的人,他是鞍山第二钢铁学校的毕业生。在学校里,他曾觉得自己的书读得还不坏。就拿“造渣”来说吧,什么“渣子太稀加石灰,渣子太粘加铁矾土”,这一套他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上了平炉就不行了,什么算“稀”,什么算“粘”,他却看不出。任务逼在头上,他不得不向老工人们虚心学习。就这样,三个多月的实践,使他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跟他同班的老工人现在夸奖他说:“一点也看不出他是个学生,哪里热,哪里累,他就到哪里去。”真的,他已经变成一个既有科学文化知识又有操作技能的新型知识分子了。
当我们离开二十四号平炉的时候,炉子上的工人正在热烈讨论今年的计划。在征服“平炉王”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这些新人,对于今年的更大跃进充满了信心。他们决心要在今年的夺钢大战中,让“平炉王”发挥出更大的威力。(附图片)
鞍钢“平炉之王”在工作。新华社记者 李基禄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