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昆都仑的姑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06
第6版()
专栏:

昆都仑的姑娘
本报记者 程竞明
岗位
昆都仑——钢城包头的新市区,一个从荒原上建立起来的崭新的城市。平整而宽阔的街道,纵横交叉。新市区的主要街道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钢铁大街。这条十四里长的马路,从东到西,笔直地伸展着,跨过昆都河,通向规模宏伟的包钢厂区……
和所有刚来这儿的人一样,我们被一个意外的景象吸引住了:在最热闹的钢铁大街和白云鄂博路的十字路口,交通警的岗位上,站的是一位女民警。皮帽子压在短发上,蓝色的制服,雪白的袖筒,腰间紧系着皮带,脚上登一双半高统的皮靴,模样真是英武。她挺着胸,熟练地挥动着手里的指挥棒。
在青年路、友谊路、前进道和林荫西路,都有这样的女民警在巡逻。她们不时举起喇叭筒,和蔼地劝告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行人走便道!”
女民警的成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包钢建设事业的飞跃。工地上需要大量的强壮劳动力,在昆都仑的各个服务性行业中,妇女便成了一支生力军。交通消防民警大队也开始培养女民警。第一批十七个人,光荣地走上指挥交通的岗位。
第二天清晨,我推开临街的窗户。月亮地里,但见马路上黑压压、密麻麻的一片。人群,像一条流不断的河水,朝着厂房的方向滚滚涌去。窗下,又响起了我所熟悉的喇叭声:“同志,请注意车辆,请注意车辆!”女民警守在岗台上,亲切地关注着行人,把他们一批批送往工地;天黑了,又在灯光下迎接他们下班,就是这样,兢兢业业维护着包钢建设者的交通安全。
考验
每天、每小时,有多少车辆行人从她们的面前流过啊?我拿到一份过了时的统计表。这上面记载着钢铁大街每小时的流量是:一百九十七辆汽车,三千二百二十五辆自行车,一千零九十四辆马车、牛车和一万三千二百二十五个行人。这样的数字在一个大都市,也许算不了什么,可是在包头却是值得注意的,刚解放时,全包头市总共只有九辆破烂的汽车。
站在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指挥那么多车马行人安全地、有秩序地通过,对于这些不久以前的农村姑娘和女学生,并不是容易的事。她们只不过受了二十多天的训练,就“以女代男”上了阵。开始时,遇着车少人稀的时候,还能对付;遇到四面同时开来许多车辆,不由得要慌手慌脚,头上冒汗。但是,凭着心细、胆大,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她们也就沉着而熟练了。从1958年国庆节——女民警第一个工作日开始,直到现在,在她们负责的地段,没有发生过一次撞车伤人的事故。
十冬腊月,塞外朔风呼啸,寒气凛冽。你只要在露天里呆一会,眉毛、睫毛都结满了白晶晶的冰花。而女民警挺立在岗台上,顶着刺骨的冷风执行自己的职务。有时候,她们两只手像针扎似的疼痛难熬,脚跟也冻开了裂口,两个钟头站下来,身子几乎快要麻木。可是,从来没有一个人叫苦,出勤时全都是早到晚退。有几次,过路的老年人停下来,好心地向她们招呼:“姑娘,你下来暖和暖和身子吧!”女民警脸上浮出感激的笑意,摇摇头。
有一回,因为天气很冷,十九岁的小王下岗回去悄悄倒在床铺上,用被子蒙着头哭起来。她想远在青岛的妈妈,想故乡的好天气,懊恼自己跑到这个地方来自讨苦吃。她哭了一会,想想,不对头!在这样重要的岗位上,每天手里捏着多少行人车马的安全,自己不愿干,让谁来干?畏难苟安,这是多么可耻的思想啊,没有今天的艰苦奋斗,包钢啥时才能建成?天气冷一点算得什么,在共青团员的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小王这么反复一想,就像拨云见日似的,心境豁然开朗,又跟以前一样乐呵呵的了。当她向我谈起这段往事时,孩子气地摇着头,连连说:“那种思想太危险了,太危险了!”
真是一个好姑娘,战胜了一次动摇,她变得更坚强起来,现在已经成为女民警中的先进工作者。
“好闺女,你留个名字”
火车不断向包头送来大批的旅客。有支援包钢的工人和专家,有新来钢城落户的公民,也有四近邻县来探亲的人民公社社员。在女民警的岗台前,每天有许多人跑来问路。新的街坊、新的住宅太多了,有时很难一下子说明白。“天天冒出新的楼房,不晓得什么时候又走出了一条路。”女民警们这样形容昆都仑的变化,也不算过份。几年前,这儿还是一片荒野,数得出来的散散落落几个小村,一共只有二百来户人家。1955年4月,昆都仑才出现了第一座砖瓦房子。打那时开始,从全国各地来建设包钢的人越来越多,一万、三万、五万……,现在居民已经将近二十万人了。女民警们对每一个来到昆都仑的劳动人民,都满怀着热情,乐意为他们效劳。
去年10月底的一天下午,王翠玉巡逻完毕,骑着自行车回家。走到乌拉道,看见有个老农民坐在墙角发楞,身边放着包袱。“大概是迷了路”,王翠玉猜想着,立即下了车:“大爷,你来找人的吗?”老人点点头,掏出一个揉烂了的信封,上面有他儿子的地址。王翠玉看过信封,详细告诉他朝什么方向走,那个拐弯的地方有什么标记。老人听罢,露出一脸迷惘的神情。怎么办呢?王翠玉刚从那个方向来,赶了很远的路程。可是,她忘掉了自己的疲劳,马上把包袱接过来,放在车上推着,带领老人一直走到白云路的南段,挨门逐户地打听,最后找到他儿子的宿舍。老人的儿媳妇追出来连声道谢,王翠玉笑着说声“再见”,登车走了。
扶老携幼,带领远处来的客人去找机关、找人家,几乎成了女民警下班之后的一件重要活动。她们每一个人三天两头就会遇到这种事。李淑宅和李萍还曾经一起搀扶着一位老婆婆,整整走了两个多钟头,把老婆婆送到家中。老婆婆紧紧拉着她们的手,恳切地说:“好闺女,你留个名字下来,好让我念叨念叨。”
这些被叫做“好闺女”的警察,对于昆都仑区迷了路的小孩子来说,可真是一群可亲的阿姨和大姐姐。她们在街头巡逻的时候,在公共场所宣传交通规则的时候,发现有丢失的孩子就马上去牵着,或是抱着,想各种办法寻找小孩的家长。包钢二公司钢筋工陈秀峰的女儿陈少华,就曾受到过民警阿姨的款待。这个七岁的小学生,有一天放了学随着老师集体看电影,不料散场之后失了群。这时,天色已晚,女民警王新芙发现这个小女孩,背着书包,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站在街中心,便立即跑过去把她牵到自己岗位旁边,下班后带回了宿舍。小孩的家住在哪里?打听不出来,王新芙亲切地安慰孩子,为她买来了馒头,夜里像亲人似地带她一起睡觉,第二天早上又替她洗脸,擦雪花膏、梳小辫子,一切收拾好了才送到青年路小学校上学去。
热爱人民的女民警们,已经受到人民群众的尊重和赞扬。她们踏上管理交通的岗位,只不过短短五个月的功夫。美丽的昆都仑,还继续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女民警将会随着昆都仑的发展而成长壮大!(附图片)
昆都仑的女民警正在钢铁大街上指挥车辆 程竞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