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师徒之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07
第6版()
专栏:

师徒之间
陶铠 彭应禄
回第二个家
春节的清早,开滦马家沟的大街上出现了一群提着糕点、年画的北京矿业学院的学生。他们是特地从北京赶来给师傅拜年的。当高秀英走进她的师傅李俊臣的住宅时,老师傅紧紧的拉住秀英的手不放,第一句话就是:想不到你真的来了。热情好客的师娘见到高秀英高兴得嘴都合不拢来,刚沏完茶又忙着往锅里倒饺子。高秀英坐下后,师傅问:你这次放几天假?高秀英说学校放假一星期。老师傅问:你怎么不回家看望父母呢?秀英热情的回答道:家离北京太远了,一星期的假时间太短,到这儿来看看您和师娘就如同见着我的父母一样。还是在去年秋天,这群大学生和工人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北京矿业学院去年9月份组织了部分学生到开滦、京西两个矿区参加生产劳动,学生们拜工人为师,签订了师徒合同,学习了工人的优秀品质和丰富的生产知识。工人对学生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从政治、技术以至生活上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在短短几个月的劳动中,师傅和徒弟间出现了许多亲如家人的动人故事。
一件棉袄
经济专业三年级的学生杨静芳从赵各庄调到马家沟矿参加劳动生产不几天,曾教过她的老师傅樊克俭特意从几十里外的赵各庄矿赶来看她。当他看见自己教过的徒弟身上穿的那么单薄时,便问:天气这么冷,下井也不穿个棉袄?杨静芳告诉他学校赶做的棉袄还没有送来。师傅再也没说什么,临走前,叮嘱她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过了几天从赵各庄来马家沟的工人李凤田就给杨静芳捎来一件棉袄,说是师傅特意托他带来的。杨静芳双手接过这件软绵绵的棉袄,两眼看着送棉袄的工人李凤田,一股幸福的暖流通过她的全身,她激动的不知如何是好。
没过多久,杨静芳抽空回到赵各庄看望师傅,她问樊克俭:“棉袄给了我,下井你穿什么呢?”樊师傅爽朗地笑着说:不要紧,我下井还有一件棉背心呢!我受点凉没关系,可不能把你冻坏了。
讲稿的来历
在一个普通的房间里,一群大学生围成了一圈,在静听着机电专业四年级的学生李承寰讲“大型绞车安装的操平找正法”。太阳从南面的几个窗户射进来,使屋子里更加明亮得多了,李承寰拉开了嗓门详细的给大家进行讲解。大型绞车是矿井日日夜夜用来运输煤炭、材料和人员的主要机械,在安装绞车的工作中许多部件都碰到“平”和“正”的问题,如果安装起来不“平”不“正”都会影响绞车的正常运输。这门技术在书本上是找不到的。李承寰讲得那样头头是道,把大家全给吸引住了,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李承寰是一位卓具经验的老工人呢。
其实,李承寰所讲的这些丰富的实际知识都是他的老师傅一手教给他的。他和另外几位同学在马家沟矿机电科机械安装小组进行劳动时,师徒合同签订之后,组里面的四个工人就决定把自己所有的实际经验和生产技术传授给学生。他们联合起来采取一人主讲,其他的人补充的办法给学生讲课,他们给学生讲了“大型绞车安装的操平找正”等专题。学生根据师傅讲的内容加以综合归纳和总结,这就是李承寰给大家讲课的讲稿的来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