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只因为她们是女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08
第5版()
专栏:伦敦通讯

只因为她们是女人
苏蓝
在服装工厂中,男女工人面对面地坐着。他们使用同样的机器,缝着同样的衣服。当一天劳动结束的时候,妇女们从老板那儿领到一英镑的工资,但男工所得到的却是一英镑八个先令。
这个厂的女工斯玛茀告诉我,她从十四岁起开始学裁缝,在服装工业中已经辛辛苦苦地劳动了三十九年;论技术,要算是第一流的了。但是她的工资却抵不上一个初进工厂的毛头小伙子。道理很简单:因为她是个女人。
女人,尽管工作得一点也不比男人差,但却得不到与男人同样的工资。这在英国,似乎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它好像一条无形的法律,不准任何人去触犯。
在伦敦近郊的索斯豪尔区的许多工厂中,女工占到50%。在这里,有些最熟练的女工,却和最低一级的男工拿同样的工资。长期以来,她们就为比这些男工多赚一个便士而斗争。但是,她们始终未能突破这一关。在资本家看来,一个铜板之差算不得什么,但是如果女工工资高于男工,“同工不同酬”的制度便动摇了。他们的利润也有减少的危险。一个工人说得好:“如果实行同工同酬,资本家干么要雇女工呢?现在失业的男工有的是!”
据统计,英国女工最低限度的工资,约为男工最低限度工资的75%。实际上,妇女拿回家去的钱,平均只不过男工的58%。
资本家为了加强对妇女的剥削,在各个行业中都分为“男人工作”和“妇女工作”两部分。这就是说,一些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只准男人干,不准妇女插手。她们不能成为排字工人、木匠、砖瓦匠、司机……。更奇怪的是,一个妇女可以在自己的厨房里烤出各种各样香喷喷的面包,但她不能在面包作坊中当面包师,在服装工业中,女工占80%,她们却没有资格担任剪裁工作。这种“分工”的秘密是:资本家只需配备几个熟练的男工,就可以大量地剥削廉价的妇女劳动力。
把工作分为“男人工作”和“妇女工作”,事实上是毫无理由的。它只有一个目的,压低女工的工资。在我访问过的索斯豪尔区:有个无线电收音机工厂。装置收音机的电线,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它不仅要求很高的技术,而且需要一双灵巧的手。妇女做这个工作,要比男工更胜任些。资本家恰恰利用这一点,把这个工作称为“妇女工作”。近几年来,这家工厂的女工的工作愈来愈繁重,技术要求也愈来愈高。但当女工们要求增加工资时,资本家的回答是:“这本来就是妇女干的工作。既然是妇女工作,就不能得到男人的工资。”
为了扩大这种差别待遇,许多行业中的技术工人训练班,都对妇女关上大门。即使妇女在长期劳动中学到了很多技术,也不允许她们担任男人的工作。
对妇女的更大的威胁是,当资本家要解雇工人时,妇女往往首当其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劳动力的缺乏,英国当局需要妇女为战争出力,当时女工猛增至七百七十五万人。而现在,随着失业人数的增长,在战时工作得相当出色的女工们,逐渐被资本家踢开了。谁也不知道,在此期间有多少女工沦为失业者。目前的情况是,有十五万要求工作的妇女,找不到任何职业。
妇女比男子更难找到工作,或者更早地被解雇。部分的原因是因为生理上的差别。在英国的工厂中,根本谈不上对妇女的任何照顾。当一个女工怀孕时,不但不减轻工作,就是去保健站进行检查的时间,也要扣除工资。虽然英国法律规定,孕妇产前产后有假期,但从你停止工作的那天起,就再也领不到工资了。她们只能拿到寥寥无几的补助金。就是这几个钱,如果你不按期交纳社会保险费,也是得不到的。
在生育以后,能不能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这也要由资本家来决定。最通常的情况是,你的工作早已被另一个工人所代替。即使你可以回去工作,但是怎样安排和照顾自己的孩子,也是无法克服的困难。在战争期间,英国当局由于需要大量妇女参加劳动,也曾给予妇女一些便利。当时,全国有一千五百六十个托儿所,收费每日只一先令。到了1956年,只剩下了五百个。现在,更是所剩无几了。在许多地区,甚至连一个托儿所也没有。这些残存的托儿所,收费越来越高。有的每天要十个先令,有的甚至每周索费五英镑,几乎等于一个普通女工的全部收入。许多女工向我诉说了她们的苦境。勃朗菲特说:“我每天六点钟起床,七点十分开始工作。下午五点钟回到家后,一连串的工作在等待着:做饭、洗衣、照顾孩子……,一直到半夜才能休息。人已经精疲力尽了,甚至连谈情说爱的心情都没有了。”女工柯立尔,则是另外一种遭遇。在她第一个孩子生出后,她正在一家咖啡店里当女工。那时,她不得不每天带着孩子去工作。把孩子放在走廊里,偷偷地抽空给孩子喂奶。不久,她有了第二个孩子,原来的工作失掉了。她只好到一个造纸厂去做夜工,把孩子留给经过一天劳动而疲劳不堪的爸爸。柯立尔说:“只要有一点办法,我也不出去受这种罪了。要知道,只是房租一项,就占去了我丈夫工资的四分之一。我需要赚几个钱来补助家用。”
在这个国家里,女工承受着比一般工人沉重得多的痛苦。我所接触到的女工,对于新中国的妇女地位都非常向往。当听说人民公社的托儿所免费收托孩子时,她们又诙谐又心酸地说:“在英国,只有空气是不花钱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