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植棉技术大破陈规 1958年棉花大面积丰产经验总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10
第3版()
专栏:

植棉技术大破陈规
1958年棉花大面积丰产经验总结
农业部经济作物生产局第一处
1958年我国棉花获得空前大丰收。全国棉花总产量比1957年增加了一倍,并出现许多高额丰产田,单产达到一百斤皮棉以上的棉田约占全国棉田总面积的十分之四左右。1958年棉花丰产的经验是极其丰富的,现就土、肥、水、种、密、管六方面介绍一些主要的经验。
棉田也要深耕
棉花是深根作物。深耕的棉田,棉花主根扎得深,侧根分布广,吸收肥分和水分的面扩大,棉株生长健壮,结铃多,棉铃重,因而产量也就增加。
过去认为棉田深耕不宜超过三十厘米,而且不能一次增加耕层太多。1958年的经验已经打破了这些保守的观念。根据河北省衡水农业科学研究所对深翻一尺、一尺五寸、二尺、三尺四种土地的试验结果,以耕一尺深的亩产四百五十一点三斤为基数,深翻一尺五寸的增产5.5%;深翻二尺的增产11.1%;深翻三尺的增产25.7%。事实证明,一次深翻到三尺,产量增加的更高。
棉田深耕应该在秋冬进行。如果冬季来不及耕翻的,也可在早春进行春耕。春季耕翻必须在土壤开冻后及早进行,耕后随即耙耱保墒。深翻时要注意不打乱土层。深翻在二尺以上的,翻地后必须灌一次“蹋地水”,使土层密接,并增加土壤含水量。
麦棉两熟栽培的地区,为了克服麦棉间作棉田不能深耕的缺点,可以采取在麦行里深挖的办法,对棉麦增产都有作用。据湖北江陵县荆西乡凤凰社的调查,麦行里深挖一尺的,比浅挖三寸的棉花产量增加23%。
肥多不会疯长
过去认为棉田施肥多了,棉花就会由于疯长而减产,因而不敢多施肥。1958年的棉花丰产经验证明,增施肥料,在正确的农业技术配合下,非但不会造成疯长,而且是棉花增产必要的物质基础。1958年棉田施用基肥大量增加,一般每亩施有机肥料一万斤以上,多的达五万多斤,同时增加了追肥的次数和数量。这是促使棉株健壮生长,桃多桃大,实现大面积丰产的重要条件。
棉田正确的施肥技术,首先要在深耕深翻的基础上,分层施足基肥(上层多些,下层少些),并使肥料和土壤均匀混合,创造深厚的肥沃土壤。另外,在棉花生育期间,还要根据棉株不同时期的需要,分次增施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追肥。1958年的丰产经验证明:棉田施肥必须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对于追肥的时间,过去认为7月中旬以后就不能再追肥,否则就会造成晚熟减产。但是去年的经验证明,不但苗期、开花期应该注意追肥,就是到了吐絮后也同样需要追肥。许多地区去年适当追施了秋桃肥,不但没有引起徒长晚熟,而且对争取多结秋桃,增加铃重,起了显著的作用。
从1958年的施肥经验中,进一步看出了氮磷钾肥料适当配合的重要。随着棉田产量要求的提高,氮素肥料的增加,必须相应地增加磷、钾肥料的配合施用。根据河北省棉花研究所在邯郸对十九块丰产棉田的调查结果,施用肥料都注意了三要素的配合,氮、磷、钾三种肥料的比例约为1∶1∶1。棉田施肥不单纯在多,而且要得当。1958年的许多丰产经验证明,每亩施用纯氮量四十斤左右,配合相应的磷、钾等肥料,即可获得千斤籽棉的产量。合理施肥,不仅可以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而且对于解决蕾铃脱落问题,是很重要的关键。1958年在这方面取得的经验是: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苗期应控制少追氮肥,增施磷肥;开花期棉株下部开始坐桃后,再分期多施氮素追肥;结铃后,并根据需要补充适量的氮、磷作“桃肥”。这样,可以使棉苗发的稳,不猛长,节间紧凑,早坐桃,中期发棵有充分的肥料,后期结铃成熟时也不脱肥。从而有效地减少蕾铃的脱落,不仅多结伏桃,而且还多结秋桃,产量显著增加。
合理用水好处多
季节早的棉区,为了使棉花播种时土壤有足够的水分,棉田冬灌颇为重要。冬季没有冬灌的棉田,可以进行春灌。但春灌必须及早进行,不能过晚,以免降低棉田地温,影响适时播种。无论春灌或冬灌后,都要注意做好耙耱保墒工作。
水和肥一样,有了水还必须合理利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棉花生长期间的灌溉技术,根据1958年取得的经验,在进行了冬灌或春灌的基础上,应该适当推迟棉花现蕾前的苗期灌溉。如果这一阶段灌水过早,会影响棉株根系的向下发展,棉苗长得过快,节间长,增加下部蕾铃的脱落。开始第一次灌溉时,一般应采取隔沟灌的办法,减少灌水量。棉花现蕾以后,要逐步增加灌水次数和灌水量。进入开花期以后,棉花需要水分最多,必须保证及时供应充分的水分。过去棉花开始吐絮以后就不再灌水,认为后期灌了水就会使棉株疯长、晚熟。1958年也突破了这一陈规,许多棉区都创造了后期根据需要适当补充水分而取得增产成效的成功经验。当然,后期灌水如果灌得太多太晚,也会延迟吐絮,增加烂铃,这是应该避免的。灌溉的方法,一般以开沟轻灌的方法较好,可以便于控制灌水量,减少田面的板结。
良种增产作用显著
在深耕、增肥、水利化、提高栽培管理技术的条件下,棉花良种也进一步发挥了增产的作用。从各地创造的高额丰产事例来看,现有的棉花良种,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后,产量还可极大地提高。这就打破了过去认为一定品种只能有一定的生产力,每株棉棵上能利用的果枝数和能结成的棉铃数都有一定限额的保守观点。
1958年许多地区对棉种贯彻了“自繁、自选、自留、自用”的方针,对提高棉种的质量,起了很好的作用。在广大群众和科学研究机关参加选种的基础上,已出现了一些新的适应当前生产需要和栽培条件的优良品种。如河北省临漳县群众选育出的“多桃棉”,江西彭泽芙蓉农场选育出的“芙蓉棉”,都是适合密植的新品种;山东临清县群众选育出的“大桃棉”,铃重比一般良种大一倍,只要五十个棉桃就可收一斤籽棉。这些新品种,经过进一步培育繁殖后,将能在生产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密植要适当配置株距行距
推行合理密植是1958年棉花跃进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合理密植的增产作用,主要表现在每亩总成铃数的显著增加。但一定品种,在一定栽培条件下,合理密植也有一定的范围。如果密度过大,就会因棉田郁闭而引起蕾铃脱落和霉烂,总成铃数反而减少。因而棉花密植也不是愈密愈增产的。
既要保证棉田有较多的株数,又要尽量减少棉田郁闭的影响,这是密植增产的关键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除加强综合性的技术措施,适当控制水、肥,使棉株紧凑发育避免生长过盛外;改进种植方式,适当配置行株距也是一个主要的途径。1958年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不少的经验。如山东临清县大新庄的经验,同样每亩四千四百四十四株的密度,但是由于行株距不同,效果两样。它们的实践证明,适当放宽行距缩小株距的排列,利于棉田透光通风,操作管理方便,脱落和烂铃减少。行距二尺的较行距一尺八寸的增产8.6%,较行距一尺五寸的增产18%。有些地区实行棉花和矮生作物间作,也是解决棉田荫蔽减少蕾铃脱落的很好方法。在甘肃、辽宁等地,有采用宽行双株密植而取得高产的。在新疆实行机械化耕作的棉田,采用方形穴播法,也取得成功的经验。
多中耕晚打顶
棉花是中耕作物,1958年棉花丰产经验证明,早中耕、多中耕、深中耕并加强后期中耕,随时消灭棉田板结,彻底清除棉田杂草,对棉花增产是起重大作用的措施。广大群众对中耕的体会是:“早中耕,地发暖;多中耕,地不板;深中耕,抗涝又抗旱”。过去棉田中耕,一般是间苗定苗时才开始,棉花封行时即停止。1958年许多棉区在棉苗开始出土能辨出棉行时,即开始“锄梦花”,棉花封行以后还继续进行后期中耕,这对争取高额丰产是很必要的。棉花封行后,为了减少棉田郁闭,便于进行田间管理,许多地区推行了推株并垅的技术,收到一定的效果。
棉田管理的另一重要工作是整枝。棉花整枝是调节棉株养分,保铃,促进早熟,提高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过去棉花整枝一般在7月中下旬,就早打顶;打果枝尖的时候,每一果枝上只留三、四个果节。1958年在棉花整枝技术上,突破了旧的范畴,有许多新的发展。大部地区根据棉田生产条件的改变,适当延迟打顶的时间,一般到8月里才根据霜期推算有效的生育时期来进行打顶。经验证明,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生长期,争取多结秋桃,是一个重要的技术革新。对于打果枝尖,许多地区也根据条件改为少打多留果节或完全不打的办法,证明也是在新的生产条件下的正确做法。许多棉田在肥大、水足、密度增大的条件下,加强了打大叶、剪空枝等整枝工作,对减少棉田荫蔽,克服棉铃脱落和霉烂现象,收到了一定的效果。部分高产试验田,在棉田管理工作中实行了人工辅助授粉,雨前夹花冠,雨后摘败花等管理措施,这对增加成熟率,也有一定的作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