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塞上江南”播种忙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16
第2版()
专栏:

“塞上江南”播种忙
本报记者 王得温 谢石言
在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原野上,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大面积丰产竞赛运动的序幕已经揭开。
从巍峨的六盘山到绵延千里的贺兰山,从山峦起伏的南部山区到一望无际的银川平原,六十二万生产大军吹起了大跃进的号角。今年,他们要种植八百万亩粮食作物,其中四百万亩基本农田争取平均亩产一千斤左右,一百万亩大面积丰产田争取平均亩产达二千斤左右。他们提出了“回汉农民一条心,心心向着一千斤,苦干大干加巧干,不获全胜不收兵”的响亮口号,力争今年全区粮食翻一番。近月来,银川平原的田野里、道路上黄尘滚滚,人群熙攘。十几个国营农场和各公社大片的土地上,拖拉机也出动了。许多人民公社都成立了春播验收小组,验收一块,播种一块;下种一块,查一块,保证春播质量。
沿着贺兰山下的许多地方,气候虽然较冷,但社员们说:“大地再冻,冻不了我们的决心!”他们高举铁锄,敲开冻土,向大地播下了大丰收的种子。
南部的六盘山虽然依旧披着银装,山下却呈现着一片沸腾的景象。这个地区的固原县城郊公社,向固原专区五个县的兄弟公社提出挑战。全社一万一千亩大面积丰产田产量要比去年翻一番,达到一千五百斤,并培植一百三十亩“固原专区第一田”,要求亩产达三千斤。去年入冬以来,固原专区雨雪稀少,不久以前,在一场大雪之后,专区境内各人民公社在“一车冰雪一担粮,背冰积雪保春墒”的口号下,把农田附近的积雪和冻冰运到播种的田里。全专区出动五万多人,经过三天奋战,背冰积雪保墒七万三千多亩,每亩背冰积雪都在一尺以上。
在春播的日子里,人人心向大丰收,人人都为春耕忙。这几天来,很难见到党委书记和公社的领导干部,他们把办公室搬到田间,深入现场,指挥春播,并和社员一起劳动。自治区副主席、银川市委第一书记王志强和银川市委书记处书记们都深入田间,和社干部一起,检查春耕。许多地方的银行、供销社、税局、商店的干部在下班后,拿起锄头和箩筐到公社劳动。各城镇的农具厂,把赶制好的春耕工具送到公社。
在公社化后的第一个春耕季节,回汉妇女显得特别活跃。她们再也不用挂心孩子,惦记吃烧了。清晨,钟声一响,她们便精力充沛地投入生产。有的赶着装粪肥的大车;有的紧握鞭子,跟着马拉播种机快步前进;有的挥动着鎯头,跟在拖拉机后面打坷垃。特别使人兴奋的是,在她们中间,出现了女拖拉机手。当周莲英、孙兴华第一次驾驶着拖拉机,奔驰在中宁县恩和公社东华大队土地上时,人们带着惊喜的眼光,看着她们。在恩和公社第四生产队开始春播的前一天,社员陆术忠和史如英结婚了。他们破除了“新媳妇三天不出门”的老例,在婚后的第二天就参加春耕。
今年,宁夏平原的春天,是个更大跃进的春天。正是:
万紫千红春光好,塞上江南播种忙,竞赛战鼓催跃进,粮帅纵马奔千斤。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