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鄱阳春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20
第8版()
专栏:

鄱阳春色
徐新杰
庐山脚下东风猛,鄱阳湖畔浪头高。春天,备耕关前,霪雨连绵,寒风不绝,但这吓不倒、难不住智勇双全的人们。
风,刮着;雨,下着;大地上是一片怎样的景色啊!
清晨,鄱阳湖边,铁门村畔,人山人海,“呵嗬呵嗬”的?声连天。那是谁?啊,是蛟圩人民公社的社员。他们迎风斗雨,大战鄱阳湖。瞧!双铧犁起肥如闪电,大板车运土似穿云。他们苦干巧干,每人每天积肥达到三百担!这数字够惊人了。可是,你到滩溪庙旁来看看吧:狂风雨下,战将千名,打草沤粪,干劲冲天!那是谁?啊,是我们星子县的县长彭文德同志。是他带领着干部和社员们在与天比武,冒雨争肥。汗,淌着,歌,响着,肥山,不断的长着……这一天,全社积肥十二万担,比平常的进度整整翻了一番。这奇迹算突出了吧!可是,你再看看东安洲上的夜晚吧:汽灯光下,镰刀似雪,连营五十里,好汉两三千。那是谁?啊,那是了南人民公社的积肥远征军!他们千军万马,征战东安,叫草仙交宝,逼湖神献肥。不几天工夫,他们就突破了百万担的积肥大关!山上、山下、田野、村旁,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割青草焖黄土,烧彩石,铲绿肥……全县每一个角落都响起了为肥而战的歌声。
风,刮着;雨,下着;大地上是一片怎样的景色啊!
灰山隘口,双峰对峙,观音塘水库的工地上,人似海,车如潮,炮声响,歌声飘。这儿有推车如飞的小哪吒,这儿有夜战的壮年英雄,这儿有年已六旬的老英雄殷逢太,这儿有封山治水的李林英。他们要拦蓄清水养鱼、防旱、灌良田。他们要为后代造千年福,他们要为庄稼拦住万丈洪。在这昔日红军征战的地方,明年将是一片电灯银光闪,黄金万顷戏秋风!再看看中塘尾水库吧:工地上,铲土声一片,挑土声一片,脚板声一片,打夯声一片,号子声一片,欢笑声一片,歌声一片……那打着赤脚、挑着满筐泥土的青年人,那卷起袖子铲土不歇的青年人,那打夯干劲冲天的青年人,那快板唱得最响的青年人,是谁?啊,是他——公社的党委书记曹润夫!是他鼓舞着人们把工效提高,是他带领着社员们,用双手修起了金银水库,是他带领着社员们用劳动夺取幸福和丰收。风,退却了,雨,败阵了。是啊,风雨怎么战得过我们党所领导的钢铁英雄!
风,刮着;雨,下着;大地上是一片怎样的景色啊!
蓼花池畔,黄金村边,菜花黄一片,麦苗嫩又青。啊,是谁的秧田耙得这么好?是谁的土地耕得这样深?是谁的肥堆长得这样高?是谁的塘堰一群群?啊,这是劳动模范万正保的试验地,是生产能手的高产田。今年万正保打响了全县更大跃进中最响的一鼓。他们队要实现大面积高额丰产,要实现亩产万斤谷子万斤棉!啊,那是哪里?诗人陶渊明的家乡——庐山脚下,温泉村边,牛棚里,牛栏内,育秧的温床星罗棋布,复盖着温暖的茅被,吸收着充足的养分,绿油油的嫩苗,从茅被里伸出了小拳头向风雨示威:“风,你刮吧,雨,你下吧,我们不怕!我们只听我们的主人——公社社员的话!”雨,气哭了,风,气得乱吼乱叫,公社的秧苗啊,发出了胜利的欢笑!
风,刮着;雨,下着;大地上是一片怎样的景色啊!
在柳絮巷边的机械厂里,在玉泉山下的农具修配厂里,在起蛟圩畔的农具合作工厂里,在全县各个农具制造工厂里,到处燃着熊熊的炉火,到处泛着刨花香,到处响着嚓嚓的劈篾声,到处开放着技术革命的红花。千百名勤劳勇敢的工人,进行着不知疲乏的劳动。成千上万的破旧农具,在他们的手里修好了;成千上万的新式农具,从他们的手里产生了,自制的新式播种机和红旗插秧机成功了。他们用自己出色的劳动,和农民兄弟一道迎接了这个东风得意、更大跃进的春天!
风,刮着;雨,下着;大地上升起了一片怎样的美景啊!
九千八百万担肥料,堆起了高山万座;无数的水库堤坝,锁住了春泛秋洪;绿油油的壮秧在温床里成长;千万件新式农具,从工厂奔向了村庄……庐山高啊,高不过人民的冲天干劲,鄱阳湖水大,阻不住英雄争上游的决心!风,算什么!雨,算什么!看,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英雄的星子人民,旗开得胜,战鼓喧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