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9阅读
  • 0回复

要早稻超小麦 让南北全丰收 南方各省早稻大面积丰产运动即将进入高潮 岭南地区开始插秧,长江流域普遍浸种播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21
第1版()
专栏:

要早稻超小麦 让南北全丰收
南方各省早稻大面积丰产运动即将进入高潮
岭南地区开始插秧,长江流域普遍浸种播种
本报讯 南方各省早稻的浸种、播种育秧工作正由南而北迅速的展开。季节较早的岭南地区,早稻播种已经完成80%以上,现在秧苗一片油绿,生长茁壮。第一批早播的种子和试验田,已经开始插秧。广东省已插秧一百三十多万亩,其中海南岛区占一百零三万亩。福建、广西、云南等省、区的南部,也有不少县市开始了插秧的活动。长江流域各省,3月中旬即普遍浸种,从3月下旬起,将进入播种大忙阶段。
今年早稻生产准备工作,动手早、抓得紧,特别是在物质准备上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较充分。早稻的肥料,据广东、江西、广西、湖南、四川等九个省的统计,每亩施肥量可比去年增加一到两倍,一般每亩有肥三到五万斤。肥料的质量,一般都比较好。去年种早稻的时候,还没有土化肥,今年各省都有土化肥厂,据江苏、安徽等七个早稻主要产区不完全统计,已生产土化肥有一千四百五十多亿斤,很大一部分要用在早稻上。绿肥也比去年多,南方十三个省市的绿肥面积为六千五百万亩左右,比去年增加二百多万亩。目前绿肥生长很好,今年湖南省常德专区种植的五百多万亩绿肥,预计每亩鲜草产量至少可达六千斤以上,比去年增产一倍左右。早稻本田的深翻工作,已经普遍进行,一般田都能耕深六寸到八寸,丰产田耕深一尺左右。湖南省所有水田,除种有冬作物的以外,已全部耕完,计六到八寸的有一千一百一十四万亩,八寸到一尺的八百八十三万亩,一尺以上的有一千一百零二万亩。早稻种子,一般都留得比较充足,每亩在四十斤到六十斤。部分地区如孝感县,每亩留种达八十斤。群众性的种子精选工作,也做得比往年好,浙江、广东、广西、福建等省早稻种子,一般都经过风选、筛选、泥水或盐水选种及种子处理工作,种子质量都有显著提高;浙江省绍兴县城南公社经过精选的种子,纯度由90%提高到98%。今年各省还调拨了一亿二千多万斤早熟粳稻种子,现在都已及时分发到各生产队,按时播种。
为了抓好早稻生产,赢得早稻大丰收,各省都特别重视早稻育秧工作,采用先进的湿润秧田育秧法。护秧专业队伍,大部地区都已组成。安徽省芜湖专区组织了一万五千多个秧田管理小组,共十一万四千多人,并准备了大量草帘、防风障等防寒设备。湖南省浏阳县三千七百八十七个生产队,已有二千五百八十二个在田间盖了护秧棚,地头扎营,保护秧苗,有二千八百一十五个队准备好了秧田复盖物。安仁全县开展了群众性的护秧运动,只几天,已将播种的六千一百五十八亩秧田,加盖了各种保温肥三十一万多担,还采取了烧火熏烟、温水淋苗、搭防风棚等措施;还有“看天小组”、“防寒突击队”等。广西的百色专区,普遍进行了秧田检查评比,田头会诊。玉林专区实行了包不死不烂、包施肥、包育壮、包无虫害、包无鸟兽害等五包责任制度。浙江省嘉兴专区,已在群众和干部中,开展了如何培育壮秧、不烂秧的大鸣大放大辩论,目前四十万劳动大军,正精心管理秧田,决心当好“秧保姆”,力争“亩亩不烂秧,株株出壮秧”。四川省南充专区经过群众性的大辩论后,提出了很多解决秧田不足的办法:(一)适当增加秧田播种量,(二)分期育秧,分批栽秧,(三)增加塘和囤水田的储水量,把冬水田腾出来做秧田,(四)选择肥沃带沙的土地育旱秧,(五)以公社为单位,调剂秧田。
为了减轻劳力负担,做到耕作适时,提高质量,不少地区都妥善安排了劳力,并注意了工具改革工作。四川省绵阳专区已从后勤人员和搞副业生产等方面,抽调了三十六万多劳力增强第一线,使原来直接搞农业生产的增加到二百五十三万多人。广西富钟英家五星公社为了保证农业战线兵强马壮,合理的调整了劳力,精简了一部分后勤人员,全社生产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原来播种工作进展很慢,3月6日才完成13.1%,增加大批劳力后,到8日止已基本播完。工具改革的进展也很快。湖南省常德专区在目前紧张的运肥当中,开展了湖区船排化、平原陆地车子化、山区索道化运动。现常德、汉寿两县的积肥劳力,平均每两个人就有一部车子,使送肥工作既快又好地顺利进行。为了减轻今年密植插秧的劳力负担,按时按质插好秧苗,各省都在赶制插秧机。安徽省计划在插秧前制好二十九万部插秧机。江西省赣南区已制好插秧机一万七千多部,吉安、都昌、永修、进贤、安义等县也在积极赶制。波阳县制成的“波阳一号”插秧机,成本低工效高,每台只需十九元,一人一天能插六到八亩。全县计划在早稻插秧前,完成制造二万部,使90%以上水田用上插秧机。(附图片)
广东潮安县枫溪公社云步管理区大搞大面积高产试验田,现在,田间正是一片春耕大忙景象。新华社记者 郭伟祺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