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7阅读
  • 0回复

各地学校全面安排教学工作 学生用心读书,积极劳动,课外科学研究非常活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21
第7版()
专栏:

各地学校全面安排教学工作
学生用心读书,积极劳动,课外科学研究非常活跃
新华社20日讯 全国各地学校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今年寒假开学后,在总结前一时期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合理地安排了教学、生产劳动和生活,以保证学校教育的质量。
1958年,各地学校开展教育大革命,轰轰烈烈地贯彻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师生们在教学当中上山下乡下厂,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在学校内大办工厂农场,开展科学研究,改变了教学风气,提高了教学质量,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赞扬。从去年12月以来,各地学校在党委的领导下,陆续进行总结,肯定去年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在各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绩,修订教学计划,根据专业、学生年龄、学校所在地区具体条件和城乡特点等情况,适当地订出教学和生产劳动的比例:全日制学校,小学生从九岁开始,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一般每周劳动时间不超过四小时;中学里,初中学生每周劳动时间一般为六小时,高中生每周劳动时间一般为八小时。高等学校按照不同的专业和条件规定教学和生产劳动的时间比例,采取分散劳动和集中劳动相结合的办法,每个学生每年劳动时间最少二个月,最多四个月;半日制学校,有的是半天上课半天劳动,有的是隔日上课隔日劳动,也有的是一周上课一周劳动。成千上万的业余学校,也对生产、教学作了合理的安排,以保证学员们能结合生产和工作坚持学习。
现在,各地学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形式大致有三种:在学校举办工厂、农场;下厂下乡;参加社会公益劳动。高等学校理工科学生尽可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结合的生产劳动。文法科学生除了在校内参加劳动外,一般都有比较多的时间,下厂下乡参加生产劳动,并且结合生产劳动、参加实际工作和进行调查研究,开展与本专业有联系的教学工作。许多学校还和工厂企业单位协作,建立联系,使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上海市学校和工厂挂钩,并且具体协商解决了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和内容等问题。北京市高等学校有的组织学生到野外进行生产和学习,有的和人民公社联系准备在公社里学习和劳动,进行科学研究;有些中等学校和工厂企业挂钩,在学校内建立卫星工厂,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基地。同时,各地学校都陆续对学校原来办的工厂、农场进行整顿,以便使生产劳动更好地结合专业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在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安排各项工作时,各地学校都进一步研究了教学,注意加强基础课和理论课的讲授,保证教学质量能够不断提高。山西、四川等省有些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有关“为谁学、学什么、如何学”的辩论,提出在注重实践的同时,也要加强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合肥工业大学的师生们经过深入讨论,明确认识到基础课的重要作用,学校采取措施抽调有教学经验、水平较高的教师到基础课教研组,加强自然科学的实验教学,增加较高水平的实验项目和时间。各地高等学校有的改进基础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的增设新的基础课和理论课,并安排足够的时间来保证这些课程的教学工作。中等学校、小学校,包括全日制、半日制以及业余学校,也都注意加强基础课,使教学既能结合实际情况,又能系统地讲授文化科学基础理论知识,两方面都不偏废。
各地学校今年还对师生们的休息、文化娱乐、开展体育活动、卫生保健等,作了安排。
由于全面合理地安排了教学、生产劳动和生活,各地学校出现了用心读书,努力劳动的风气,课外科学研究活动和社会活动也非常活跃。开封、太原、长春等地学校的学生开展了“五好”(思想、学习、劳动、科学研究、身体)运动,上海有些学校的学生提出:上课听课专心,复习功课耐心,完成作业细心,相互探讨虚心,团结互助热心等努力目标,因而学习质量有显著提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