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塞上新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24
第8版()
专栏:风土新志

塞上新歌
莎荫
2月间,在雁门关外旅行了半个月,访问了著名的塞上古城——大同,也跋涉了塞上的山地和平川,我以异常激动的心情记录下塞上人民对于他们亘古未有的美好生活的歌颂。从雁门关到外长城,从吕梁山到平型关,在四十里金沙滩上,在桑干河漫长的两岸,到处响着塞上人民昂扬的歌声——充满胜利者的骄傲,洋溢着无往不胜的信心。
在这片“十年九旱”的土地上,发展了四百九十七万亩清水地。桑干河、浑河、洋河、唐河、壶流河五大流域的全面治理工程完成了一大半。于是,像一匹烈性野马似的塞上气候,被最出色的驭手——塞上人驯服了。于是,塞上人便唱起了新歌:
荒山秃岭穿新装,
盐碱滩成米粮仓,
山川水库星罗布,
敢和两湖比风光。
千里沙滩变果园,
树下歇凉水浇田;
远处跑着拖拉机,
四面不见黄土山。
清风过时鱼游水,
满川稻田一塘莲;
游人休夸苏杭好,
如今雁北赛江南。
塞上人民的生活也相应地提高了。那些苦难、辛酸的沉重歌声也就被完全新的、充满自豪的歌声所代替了。
今年阳高滩上春来早,我去访问的时候,已经是“人马遍地是,处处备耕忙”了,人们唱着:
阳高滩是米粮川,
收成一年赛一年,
吃饱又吃好,
人人笑开颜,
不唱歌儿口无味,
唱起歌来满口甜。
在“上了黄花梁,两眼泪汪汪,一片好庄稼,水冲沙压一扫光”的金沙滩上,正响彻着欢乐的歌声:
上了黄花梁,
五谷遍地好风光,
眉开眼又笑,花开喷鼻香。
在吕梁山、恒山和靠近外长城的山区,过去有多少人过着“人起炕光,穿鞋搬家”的生活!他们唱着:
十山九无头,洪水遍地流,
走上荒山梁,风吹泪不干,
回头看家乡,烂窑破衣裳。
荒凉的塞上山区,已经完全变了,特别是大跃进的1958年,人们从山地上取得丰硕的报酬,粮食产量平均每亩达到四、五百斤。人们热爱着这个地区,新歌声此起彼伏:
高粱一片红,黍子遍地黄,
豆子荚儿多,谷子穗儿长,
红蛋蛋的果子面带笑,
绿油油的蔬菜放清香,
水地旱地都丰收,
坡坡洼洼好打粮。
鞭声到处响,
牛群羊群遍山岗。
在党的领导下苦干了十年,摆脱了贫困。如今,塞上人怀着更雄伟的理想,响应了党1959年更大跃进的号召:
长城内外好风光,
积肥备耕一片忙,
男女老少齐上阵,
一个更比一个强。
力争亩产千斤粮,
山区平川红旗扬,
四百万人一股劲,
喜看雁北过长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