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山区生产猛赶平原 池洞大队各族人民力争农林牧副大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25
第1版()
专栏:

山区生产猛赶平原
池洞大队各族人民力争农林牧副大发展
本报南宁24日电 广西大苗山苗族自治县三防公社池洞大队,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进一步挖掘潜力,决心大干一年,力争改变山区面貌,赶上平原地区的经济水平。
池洞大队位于苗、瑶、僮、汉各族人民杂居的高寒山区,全队有一百多户,五百多人。这里山高岭峻,地多田少。近几年来,各族人民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粮食和副业收入还赶不上富裕社。人民公社化给这个大队带来了飞跃发展的条件。这个大队是由原来的两个民族联合高级社合并而成的。原来的汉、僮族联合社,土地占70%,劳力占40%;苗、瑶族联合社土地占30%,劳力占60%;合并大队后,土地、劳力都得到了充分合理的使用。原来的苗、瑶族联合社有大量的经济林木,但缺乏经营技术,公社化以后,在汉族社员指导下,普遍发展了种茶、养蜂、生产香菌等林、副业。在罗洞大队汉族社员帮助下,这个大队学会了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生产技术,发展了生产。这样,池洞大队1958年在生产上获得了数倍的增长:水稻亩产平均达一千六百多斤,比1957年增长八倍以上,旱地作物平均亩产达六百五十四斤,比1957年增长五倍以上,各项副业收入十二万元,卖余粮八万多斤,由缺粮变为余粮大队。
公社化以后,在公社统一领导下,各民族相互支援,共同发展,给池洞大队进一步发展生产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在贯彻执行人民公社“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后,这个大队表现得更积极主动,发扬了自力更生的精神,决心大干一年,赶上先进的平原地区,从根本上改变山区的面貌。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大家认为山区的有利条件很多,潜力很大。如进一步改造冷水田和改善耕种方法,加强防止兽害,粮食产量还可大大提高;许多轮休生地可供开垦种田;丰富的牧草可供发展畜牧业;大量的野生茶林和香菌等只要加以开垦管护,产量很大,等等。于是,七个生产小队纷纷修订今年的跃进规划,根据山区特点,实行农林牧副全线大发展。原计划种早稻二十亩,扩大为一百七十亩,亩产由二千五百斤提高到四千五百斤;旱粮作物原种一千亩,现已扩大为三千亩,亩产由八百斤提高到一千二百斤。这个规划实现后,今年平均每人有粮将达二千三百多斤。大力发展林、副业生产,大量养猪、养鸡、养蜂,垦种茶叶一千亩,棕皮一百亩、药材五十亩,安排砍菌二千个工,这样,今年的林副业收入平均每人可得一百多元,明年即可达到四百三十元。
现在,全队社员为实现这个规划,正进行紧张战斗。全队新建田头工棚六十四间,人、耕牛、农具、食堂全上山,紧张地进行春耕生产。到20日止,全队水田已全耙完,每亩下肥一千二百担,开地二百亩,烧石灰十四万斤。副业生产也在大发展,已采集香菌一万多斤,蜂糖一千多斤,捕捉虎、熊等一百多只。(附图片)
辽宁省绥中县各人民公社掀起了抢墒、保墒,平整土地的高潮。这是绥中镇公社第三作业区第二生产队正在平整最后一块地。新华社记者肖 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