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目标明确计划落实 上海机床厂增加了一百二十万工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25
第2版()
专栏:

目标明确计划落实
上海机床厂增加了一百二十万工时
本报上海24日电 上海机床厂在讨论全年跃进规划中,把生产任务一竿子插到底,再自下而上地逐级制订车间和厂的跃进计划和措施。经过到群众中去又从群众中来的反复过程,使国家计划变成每个工人的实际行动,厂的计划和措施有了充分可靠的群众基础,同时群众讨论计划的过程也成为技术革命深入发展的过程。原来,这个厂今年的生产任务要翻一番,却短少二百万工时。这次,经过群众讨论和提措施,短缺的工时,约有60%已经得到解决。
这个厂的领导干部根据经济工作要越做越细的精神,提出“今年能不能实现更大跃进”以及“应该如何实现更大跃进”的问题,发动群众进行鸣放。在鸣放中,群众提出了成千上万条有关实现更大跃进的建议和措施。在这个基础上,工厂领导,就排出了品种、产量和产值的指标交给各车间。车间根据各个生产小组加工的零件,再排出各小组以及小组内各工种的具体计划,让工人进行讨论,并且把实现跃进计划中的困难用大字报形式详细向群众交底,使大家了解全厂和本车间的关键所在。小组接到车间下达的指标,即分工种展开讨论,算工时账,算设备能力账,然后参考车间提出的关键,针对加工部件,人人想办法,个个找窍门,提出革新的建议和措施来补足缺少的加工能力。最后,同工种的每一个工人又根据工种讨论的计划和措施,订出各自的具体计划和措施。这样就做到了每一个人都有明确的目标,每一个人都有实现目标的措施。车间和厂级就在群众讨论的基础上,层层汇总,提出具体的跃进计划和主要措施。
现在,这个厂所有的生产工人都订出了工种的和个人的计划和措施。第二车间第三小组钻床工种,按跃进指标的要求,全年要完成三万二千多工时的任务,而实际能力只有八千一百工时。工人们针对这一差额,提出自制简易轧头具和推广多夹多钻等七条措施,分别规定在3月、5月或6月份实现。预计实现后可以解决一万四千八百多工时,其余不足之数准备用培养多面手等方法来解决。
由于计划下到了每个工人,工人们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在实现跃进计划中所担负的责任,因此,就进一步发扬了主人翁的思想。许多工人说:“过去完成任务的担子少数人挑,现在全厂工人一齐挑。”他们在讨论计划中,针对本车间、本小组和本工种的生产关键,算细账、找窍门、挖潜力,提出了大量的技术革新建议。第三车间的齿轮加工小组去年总共只完成八万工时的任务,经工人提出革新措施后,今年在不增加人和设备的情况下,可以完成二十万工时的任务。整个第三车间的工人在讨论计划中提出的措施共有一百七十八项。这些措施实现后,可以增加七万个工时,用来支援兄弟车间。不少工人在算了一次细账,挖了一次潜力以后,看看加工能力和任务要求还是不能平衡,就进一步再算、再挖、再提革新建议。这样,潜力就越挖越大,措施也越订越多。
现在,这个厂在群众性讨论计划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组织机床对机床、小组对小组、车间对车间、科室对科室的群众性的对口检查和评比,比措施计划的先进性、群众性、全面性、可靠性,通过评比,对某些订得比较保守或不切实际的措施计划进行了修正。在评比检查的同时,厂内又发动和组织工人,围绕今年翻一番的跃进计划,开展了车间与车间、工人与工人之间的热气腾腾的红旗竞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