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美英华盛顿会谈的结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25
第4版()
专栏:伦敦通讯

美英华盛顿会谈的结果
本报记者 潘非
艾森豪威尔和麦克米伦的会谈,已经在23日结束。在过去四天中,麦克米伦向艾森豪威尔报告了他的访苏之行以及同戴高乐和阿登纳会谈的情况;双方讨论柏林问题、欧洲问题和裁军问题,并草拟了答复苏联的复照。这次谈判是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中进行的,事后也没有发表公报。
对于这次会谈的“重要性”,美英报纸已经宣传得很久了。自从苏联提出解决柏林问题的方案以及签订对德和约的建议案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既不接受苏联的建议,又提不出自己的反建议,因而陷于极为狼狈的境地。据说,这次会谈的目的,就是要“统一”西方国家的立场,制定出一个“新”的、“共同的”政策。伦敦“泰晤士报”曾乐观地预言,
“等到麦克米伦、艾森豪威尔会谈结束,西方政策的大体路线,就该被制定出来了”。
根据美英报纸报道:艾森豪威尔和麦克米伦已经就答复苏联照会的复照取得一致意见,这个复照将建议在今年夏天举行政府首脑会议,在这以前在5月间在日内瓦举行外长会议。人们知道,在美英会谈以前,美国曾拒绝过苏联提出的召开政府首脑会议的建议;后来,艾森豪威尔又为首脑会议的召开提出了先决条件:它必须在外长会议取得了成果的基础上举行。现在,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稍稍改变了一下。美国所以要改变一下态度,理由十分明显。苏联要求以协商办法来解决国际争端的主张,不仅在西欧,并且在美国国内,也得到人们的重视。这就形成对美国政府的巨大压力。既然人们不愿在柏林问题上追随美国将军去冒战争的危险,那末除了同苏联进行谈判以外,还有什么办法呢?这就是23日的“纽约先驱论坛报”所说的:首脑会议看来势在必须举行,因此,“西方应该热情地、雄心勃勃地对待它,而不要给世界以这样的印象——它是被迫着拖去谈判的。”
此外,会谈双方还达成协议,同意让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外长会议,但只作为“观察员”而不是同四大国代表享有同等权利的成员。
要说美英会谈有什么“结果”,双方意见有什么“接近”的话,那么只是在召开首脑会议这一个问题上。但应该指出的是,表示愿意谈判——不论是外长会议或者首脑会议——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谈什么呢?在这一方面,美国同它的“盟国”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在艾森豪威尔同麦克米伦的会谈中,曾讨论了英国提出的有关在欧洲中部建立一个类似“安全区”的方案。在访问莫斯科以后,英国曾宣传麦克米伦拟订了一个所谓“稀疏”计划。它的细节没有透露,但从字面推敲,既然是“稀疏”,就意味着在这一地区内,将逐渐减少武装力量。当麦克米伦到了华盛顿以后,英国的口气就突然一改,把它叫做“冻结”计划,即把这一地区内的武装力量,规定一个最高水平,然后“冻结”在这一水平以内。英国官方的发言人并一再解释,这样一个计划并不牵涉到限制核武器,即英国并不反对西德用核武器武装起来,更不反对美国在西欧建立核武器据点。
可以看出,英国企图把这样一个计划同柏林问题联系起来,即所谓从这一计划的实施,“导向政治问题的解决。”尽管英国一退再退,从“稀疏”退到“冻结”,艾森豪威尔却丝毫不感兴趣。“纽约先驱论坛报”说,美国官方对英国计划的“初步反应”,是不热情的。
据报载,在裁军问题上,美英也各有自己的打算。
当美英的报纸正在大力宣传两国之间的“团结”时,麦克米伦23日在一个有美国高级官员参加的集会上,大煞风景地要求美国取消贸易上对英国的歧视。他说,这种歧视损害了美英在经济方面的“合作”。
美英会谈既没有消除两国之间的矛盾与分歧,也没有制定出所谓西方国家在柏林问题上的“统一的新政策”。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