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2阅读
  • 0回复

以少胜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26
第8版()
专栏:观众的话

以少胜多
薛养玉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上演的话剧“丽人行”,在舞台美术的创造上是别具风格的。也许我看的话剧太少,像“丽人行”中陈设那么简洁明了,却又那么富有特征,确乎还是头一次。就拿王仲原的家来说,按一般的处理,像这么个伪银行经理的家,一定非装饰得富丽堂皇,叫人眼花撩乱不可。但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只不过是桌、椅、书架、收音机几样东西,然而我们还是感到它是一个应有尽有的阔绰的屋子。这就是因为舞台上的陈设,不是些可有可无的物件,而是经过了艺术家们的匠心设计和选择。它们有着生动鲜明的概括性,启发了观众的联想力。特别富有特征的是那个书架。当观众第一次看到王仲原的家时(第三场),首先看到那个整齐地摆满了厚厚的精装书的书架,其中又显眼地少了一本书。就是这个书架,在人物间展开的冲突上,起了不小的作用,说明了王仲原并不是真的要看这些书(“鲁迅全集”等);在以后,王仲原变节投敌了,我们又第二次看到了这个家室(第十三场),陈设并未多添什么,只是这个曾在第三场中惹人注意的书架,放的已是王仲原的情妇俞芳子(汉奸)的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高跟鞋。不用絮絮叨叨,仅一个书架的变化,就已经表明王仲原堕落的程度。
“丽人行”的舞台美术上的这种独创性,使我想到有些戏的布景,实在太繁琐、太铺张了。他们似乎恨不得把现实生活中一切都无遗漏地搬上舞台,有的庞杂得使观众的眼睛不够用,为了弄清环境,而不能使人很快地把全神贯注到剧中人的活动上。
我的意思,并不是一般地反对多用布景和道具,而是觉得舞台上的一切装置,那怕很小的一点东西,都应该严格地服从剧情的需要,精于选择,典型地突出某个具体环境中应该有的某种物件特质来。要“以少胜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