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同心协力 有勇有谋 陈宝和李建国王云庆突破“千台时”指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3-28
第2版()
专栏:

同心协力 有勇有谋
陈宝和李建国王云庆突破“千台时”指标
据青岛日报消息 青岛机械厂三车间刨工七组的三个青年工人——陈宝和(甲班)、李建国(乙班)、王云庆(丙班),在“千台时”运动中苦干巧干,二十天完成了近两个月的工作量,质量都符合标准。
这个车间一台机床一个月要完成五百八十六个工时的活,现在提出“千台时”,就是一台机床一个月要完成一千个工时的活,将近翻一番。刨工七组三个青年小伙子心里热呼呼的想:“一定要翻一番!”三人一商议,推选王云庆上台:保证一个月完成一千个工时的活,争取一千五,不发生任何质量、人身、设备事故。
会后,三个人你追我赶,手眼不离机床,连话也不多说一句。干了几天,直累得腰酸腿疼,浑身没劲。他们感到这样干下去怎么也拼不出一千个工时的活,于是想起了党支部书记的话:“要苦干也要巧干,要大闹技术革命,光拼体力是不行的。”对!要从刀具、工具上钻一钻。一天,他们接到吊车齿轮联接器(内齿轮)二十九个,按定额是八小时刨一个,厂里跃进指标要求三小时刨一个,得八十七个工时,这是急活,等着用。活这样急,像过去先用割刀切一次再用样板刀刨,根本是完不成的。于是他们把机器的每一个动作都考虑几遍,最后决定不用割刀,用样板刀一刀攻下来,并把车速加快了。这样做果然又快又好,结果只用了二十六个工时就完成了任务。这次改进成功,使他们对大闹技术革命更重视了,信心也更强了。过了几天,他们又接到吊车铁板活三十二个,他们又改进工具,一共用了九个工时就完成任务。新改的刀具真是百试百灵,做混砂机出砂门的活,以前三个工时一个,他们使用了新改的刀具,并提高了车速,十六个工时的活只用两个半工时就做完了。
他们三个人在运动中就像接力赛跑的运动员一样,互相关心、加油、促进。如果是成批的活,就班班比产量,集体动脑筋,互相教经验教办法。零星的任务,就三个人分工“定活”、“定时”,各个突破。交流经验成了他们日常不可缺少的活动。星期天,三个人凑在一起,那就研究得更起劲,有时连饭也顾不得吃。
到月中的时候,他们这台机床已经干了一千个工时的工作量。现在,他们又提出了更新的奋斗目标,全月要保证完成一千五百个工时的工作量,争取两千。到20日止,他们这台机床已完成了一千零九十个工时的工作量,和车间订的五百八十六个工时的计划比较,接近完成两个月的工作量,比八个人在这期间的工时定额还多,并且质量都符合标准。(附图片)
(赵志方插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