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阅读
  • 0回复

争先与让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01
第7版()
专栏:

争先与让路
孙景协
争先与让路是对立的统一
全国一盘棋的中心问题是保证重点。为了保证重点,就必须分别轻重缓急,某些次要的或暂时不迫切需要的生产建设事业就要推迟一下,暂时让一下路。这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有人却向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们不是提倡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吗?既要力争上游,又让停车让路,这不自相矛盾?”的确,在这些同志看来,似乎要争先就不能让路,要让路就无法争先,二者是针锋相对、无法统一的。
其实不然。在辩证唯物主义者看来,争先与让路固然是相互矛盾着的两个对立面,但是它们又具有着统一性。也就是说,它们既相互矛盾着、斗争着,但是又相互联结着、依赖着。其所以说是矛盾着,因为要保证重点生产建设事业的优先发展,某些次要的或不重要的方面就不得不暂时等待一下,让一下路,这对后者说来,的确是相对地放慢了一下前进的步伐。其所以说是统一的,因为争先是为了使我们的整个建设事业“更上一层楼”,而让路的目的也正是给我们整个建设事业更迅速的发展让出前进的“阶梯”,它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这二者之间的联系性、依赖性则表现在:它们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没有让路为条件,要使重点生产建设事业获得“一日千里”的飞跃发展就不可能;反过来讲,没有重点生产建设事业的优先发展,那些暂时让路的次要方面今后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没有坚实可靠的物质基础。由此可见,争先与让路是统一性的两个对立面。正是由于这种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才推动着我们的各项建设事业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
谁该在先,谁该让路
不论办什么事情,总得有个先后、轻重、缓急,决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那样的话,就往往会“拿着鸡毛当令箭”,甚至“抓了芝麻,漏了西瓜”,结果什么事情也办不好。然而谁该在先,谁该在后,谁是重点,谁是轻点,谁该是急,谁该是缓,决不是凭哪一个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由客观实际决定的。问题在于主观要正确地反映客观。究竟谁应该在先,谁应该让路呢?毛主席在“矛盾论”一文中曾这样告诉我们:“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可见,这种“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的主要矛盾,就是我们所说的重点,因此必须在先,尽先予以解决;而那些“其他矛盾”则必须在后,暂时等待一下,让一下路。我们经济建设中的重点,就是那些对保证国民经济高速度按比例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而又是发展生产和改善人民生活所迫切需要的生产建设事业。它们是全面大跃进中的主攻方面,是决定着整个“战役”胜负的主导环节,因此必须保证它们首先“上马”,迅速前进。而那些次要的或当前不迫切需要的生产建设事业,就应该等待一下,让一下路。比如说:在当前物资不足的情况下,建设条件比较差的地区,要让路给条件比较好的地区;暂时不能发挥作用的工程,要让路给能马上发挥作用的工程;国家暂时不迫切需要的工程,要让路给国家迫切需要的工程;生产效率比较低、成本比较高、产品质量比较差的企业,要让路给生产效率比较高、成本比较低、质量比较好的企业,等等。只有分清主次,该先则先,该后则后,互相协作,互相支援,才能保证我们的建设事业高速度地向前发展。
当然,我们所说的重与轻、主与次、急与缓,这只是在某种特定条件下相对而言,它们之间的位置并不是永久不变的,因为辩证法告诉我们:一种矛盾着的东西,不仅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这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轻也会转化为重,次也会转化为主,缓也会转化为急。例如拿发展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之间的矛盾来说。当前我们建设中的突出矛盾是原材料不足,因此原材料工业必须列为重点,优先予以发展。但是经过努力后,一当原材料工业有了高度的发展,原材料供应不足这一矛盾已基本解决时,那么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加工工业可能被列为重点。我们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心工作,在不同的时期要抓不同的“纲”。因此,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该轻则轻,该重则重,决不能把目前的重点当作轻点,也不能把将来才能成为重点的东西看成今天的重点。
争先必须以保证全局胜利为前提
的确,党的总路线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国六亿人民主观能动性的宝库,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犹如泉涌,滔滔而出。他们的豪迈口号是“事事比先进,人人争第一”。人民群众的这种力争上游的气魄,必将不断发扬光大。
但是有两种争先,一种是从全局出发,为了实现国家统一的计划,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创造条件,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为争取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大更好更全面跃进的争先。这是共产主义的争先;另一种是只顾局部而不顾整体,只顾自己小圈圈的利益而不顾国家利益的争先,这是本位主义的争先。自然我们是提倡前者,反对后者。
有的同志说:“我们各方面的经济还很落后,为什么不可以在各个方面都大兴土木,多搞一些建设呢?”不可否认,这些同志加快建设速度的良好愿望是十分可贵的。但是我们说,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单凭主观愿望,必须把主观愿望和客观可能性结合起来,把革命热情和科学分析结合起来。这些同志忘记了我们国家底子还很薄,因此必须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首先集中使用在最迫切需要的、收效最快的、作用最大的方面去,决不能“分兵把口,分散使用兵力,打消耗战”。如果我们不分主次,齐头并进,百废俱兴,不仅不能真正加快建设事业的速度,而且还会延缓建设事业发展的速度。虽有一个良好的愿望,其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我们万万不能采用这种办法。
个别的同志缺乏全局观点,他们考虑问题常常过多地考虑本单位的利益,将自己局部的利益凌驾在国家之上,他们钻到小圈圈里,一叶障目,过分强调本部门的特殊,因而在基本建设中尽量多争项目;在物资不足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想多争一点,甚至“打埋伏”、虚报;在排不上队的时候,硬往上挤,甚至认为挤掉别人不要紧,只要保全自己就行。在他们看来,不管全局怎样,只要自己多搞一些,这就是“力争上游”了。其实这些同志是大错特错了。必须认识,我们所说的“力争上游”,是以争取全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大跃进为前提。衡量每一个局部是否力争上游,就要看他在争取全国社会主义全面大跃进中作出了多少贡献,对全局的胜利起了哪些作用。而这种只为小利而损大局的争先,只能是一种本位主义的表现。
这些同志之所以错误,就是因为没有正确地认识局部和整体的辩证关系。也许有人会说:“整体是由局部构成的,我也是为了本地区人民群众的利益呀!”不错,的确有些人是“好心肠”,但是他们为了本单位的利益,却违背了整体的利益,从而也就在根本上违背了本地区人民群众的利益。这种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正如下棋一样。高明的棋手,总是高瞻远瞩,每走一步都从全局出发,照顾全局。而蹩脚的棋手,则缺乏全局观点,目光如豆,只看到局部,看不到全局,结果处处被动,全盘皆输。下棋如此,搞建设也如此。毛主席曾教导我们说:“不顾大局,对别部、别地、别人漠不关心,就是这种本位主义者的特点。对于这样的人,必须加强教育,使他们懂得这就是一种宗派主义的倾向。如果发展下去,是很危险的。”(“整顿党的作风”)
由此可见,争先必须以保证全局的胜利为前提,离开了这个前提的争先,是必须加以反对的。
让路是为了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
前面已经说过,为了保证重点建设事业的发展,某些次要的方面暂时让一下路是必要的。但是有的人就指责我们说:“你们提倡让路,不符合力争上游的精神,”我们说:不,这正是为了加快建设速度,为了更大更好更全面地跃进。
这些同志所以把让路理解为消极退却,正是因为他们不是从事物的联系性看问题,而是把局部和整体割裂开来,只见小局,不见大局,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其实让路决不是消极的措施,而是为了更快前进的积极措施。现在让我们举出大家都知道的战争中的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在革命战争中我们常碰到这样的事情:为了进攻而防御,为了前进而后退,为了向正面而向侧面,为了走直路而走弯路等等。难道我们能说这些“防御”、“后退”、“侧面”、“弯路”是消极退却,而不是为了更迅速地消灭敌人吗?
当然,某些次要方面暂时的让路,从局部范围来讲暂时地确实是减低了一些速度,但是让路的结果却保全了大局,换来了更高的速度,而且也为暂时让路的某些生产建设事业今后更大的跃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这难道还不清楚吗?毛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丧失的是土地,而取得的是战胜敌人,加恢复土地,再加扩大土地,这是赚钱生意。市场交易,买者如果不丧失金钱,就不能取得货物;卖者如果不丧失货物,也不能取得金钱。革命运动所造成的丧失是破坏,而其取得是进步的建设。睡眠和休息丧失了时间,却取得了明天工作的精力。如果有什么蠢人,不知此理,拒绝睡觉,他明天就没有精神了,这是蚀本生意。”用毛主席所列举的这些活生生的例子来说明让路与更好地前进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我国古语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就是说,“不为”是为了“为”,是为了“为”得更好。何况我们所说的让路的那些生产建设事业并不是根本不办,而只是在时间上稍微推迟一下呢?因此,我们必须弄清这个观点,在某些需要让路的地方自觉地、主动地让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