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0阅读
  • 0回复

合理密植是水稻丰产主要措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02
第3版()
专栏:

合理密植是水稻丰产主要措施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1958年我国水稻总产量从1957年的一千七百三十五亿斤,猛增到三千亿斤左右,单位面积产量由平均亩产三百五十八斤增至六百二十斤,增产幅度达73%,这不仅是我国水稻生产史上,也是世界稻作生产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拿产稻著名的国家日本和意大利相比,日本水稻单位面积产量,从1882年至今的七十余年来,仅增加了80%左右;1958年日本全国四千八百七十九万五千亩稻田,平均亩产六百二十点三斤。意大利1958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为一百九十九万五千亩,平均亩产量为七百零一点七斤。而1958年我国稻田面积共四亿八千万亩,总平均亩产量也已接近这个水平。如以单位面积最高产量比较,我国各地大量出现了二千斤以上的高额丰产田,更远远超过了日本在1955年所创造的亩产一千六百四十多斤的最高纪录。
肯 定 密 植 增 产
提高插秧密度是1958年我国水稻大丰收的中心环节。在深耕、增肥的基础上,插秧密度突破了常规,来一个创造性的发展,这就大大地促进了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大跃进。
过去有些老农的经验,认为“稀三担,密六箩,敲敲打打一样多”。有些科学工作者的试验研究结果,也认为每亩插秧穴数超过二至三万穴,即增产有限,或不能增产,甚至还有减产的倾向。而1958年各地在抓水、抓肥、抓深耕的基础上,插秧密度大大超过了上述范围。先进地区早、中稻每亩插到三至五万穴,二十五至四十万苗;双季晚稻插到四至八万穴,四十至六十万苗,比1957年增加一倍甚至几倍。如安徽省双季早稻每亩插秧三万三千穴,比1957年增加了一倍,平均每亩产量达一千零二十八斤,比1957年增产182%。从1958年各地的密植对比材料来看,在深耕增肥等措施跟上的情况下,不仅每亩插三至四万穴的普遍增产,插五至六万穴增产更显著。依靠主穗是增产的主要特点
依靠主穗是1958年我国水稻密植增产的主要特点。我国先进的农民从生产实践中认识到,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穗数、粒数是实现水稻增产的主要关键。在苏联先进经验的启发下,进一步认识到必须依靠主穗成长来增加穗数,增产才有可靠的保证。过去所采用的大株稀植和近年来推行的小株密植,都是依靠分蘖成长来增加单位面积内总穗数的办法,这些方法很难使水稻产量在大面积上加倍的提高。如广东省广四县双季晚稻,1957年亩插二万穴,十万苗,平均亩产只有二百多斤;1958年有些丰产田用5×1寸的行株距,每穴插四至六苗,平均每亩总穗数达六十万左右,在其他措施配合下,亩产量跃增到二千斤左右。而日本最高纪录的水稻产量,是主要依靠分蘖穗获得的。折合我国单位面积计算,他们每亩只插一万二千穴,二万四千苗,结果每穴虽平均获得了二十八点二个穗子,但每亩总穗数仍只有三十二万左右,平均每穗九十四点一粒,产量也只是一千六百四十斤。(见日本“农业及园艺”杂志1955年5月号六百六十三页,原文产量为每反糙米一千零十四点六公斤,经日本农业技术访华团山田登先生折合稻谷如上数。)
依靠分蘖不可能获得更高产量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穗数没有保证,在气候等条件的影响下,常常不能达到创造高产所必须的穗数;其次,既要依靠大量分蘖,也就很难控制无效分蘖率的增长,以至耗费大量营养物质,妨碍有效穗的充分发育;第三,抽穗不齐,穗形大小不一,成熟延迟,空壳率增加;第四,无效分蘖数多,会增加稻棵间的湿度,影响通风透光,妨碍植株的正常生育。而密植后,分蘖减少,主穗所占的比重即随着增加。据江苏省金山县良种繁殖场单季晚稻田调查:每亩插三十万苗的最高分蘖率为46%,而插八十万苗的只有0.6%。由于分蘖减少,植株的营养物质可以集中供给主穗发育,更利于形成大穗,充分发挥个体的增产潜力。据湖南醴陵县太平农业社早稻高产田调查,品种为南特号,主穗粒数平均一百六十一点五粒,比分蘖穗多79%,不实率只17.4%,比分蘖穗少43%。在去年水稻大丰收中,依靠主穗密植增产的巨大潜力,不论在生产实践上或栽培科学理论上,各地农民和农业科学技术工作者取得了一致的认识,并且已成为我国水稻丰产栽培技术的独特标志。
合理密度是增产的关键
密植是我们的方向,密植的巨大增产作用也已为1958年水稻密植大丰收的事实证明。但是,密植不是孤立的,不是没有限度的,更不是越密越好。密植仅是农业生产“八字宪法”中的一项措施,它和其他七项措施以及气候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土、肥、水、种等条件,不同的栽培技术条件,就有不同的合理密度。过去在浅耕、少肥、管理粗放的条件下,一般认为每亩一、二万穴是合理密度;如果超过这个密度,稻穗就要显著减少,就会发生倒伏、死苗等现象。然而,1958年我国农民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解放了思想,大搞深耕、增肥、精细管理的技术革命后,情况完全不同了。江苏省常熟县四十八块单季晚稻,每亩二十五万穗的每穗平均六十七点零三粒,三十万穗的六十七点一七粒,穗数增加五万(五分之一),而每穗粒数都未减少;每亩三十五万穗的六十二点四六粒,七十万穗的五十九点八六粒,穗数增加一倍,而每穗粒数只减少4.2%。上海市郊松江县城东人民公社五千五百多亩单季晚稻田,每亩插四万穴左右,比1957年提高了一倍,直到成熟也未倒伏,平均亩产一千三百八十八斤。这些材料说明,生产条件改善了,栽培技术提高了,在一定密植范围内,穗数和粒数的矛盾可以得到调整和统一,倒伏、死苗的问题也可以防止。另一方面,去年也有少数试验田,因为密植前没有进行深翻地,密植后又由于排灌、施肥等措施没有跟上,增产幅度不大,穗短粒小的现象还是存在的,甚至还发生了倒伏、死苗等情况,反而造成减产。因此,从当前的具体生产条件和技术条件出发,采取合理的插秧密度、方式和方法,是一件既要有冲天干劲、又要有科学分析的细致工作,正确解决这个问题,对于争取1959年水稻更大丰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认为确定插秧密度时,必须考虑到品种、肥料、劳动力及栽培技术水平等各种条件。根据各地经验,早稻比晚稻、双季稻比单季稻、粳稻比秈稻、肥料充足的比肥料较少的、迟插的比早插和适时栽插的应适当密一些;劳动力不足的地区,在确定密植程度时更要考虑到插秧劳力的调配问题,不能单纯追求密植,延误插秧季节,反而得不到显著增产的效果。1958年全国大部分稻田的插秧密度每亩达到了三至五万穴,二十五至四十万苗,大面积丰产田平均亩产一千至一千五百斤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的跃进,这样的密度是比较符合我国当前生产条件的。应该努力进一步提高密植栽培技术,贯彻农业生产“八字宪法”,充分发挥密植的增产潜力。至于依靠主穗是否还要分蘖的问题,我们的意见是应依靠主穗,还要争取部分分蘖,适当分蘖能促进稻根生长,有利稻株生长健壮。因此,从全国总的情况看来,1959年大面积采用亩插五万穴左右、四十至五十万苗,争取五十至六十万穗比较适宜。
推广条式栽插
“满天星”的插秧方式,曾是1958年某些稻田发生死苗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去常用的方形小株密植,也由于密植程度进一步提高后,行距太小,田间早期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植株生长软弱,不便管理等严重缺点,在具体应用上受到一定的限制。以1958年各地群众所创造的各种插秧方式看来,以单行条插比较适宜于亩插五万穴左右的密度。如采用行距五至六寸,株距二寸至二寸半,每穴插八至十苗,这样,既可大大增加穴数和苗数,又可保持一定的行距,便于通风透光和田间操作管理,在其他增产措施配合下,可以使稻株生长健壮,有效分蘖率高,争取达到五十至六十万穗也较有把握。在每亩插秧穴数达不到五万穴的地区,还可考虑采用长方形栽插方式,以便争取较多的有效分蘖来增加单位面积内的总穗数,达到增产的目的。至于双行条插和分厢栽插等方式,不仅是费工多,操作不便,而且田间通风透光不良,容易发生徒长倒伏甚至死苗的现象,也不是目前大面积可以采用的。
适当增加秧田播种量
在解决提高密植程度后的秧苗供应问题上,去年各地取得了很多经验,特别是普遍采用了湿润秧田或半旱秧田的基础上,增加秧田播种量,培育嫩壮秧的方法。过去早稻秧田播种量大都是每亩一百二十至二百斤,南方中稻或单季晚稻一百至一百五十斤,双季晚稻为六十至八十斤。采用这种稀播的办法,在推行密植,每亩本田用种量从十斤以下,提高到二十至三十斤的程度时,要求秧田面积过大,发生很多困难,因此,许多推行密植的先进地区,都采取了增加秧田播种量的办法。根据湖南、湖北、四川早稻秧田播种量试验,每亩秧田密播六百斤以上(每平方寸约有二十多粒稻谷),只要加强秧田管理,并早插嫩秧,在密植条件下,与每亩播二百至三百斤的产量相类似。秧田密播后产量不低于稀播的原因,是由于嫩秧所需要的营养面积较小。不致于发生拥挤郁闭,从而保证了秧苗健壮。
但一亩秧田的播种量究竟可以增加到多少,各地还必须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来研究确定。如长江流域的双季晚稻,由于采用了生长期较长的单季晚稻品种,需要培育老壮秧,秧田稀播仍有必要;但有些地区已改用生长期较短的早稻和中稻品种作双季晚稻栽培,为缩短秧龄,培育幼壮秧创造了条件,就可以适当增加播种量;又如早稻的育秧季节气温比较凉爽,秧苗生长缓慢但较坚实,秧田播种量就可以稍多一些;晚稻育秧季节气候炎热,秧苗长得快,播种太密时,容易发生徒长,播种量就应该稍少一些。同时,播种量和插秧密度也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是密植后需要的秧苗数大大增加了,另一方面是密植后,秧田稀播的增产作用也不是那样明显;因此,插秧密度大的比密度小的秧田播种量可以稍多一些。1959年的秧田播种量,如果按亩插五万穴左右的范围考虑,我们认为北方稻区和长江流域早稻秧田播种量可以增加到每亩三百斤左右(折合净秧田面积每平方寸十二粒左右),华南双季早稻每亩二百斤左右,长江流域中稻每亩可到三百斤,双季晚稻每亩八十至一百五十斤左右,是比较恰当的。
最后还必须强调指出,我们上面所提出的插秧密度和秧田播种量,只不过就一般情况提出的。由于全国各地的环境条件和生产条件的不同,不可能适合每一个地方的要求。合理的插秧密度、秧田播种量以及必要栽培技术管理措施,各地还应该从当地的具体条件出发,参考外地经验,通过和农民群众一起研究来决定。
1958年的大丰收,不仅具有伟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而且发展了以密植为中心的一套适合我国生产大跃进的水稻丰产栽培技术,为我国农业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还必须看到,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争取更大的丰收,并逐步实现“高产、少种、多收”的方针,还有许多问题,如不同条件的合理密度、稻田的深翻、施肥、灌溉技术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解决。我国水稻生产的无穷潜力,正开始挖掘,更伟大的奇迹和前景,更高度的创造和成就,正在等待我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