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关于密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03
第3版()
专栏:资料

关于密植
植物有一种奇异的本领,能在太阳光下,把空气、土里的水分和简单的无机质养料变成复杂的有机物质——淀粉、糖、纤维、脂肪等。农作物除去水分以外的干物量,有90%到95%是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十分之九是靠植物的这种奇异的本领造成的。这种本领就叫做“光合作用”。农作物产量的大小,就看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的多少。“光合作用”主要是靠叶子进行的。在叶子里把空气、水分、养料初步加工以后,再输送到别的地方去进一步加工。密植,就是为了尽可能增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子的总面积,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地里的水分、养分,地上的空气,太阳的光和热,制造最多的有机物质,使根、茎、叶,特别是果实、种子长得又多又快又大又好。
太稀、太密都不好
如果庄稼种得太稀,就会使可以利用的养料、水分、阳光、空气等等白白地浪费掉,就得不到最高的产量。
如果庄稼种得太密,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不能满足庄稼对养料、阳光等等的需要,就会使庄稼不能正常地生长,也得不到最高的产量。
既要在单位面积上有最多的植株,又要使每一株都能充分地发挥“光合作用”,都是茁壮的、穗长穗大、粒多粒重的,才能达到高产。
许多例子都可以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限度内,庄稼种得越密,产量越高;缺少一定条件,超过一定限度,产量又要降低。
山东省农业科学研究所1958年作了夏玉米密植试验:在良好的水肥条件下,用中熟玉米品种,每亩分别种了六百六十六株到一万三千三百三十二株。其中以种植五千三百二十八株的产量最高。从每亩八千株的开始,密度越大,产量越低。每亩一万株以上的,比别的地多施不少肥料,产量仍然很低。
安徽舒城县千人桥公社团结生产队,去年有二亩四分中稻是3×5寸密植,每亩收三千零五斤;这个队另有三亩同样品种同样条件的中稻,2×5寸密植,穗子抽齐后就全部倒伏,每亩只收六百一十斤。这个社的重阳生产队有一亩三分“南特号”早稻,3×6寸密植,每亩收四千七百四十二斤;同样品种、同样条件下,另有一块8×12寸稀植的早稻,每亩只收三百七十斤。据舒城各地的调查材料,当地去年密植3×5寸、3×6寸、4×6寸之间的产量最高。比这密的,分蘖少,易倒伏,瘪谷多,产量低;比这稀的,无效分蘖多,浪费地力和阳光,产量也低。
福建南安县五星公社美山大队,去年许多山田都是每亩下三百多担土杂肥,都是采用
“红米早”稻种,采用5×3寸密植的,比5×2寸的每亩多收一百来斤,比5×4寸的每亩多收五十多斤。社星大队5×2寸的山田,比1957年稀植是大大增产了,可是比5×3寸的每亩少收二百多斤。
这个社的一位老农说:“多大的炮装多少药,保证这一炮打得最响最准”。这个比喻好得很。各丘田的具体情况不同,应该分丘确定不同的密度。
突破了陈规
太稀不好,太密也不好,究竟密到什么程度才好?这不能一概而论,要看条件如何而定。条件有两种,一种是人为的条件,像深耕、肥料、水利、工具、劳动力的多少和技术高低、领导强弱等等;一种是自然的条件,像气候、地质、土质、光照、作物本身的特性等等。一般地说,目前我国农业战线上人为条件是比几年前大大进步了,对自然条件的征服力和适应力也大大增加了。这样,密植的程度就可以比过去大大提高。
以前,有些农业科学工作者没有全面地综合地系统地考查各种条件同密植的相互关系,而是在浅耕、少肥等条件下孤立地进行密植试验,因而做出了水稻每亩不能超过三万穴或三十万穗的错误结论,认为穗数多了每穗粒数就要减少,株数多了就要倒伏,产量都会降低。去年,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大大发挥了创造性、积极性,水稻密植的这个“极限”已经被突破了。
据去年浙江十五丘亩产二千斤以上的丰产田统计:每亩有效穗数在七十万以上的有十二丘,一百万穗以上的有三丘。先进的农民并且以密植为中心,改革了一系列的栽培技术。有些人过去认为肥料上多了水稻就要倒伏,这也是在浅耕、稀植的条件下得到的结论;深耕密植以后,合理施肥量就大大突破了过去人们定下的“极限”。
又据江苏省常熟县四十八块单季晚稻田调查结果:每亩二十五万穗左右的每穗平均六十七点零三粒;三十万穗的六十七点一七粒;三十五万穗的六十二点四六粒;七十万穗的五十九点八六粒。前两个密度相比,穗数增加五万
(五分之一),而每穗粒数却并未减少;后两个密度相比,穗数增加一倍,而每穗粒数只减少二点六粒,即降低4.2%。
小麦,过去许多人也认为密度超过每亩五十万穗就要倒伏,就要变得穗小粒少。可是,1958年许多亩产三千斤以上的高额丰产田,每亩都有一百万穗以上;这些麦田里的麦子,不但穗大、穗多、粒多、粒重,而且也没有倒伏。原因是土、肥、水、种等等增产措施和播种、管理的技术都大大提高了。
别的作物也是这样。以大豆来说,从来认为种得稠了“坑死人”。这也是在过去浅耕少肥甚至无肥的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其实,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限度内,大豆增加了密度之后,每株的分枝数虽然会减少一些;但是,由于株数增多所增加的产量,却大大超过枝数减少的损失。
看条件定密度
密度怎样才好,要根据各地已有的经验,参照具体条件的变化来决定。同时,也要力求为密植创造更好的条件。
江苏兴化县垛田乡的水稻试验田,一块每亩插了八万一千五百二十一穴,耕深八寸,根系分布达到二十四公分深、十二公分宽,亩产五千三百三十三斤。另一块每亩插了五万三千六百六十七穴,耕深五寸,根系分布约十五公分深,八公分宽,亩产一千二百零三斤。
广西农业科学研究所柳州工作站,同一块试验田,一边亩插三十万苗,肥料足,收获时平均每穗九十七粒到一百二十三粒,亩产达到一千斤。另一边亩插五十万到八十万苗,苗多穗多,但缺肥,收获时每穗只有三十至四十七粒,亩产量也只一千斤多一些。
福建南安县五星公社联盟大队,同样的密植田,用“三冬早”粳稻良种的,比用一般的“红米早”种子的,每亩多收一百八十四斤;平原地区同样条件的密植田,深翻一尺的比翻六寸的,每亩多收二百来斤。
作物栽培期不同,密度也应该有所不同。早稻生育期短,发棵时气温不高,出穗时气温升高,抽穗早而快,种得稍密些,既可促使早熟,又可以在有些苗因天冷不分蘖的情况下提供后备的株数,使总株数不致过分减少。中稻特性近于早稻,但栽秧后正逢高温,发棵较早,容易封行,应该比早稻种得稀一些。晚稻栽插时气温更高,更容易发棵封行,又应该比中稻稀一些。
在早、中、晚稻之中,品种不同,密度也应不同。早沙粳不如籼稻“南特号”容易发棵,可较密一些;中稻成熟早的“桂花球”,又可以比同一类型但成熟稍晚的“黄壳早”较密一些。
同一品种,由于栽插时间先后不同,密度也要有所差别。如先栽的早稻,因气温不高,比后栽的早稻就可以密一些;相反,后栽的晚稻,因营养生长期不足,分蘖少、死亡率大,应该比先栽的晚稻密一些。
既要力求使密度适应作物品种的特性,又要力求培育适合密植的品种。例如河北临漳县群众选育出来的“多桃棉”和江西彭泽县芙蓉农场选育出来的“芙蓉棉”,就都是茎高、枝短、桃多、根深的,适宜密植的新品种。
改进种植方式
在每亩株数相同的情况下,种植方式不同,产量也会有相当大的差别。
改进种植方式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合理地调整株距和行距。一般地说,中耕作物(玉米、水稻、棉花等)应当以缩小株距为主,保持一定行距;非中耕作物(小麦等)要使植株尽可能分布均匀,并保证单株有一定的营养面积。不论哪种作物,在确定行距、株距的时候,都要考虑到通风、透光的需要和田间管理的方便;同时,也要考虑到作物的特性。
沈阳农学院光辉农场试验证明,水稻长方形密植比正方形密植好,每亩用秧量相同,长方形密植的分蘖早,积累养分多。同为每亩十万苗的同一品种,6×6寸的每穗七十七点五七粒,亩产七百九十三点一斤;6×3寸的每穗七十九点四粒,亩产八百六十二点七斤。每亩三十万苗的,6×6寸的亩产八百二十六点九斤;6×3寸的亩产九百一十八点九斤。4×4寸,3×3寸的正方形密植,到了分蘖盛期田间就郁闭起来,通风透光不良,并且不利于田间管理,植株软弱,无效分蘖多。
山东临清大新庄去年种的棉花,同是每亩四千四百四十四株,行距二尺的比行距一尺八寸的多产8.6%,比行距一尺五寸的多产18%。
改进种植方式的另一种方法是合理间作。例如玉米、棉花等茎秆较高的作物,可以同马铃薯、豆类等茎秆较矮的或比较耐荫的作物间作。多行间作比单行间作效果更好。
四川省正在推行玉米“定向培植”(使叶子整整齐齐地向同一方向生长),也是改进种植方式的一种。
靠主穗?靠分蘖?
穗数多,才可能多增产。怎样使穗数增多呢?对于有分蘖特性的作物来说,有两种不同的意见。有人主张依靠主穗,就是说:尽可能使一粒种子只长出一个单株,让这株作物吸收的养分集中在这个单株上,在这单株上长出大穗来;并且认为这样可以减少以至消灭无效分蘖,可以使穗子的成熟时间一致。另外有人主张依靠分蘖,就是说:可以不增加或少增加播种量,而用各种方法使每一株作物多分蘖,多出穗;并且认为这样才适合有分蘖特性的作物的本性。
究竟哪一种意见是正确的呢?目前还不能完全作出定论。从一些情况着来,应以依靠主穗为主,同时也要有适当数目的有效分蘖。
从去年青海省德令哈农场的春小麦的情况来看:每亩二十八斤种子的,每平方公尺四百七十四穗,主穗占52.1%,主穗平均粒数为二十六点九,平均每株无效分蘖数为零点六二,亩产量为八百一十五点五斤;每亩四十斤种子的,每平方公尺七百五十六穗,主穗占75.8%,主穗平均粒数为二十七,平均每株无效分蘖数为零点四六,亩产量为一千零一十二点八斤。
许多地区对水稻所作的调查,也说明了主穗粒数比分蘖穗粒数多。主穗较多、分蘖较少的,比主穗较少、分蘖较多的产量高。
但是,在高度密植的情况下,完全不分蘖的单株也不一定能生长得很好。从目前地里冬小麦的生长情况看来,在总株数相近的麦田里,不分蘖的单株的幼苗一般长得比较高,但比较纤弱,下部叶片发黄;正常进行分蘖的幼苗一般长得比较矮,但比较粗壮,颜色油绿。可见,小麦的健壮生长同它的分蘖的特性可能是有一定关系的,单纯依靠不分蘖的单株不一定靠得住。
当然,如果分蘖太多,也势必会增多无效分蘖,浪费地力,也不利于通风透光。有些品种分蘖本来就比较少,应该种得较密些。在有些条件下(如气温发生变化)不利于作物分蘖,也要种得较密些。
水稻增产靠主穗还是靠分蘖,不但同每亩插秧的穴数有关,还同每穴的本秧苗数有关。
过去,许多地方习惯大株(每穴用秧苗较多)稀植;后来,又推广了小株(每穴用秧苗较少)密植。这都是依靠分蘖多来增加单位面积内的总穗数。这样,有时气候不利于分蘖,往往难以保证有足够的穗数;在分蘖多的时候,又难控制无效分蘖。去年,在深耕、多肥等条件下,许多地方改为“中株密植”,产量大增。
广东广四县双季晚稻,1957年亩插二万穴,每穴五苗,平均亩产二百多斤。1958年,5×1寸密植,每穴四至六苗,加上其他措施,亩产增至二千斤左右。有些地方采用6×3寸密植,每穴十苗左右,产量也比较高。
湖南双峰县杏子公社附铃生产队去年有三丘田都是插的3×6寸,其他条件也相同。其中一丘每穴四、五根苗,亩产八百二十三斤;一丘每穴九根、十根苗,亩产一千三百五十八斤;另一丘每穴十二根到十四根苗,亩产一千斤。这也说明,每穴苗数过多过少都不好。
密度和密植方式究竟怎样好?许多地方已经摸索出来了很宝贵的经验。但是,密植程度的大大增加和密植面积的大大增加,都是近一两年才出现的事;它同各方面的条件的关系又是十分错综复杂的。不能认为,我们已经揭破了密植增产的全部秘密。但是,只要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不断地试验和改进,一定能越来越正确、越来越丰富地掌握密植增产的客观规律和因地制宜的具体方法。
(编者注:这篇资料是本报编辑部根据各地报刊的材料综合而成的,仅供参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