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9阅读
  • 0回复

岔口人民公社推广普通话前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9-04-05
第5版()
专栏:

岔口人民公社推广普通话前后
安教
极为复杂的方言
这里是一个方圆六十多里范围的山区,人们说“作什么”一句话,就有说成“作何姆”的,也有说成“作毛闹”的,更有说“作么二”的,或是说成“作梅内”的,等等。有的家庭,公婆、子媳、妯娌之间的语音也都不同,一谈起话来,像开语音展览会。生产队长王莲香到县里开会,听负责同志的报告,十句话只能听懂两三句,不容易领会会议精神,回到队里不能很好地传达,影响生产的开展。
这个山区就是安徽省歙县岔口乡。这里由于历史条件和交通的阻隔,形成了极为复杂的方言,几乎一个村子一个样子。这里有七千多户,二万三千多人,他们的土话不仅安徽平原地区的人听不懂,就连相隔几十里地的歙县城里的人也听不懂。1958年县里编的扫盲同音识字课本,有一千五百一十六个常用字,其中与岔口地方音不同的字,就有五百多个。解放以后,这个偏僻山区的农民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也在文化上翻了身。1958年4月,这里被评为歙县的文化乡。可是他们由于听不懂和不会说普通话,在生产和生活方面仍然感到很多的困难和不便。他们说:“不识字是睁眼瞎子,听不懂和不会说普通话,等于半聋子和半哑巴。”
二十天改变了面貌
上面所说的是1958年10月以前的情况。现在的情况已经变了。你要到了岔口人民公社,无论在田间、山上或街头巷尾,都可以听到社员们用大家都听得懂的普通话进行交谈了。
1958年10月,岔口人民公社成立以后,随着群众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和丰富,随着人们劳动生活联系的日益密切,学习普通话就成为干部和群众的迫切要求。公社党委为了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和满足群众的需要,在1958年11月上旬决定在全社开展一次学习普通话的运动,掀起了人人学、人人讲、到处学、到处讲的热潮。经过二十天的努力,到11月下旬,全社就有青壮年一万五千八百多人初步学会说一些普通话,达到全社青壮年一万九千一百多人中的83%。
这个成绩是怎样取得的呢?
书记挂帅,全民动手
公社党委根据县委指示和群众需要,对推广普通话工作非常重视,由书记亲自挂帅,除在乡党委会上专门讨论作出决议外,又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吸收有关单位人员,建立了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制订计划,开展工作,采用“党委包营,营总支包连,连支部包排,党、团员包人”的“四包”办法。并以党、团员为核心,培养大批积极分子作为运动中的骨干力量,带动全体社员学习,形成了轰轰烈烈的学习热潮。
以虚带实,以点带面
运动一开始,社党委就重视了宣传工作,利用社里所有的土广播、黑板报、灯光报等宣传工具,把推广普通话的政治意义向社员进行宣传。在交通要道和公共场所都写着醒目的有关推广普通话的标语。又召开了各大队党、团总支书记、宣传委员和积极分子的誓师大会,统一思想,鼓足干劲。同时以岔口大队为重点,先作出成绩,树立旗帜,然后召开普通话表演评比大会。通过宣传、辩论和表演示范的实例教育,人们学习的劲头更大了,只要有说话的机会,都是学习的时间。女社员何爱菊歌颂学习普通话的好处道:“学会普通话,好处真正大,与人去交谈,不会闹笑话。”结合生产,互教互学
公社党委把推广普通话的工作紧密地与生产、工作、学文化结合进行。凡公社召开的各项会议以及平时谈工作都提倡讲普通话。社员在生产时和日常生活中,也提倡用普通话交谈。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本着从简到繁、由少到多的原则,首先学习日常生活用语,学了就用。社员在下地时看到农具也对比着学普通话。总之,见什么,学什么,做什么,讲什么;自己学会了就教别人,人人是教师,处处是教材;互教互学,能者为师。同时在党校、红专学校、业余学校的文化课上都结合词语教学普通话。
为了使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全面开展,还在公共场所设立了普通话推广站四十八个。全社所有干部、学生、教师、商店工作人员都当了推广员;推广员在教群众学习普通话时,不仅包教、包学、包时间,而且抓一切机会、找一切关系去教。小学生们除了要教会自己的家长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在全社各地交通要道口,设立了请问站五十七个,以请问口气、问话方式来教普通话。商店售货员也做到用普通话和顾客交谈。干部无论在家或下队,都把检查普通话工作列为工作之一,并发动广大群众,互相督促,互相检查。(附图片)
王叔晖插图
广东普宁县南阳山、大坝等人民公社的社员们开展学习普通话的群众运动。图为农民们在田头学拼音字母。
(“文字改革”半月刊供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